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这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在她的名作《呼兰河传》里描绘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呼兰河。
呼兰河正是因为萧红,因为《呼兰河传》,成为一条声名显赫的河流,一条文化的河流。
呼兰河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39241平方公里,流经铁力、庆安、绥化、望奎、青冈、兰西、松北、呼兰8个市县区,转了一个超大括弧的左半边,最后在哈尔滨市呼兰区东南兰河屯一带汇入松花江。
这是一条萧红从来没有目睹过全貌的呼兰河,而今,生活在呼兰河两岸的,更是萧红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一代呼兰河人。
您看一看,过去呼兰河人吃的什么,现在呼兰河人吃的又是什么,过去呼兰河人住的什么,现在呼兰河人住的又是什么……只要一眼一眼看下去,亲爱的读者就会发现,萧红自我命名的“黄金年代”和读者自己所处的“新时代”具有着怎样的不同,他们也会发现,他们与萧红对“富裕”或“小康”这样的词语,对“快乐”和“安静”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解差异。
眼前波浪翻涌的呼兰河,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同时它也是一条承载着文明进程的河。
过去的呼兰河边“尽是柳条丛”,荒荒莽莽的,极少呈现人的痕迹。如今的呼兰河却有不少河畔公园,铁力市呼兰河畔公园的喷泉,随着动人的音乐起舞,哈尔滨市呼兰区河口湿地的游船,在夏日的柔波里荡漾……
呼兰河曾是一条悲伤的河,如今却是一条流淌着幸福之光的河。
过去的呼兰河边,“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不仅夺取马的性命,也夺去人的性命。现在的呼兰河边,到处都是喷灌农田、环保工厂、高速铁路、现代社区……
呼兰河曾是一条“奇奇怪怪”的人生命运之河,如今却是一条记录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时代历史之河。
过去的呼兰河边,有天真早逝的小团圆媳妇儿,有善良的爷爷和憨厚的有二伯,有“好好的活着”的冯歪嘴子……现在的呼兰河边的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从呼兰河两岸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中挑选出了13个人,他们并不是呼兰河人的完全代表,只是成千上万呼兰河人的十三个侧面,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一点一滴,都带有当代呼兰河人的特征,善良勤劳,有知识,现代化……
他们的故事是这条呼兰河所酿就的,呈现出与昔日呼兰河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他们的故事洋溢着和谐、奋斗的氛围,充满着幸福、欢乐的笑声。这些人的生活状态,这些人的人生故事,汇到记者笔下和镜头中,是谓《新呼兰河传》。
“新时代”的《新呼兰河传》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