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徐达奉命出师北伐,北伐军准备充足,一路破关夺寨,节节胜利,很快就逼近了元大都。

要合围大都彻底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就得各方配合密切,出其不意,可是北伐军分成数路大军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要想在进攻的时候统一调动起来,就得提前下命令移动,传递消息根本无法瞒过元军的耳目。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1)

饼子传讯,成功突袭破敌,元朝灭亡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徐达看着手中的饼子​,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办法。

他安排大量的士卒装扮成普通的老百姓​分散在各地,以买饼子的商贩身份,把纸条塞入饼子当中,通过各地的伙食营出来买粮传递消息。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日夜发动总攻”。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2)

徐达的军令悄无声息的通过自己的火头军,用饼子传入装扮成民间商贩的士兵耳中,然后再通过那些“商贩”传入各路大军的火头军里。

由于消息比较分散,而且大军每天本来要吃饭,大多数时候战时粮草紧缺,各方都会通过民间商人采办粮草,这都是很常见的,所以元军也没有怀疑。

命令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在元军的眼皮子底下传出去了。

各路大军昼伏夜出逼近大都,在八月十五日夜间月亮高悬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

有大都城内的探子相互配合,元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军覆没,只有元顺帝在少数人的保护下仓皇出逃。大都城正式被徐达攻破。于1369年11月凯旋。饼子功不可没。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3)

正式起名“月饼”、“中秋团圆节”纪念北伐大胜,嘉奖功臣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在徐达等人北伐期间,于1368年建国大明,年号洪武,定都金陵。

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大都城被破,​明朝正式取代元朝一统天下,朱元璋大喜。所以在听闻徐达以饼子传讯大破元都的时候,文化不高的朱元璋觉得这非常有纪念意义,于是把徐达所用的那种饼子规定称之为“月饼”,又因为八月十五月圆人思团圆的情感,北伐军也已回归团圆,加上季节已是秋季过半,所以把这一天定为了“中秋团圆节”,以此纪念北伐大胜,同时也算是对徐达等人的奖励。在开庆功宴的时候,把月饼赏赐给了群臣享用。

徐达隐忧,功高震主

原本是皆大欢喜的时候,没想到作为此事件主角的徐达却没有笑容,内心反而非常忐忑紧张。因为他和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相处的时间最长​,知道朱元璋是什么人。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4)

这个所谓的“月饼”和“中秋”可能会给他带来大祸,功高震主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事实也如徐达所料一样的发生了。

徐达担忧成真,“月饼”、“中秋团圆节”成风,遭受猜忌

就在他还没想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月饼”​和“中秋”的习俗已经渐渐传开,月饼的做法也越来越精细,种类越来越多,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这本来是好事,可问题就在于,每当老百姓喜笑颜开的吃月饼的时候,总会把他徐达和这些联系起来,却没有人记住给“月饼”和“中秋”起名的朱元璋,尤其是北方老百姓,更是把徐达夸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徐达的民间威望一天比一天高。徐达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5)

朱元璋听闻这些事之后,果然对徐达有了不满。

朱元璋借用象棋敲打徐达,徐达用月饼巧妙化解,消除猜忌,化险为夷,因祸得福

后来,朱元璋就时不时的邀请徐达在金陵城莫愁湖旁阁楼下棋,并且借着棋语有意无意的笑呵呵的敲打徐达。

徐达听得全身冷汗直冒,他虽然棋艺高超,但是从来不敢赢过朱元璋,恐有胜君之罪,每次都是以失子落败告终。

时间一久,朱元璋也发现了这一点,直接命令徐达不能故意输棋,拿出高招和他对弈。

徐达不敢违背,只能拿出真本事,毫无意外的徐达获胜。但是徐达也聪明,他把棋子故意走成了“万岁”二字,可偏偏那个“万”字竖着的那一笔和横着的那一笔之间缺一颗棋子,是断开的。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6)

徐达急中生智,趁着朱元璋不注意的时候,把他兜里揣着的给小儿子买的一块儿月饼摸了出来,放在了那个断开的位置,由于月饼的颜色和他红方所执的白色象棋颜色差不多,形状大小用肉眼也看不出区别,不细看还真容易看错。

当然,朱元璋是什么人?他自然是看出了徐达的“作弊”行为,但正是这种行为,让他非常高兴。

朱元璋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副赢了棋的样子哈哈大笑,对徐达的猜忌也彻底烟消云散。而且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把这座楼称之为“胜棋楼”。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7)

不久后朱元璋就为徐达的长女徐氏和自己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赐婚,成为了儿女亲家,徐达本人也被朱元璋任命为中书省左丞相,真正的百官之首。​

徐达可以说是捡回了一条命,而且因祸得福,成为皇亲国戚,徐家世代富贵。月饼简直就是徐达的护身符。

之前取得北伐大功月饼就功不可没,后来消除朱元璋的猜忌更是居功至伟。但这又何尝不是徐达作为武将的智慧呢?​

哪个朝代才有了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竟是来源于徐达)(8)

一生以唐朝郭子仪为做人模板的徐达,身居高位却不骄不躁,头脑清醒,时刻明白自己的身份,为人谨慎,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月饼对徐达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为人处世又岂能以一块食物决定命运?归根结底,还是徐达独有的睿智头脑让他深受朱元璋的信任,而月饼只是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把徐达的睿智毫无保留的发挥了出来。

#我在岛屿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