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晓民

印把子,刀把子,贫下中农命根子。

抓住印把子,握紧刀把子,别让敌人占空子。

这是文革时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常演唱的一首革命歌曲。

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1)

1967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响应毛主席“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号召,全国各地都派出了解放军文艺小分队(简称军宣队),奔赴农村进行革命文艺宣传。

当时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高举红旗干革命,跋山又涉水。”到我们这里宣传演出的,是驻守在嘉兴机场的“空五军”文艺小分队。其队伍很精干,一般由七八人或十几人组成,有男有女。每次来,都由当地公社干部负责接待。

那时我只有13岁,住在建设人民公社鸟船村大队。每次只要听说公社里有军宣队演出,便缠着大人们一起同往。从鸟船村到公社所在地常睦桥,需要走一个多小时,且路又不好走。我们唯恐天黑看不清路,便趁天还未完全暗下来就赶路。往往到了现场,文艺演出还没有开始呢。舞台就搭在公社信用社门前的篮球场上,军宣队的演员们正帮着在布置。

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位年轻的解放军站在舞台上往上面装灯泡,因灯座很高,那战士站在一张凳子上仍够不到,便解下束在腰间的军用皮带,使劲踮起脚来才将灯泡装上。这个动作迷倒了站在台下的一群大姑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帅”、“酷”。据说当晚就有两个女孩缠着军宣队队长要求当“文艺兵”。

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2)

军宣队演出的节目有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口词”。该节目由两人表演,具有语速较快、衔接紧密、情绪激昂、配以大幅度的动作表演等特点。也有比较舒缓的歌曲《抬头望见北斗星》,还有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每次演出,台下观众都要等到演员们赶夜路回去后才如梦初醒般地散场,然后再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家。有一次,军宣队到田头巡回演出,来到鸟船村大队。大队干部派人到上一站去迎接,我便自告奋勇一定要前去,当天我正在感冒,母亲(在鸟船村小学任教)不让去,我偏要去,并抢着背到了大铜鼓。演出完了,我仍背着那沉重的大铜鼓送军宣队到下一站,回来后便发高烧在床上躺了两天。

大约在1969年前后,农村中几乎每个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组织起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些“文宣队”大都由二十来岁的贫下中农子弟组成。他们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牢牢地占领了农村文艺宣传阵地。

鸟船村大队也同样组织了“文宣队”,大队里那些比较“出挑”的大姑娘、小伙子纷纷要求参加。经过挑选,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十几名青年男女被幸运地入选。“文宣队”队长由一名大队干部担任。没有辅导老师,就由我母亲担此重任。

白天上课,晚上将课桌凳收拢就成了“节目排练厅”。大队文宣队演出的节目,基本上是人人都能唱的电影歌曲。

如《李双双》中的主题歌《李双双小唱》:“李双双、李双双,她是咱妇女的好榜样”,

《龙马精神》插曲《丰收歌》:“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心里喜洋洋。”

也有小情景剧《不忘阶级苦》:“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社员都是向阳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

这些歌曲人人能唱,只要台上一开唱,台下便和声一片。还有舞蹈、快板、对口词、三句半以及将民歌改编填词的《杨柳青调》和《马灯调》等,而《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更是必唱的曲目。

母亲从来没有受过艺术熏陶,演员们也从未上过台,全凭大家的一股子热情,硬是排出了一个又一个节目。虽然音调不准、动作不齐,不搭台,不化装,也没有布景,却让农民们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太枯燥了。所以,“文宣队”每次到小队里演出,都受到男女老少的热烈欢迎。

记得那次大型汇报演出,破例在小学的操场上搭起了台,向公社借来了吊在舞台上方的麦克风,一口气演了二个多小时。台下观众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连附近几个大队的农民也赶来观看。后来经公社通报表扬后,使得鸟船村大队文宣队扬了名,接着便有好几个大队前来取经。

虽说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显得多么的滑稽,但人们的思想却很单纯。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单纯得可爱。演员们大多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大队部排练,没有一分补贴,只是到年终补上几个工分,可大家还是劲道十足。当然,男女青年混在一起时间长了,也会日久生情愫。据我所知,当时偷偷找对象的就有好几对。

大队里有了“文宣队”,上面要求生产队也要组织“文宣队”。但真要搞起来,是有实际困难的。一个小队二三十户人家,总共只有十几名青年,而且还是文盲者居多,要组织一支文艺宣传队伍是不现实的。

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王店再忆文革时期宣传队)(3)

当时我大哥下放的小队想组织“文宣队”,但苦于物色不到人,便叫我去参加。可我还是个少年(记得当时只有15岁),尽管喜欢赶热闹,但毕竟没有当演员的天赋。去参加排练了几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文宣队”也就没有拉起来。

后来,城里的“老三届”、“新三届”知识青年纷纷下乡。“文宣队”从他们中间吸收了许多文娱骨干,排起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整本的“革命样板戏”。

如东方红大队扮《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女演员,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使观众神魂颠倒;爱国大队扮《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演员,楞是把打进敌人内部的英雄演得活灵活现。他们精彩的演出,将本地的节目统统比了下去。鸟船村大队因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也就没有了先前的干劲而偃旗息鼓。

再后来,“样板戏”都拍成了彩色电影。“文宣队”这个“文革”时期的产物,从此便寿终正寝。从轰轰烈烈到偃旗息鼓,大约经过了五年的历程。虽然这是一个群众文化畸形繁荣时期的产物,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确实给农村枯燥的精神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愉悦,给那荒唐的年代吹来了一缕清新的季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