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1)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老狼《同桌的你》

每当听到这首歌,仿佛回到那个纯真年代。

象牙塔下,教学楼前,留着小长发,拿着几本书,三五成群大声尖叫,那是青春的回忆。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2)

《同桌的你》这首歌,实在太火、太具代表性了——提到“校园民谣”,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就能想起它来。

这首歌由高晓松包办作词、作曲、编曲,而创作灵感,其实是大紧老师给初恋女友“红”梳头发的时候产生的。

1990年,高晓松与女友“红”相识并相恋。之后,他们在厦大附近的一座小渔村合租了一间民房——现在想想,应该就是网红店聚集地沙坡尾吧。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3)

一天早晨,高晓松正在为红梳头,突然大叫一声“有了”,然后迅速放手,连正儿八经的稿纸都来不及找,就在一本书的封底上,写下了《同桌的你》的初稿。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4)

高晓松出身教育世家,自小便颇通诗文、音乐,极有独立创见,曾在高中时期就自组地下乐队“青铜器”。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雷达专业,却令他深感郁闷。1990年寒假,高晓松和王阳(老狼真名)受邀千里迢迢前往海南一家歌厅驻唱。包括《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在内的许多著名校园民谣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初稿。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5)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6)

晓松奇谈致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