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

愿天下无拐!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

拐卖妇女,是一桩古老的罪恶。

她们一旦被拐卖,等待着的,是生命、自尊等人权的沦丧,以及沦为生育机器……

古代贩卖人口的,男的称之为人牙子,女的叫牙婆。

在《水浒传》中,串掇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的王婆,便是专门从事这等肮脏工作的。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3)

图 | 源于《水浒传》中的王婆自我介绍

在小说里,王婆的结局十分凄惨。

她因为毒杀武大郎、拐卖人口等罪行,被衙门处以极刑,游街示众。

已经上了年纪的王婆,脚被钉在木驴上,木驴向前行驶的时候,尖尖的木桩会把人扎得生疼。

街头百姓看到如此惨状的王婆,没有丝毫同情。

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平日专门干买卖人、拉皮条客的勾当,恨得牙痒痒,纷纷向她投去鸡蛋、烂菜叶还有石头。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4)

不禁想问,人贩子放在古代,真实下场会怎么样?

那估计死刑对他们来说,才是最痛快的结果。

无论秦汉,还是唐宋,这些拐卖妇女儿童的人,都会被千奇百怪的方式重重惩罚。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5)

汉文帝时,有个侯爵叫陈何,是著名谋士陈平的孙子。

陈何品性不端,在地方作威作福,最终因为拐卖人妻,在菜市场当众斩首,爵位和封地都被除了。

百姓纷纷叫好。

这是记录在《史记·陈平列传》中的真实案例。

在汉朝,拐卖妇女罪和杀害伤害他人罪一样。

一旦查实,废话少说,当场磔刑伺候。

啥叫磔刑?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6)

古代祭祀,肢解牛羊,曰磔。

用到人身上,便是剔肉离骨,分解肢体,再割断咽喉。

人贩子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截一截地断开,四肢离开躯干,感受着极端的疼痛,求死不能,直到痛苦离去。

秦汉时期,对待拐卖妇女的人贩子皆处以极刑。

另外,知情而买的人“与同罪”,处以磔刑。

不知情收买及转卖的,毁容后男犯从事筑城、女犯从事舂米苦役。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7)

俗话说,胆大能包天。

这些人贩子,甚至敢贩卖皇家人。

东晋时,一个自称是清河公主的乞丐女子恳请面见皇帝,说自己是他的侄女。

晋元帝召见了这名女子,只见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似乎好久没吃过东西的乞丐模样。

一番调查后,没曾想真是侄女。

清河公主向晋元帝诉苦:

我10岁时,爆发了永嘉之乱,被一帮宫人带着逃跑,她们都被乱兵杀害,我趁乱躲在垃圾里,才逃出生天,

后来混在逃难人群中四处漂泊,一路上忍饥挨饿。

在逃难途中,清河公主被人贩子盯上,多次被卖,最后卖到一户叫钱温的富户家里为女婢。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8)

动图 | 源于《寂寞空庭春欲晚》

生逢乱世,即使是公主也活不如狗。

如果做错了或者令人不满意,她就要被鞭打臭骂,甚至不给吃的,关小黑屋。

一次,钱小姐派她出外买胭脂粉。

清河公主抓住机会逃脱,历经艰辛赶赴建康,才见到了晋元帝。

盛怒之下,皇帝下令将钱温一家全部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9)

这是《晋书·列传》记载的故事。

最后,清河公主逐渐走出阴影,还嫁给了谯国公——曹统。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0)

唐朝有位人贩子,他生在盛世,长在长安。

在这个有诗有酒的时代,文明进步了很多,刑法人性化一些。

所以人贩子就以为,去拐卖几个妇女,卖给青楼,或者卖到大户人家当女奴,不是什么重罪。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1)

图 | 唐朝人的生活

可惜他错了。

唐朝法律《唐疏议》规定:

贩卖人口的主犯,无论多少,处于绞刑,当众吊死;

知情不报者,流放三千里;

就连邻居也会被处以一百杖刑!将连坐进行到底,一人犯罪,全家株连。

邻居为什么也会受牵连?

要知道,如果隔壁邻居家突然冒出个从未见过的孩子,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知情不报的也要受罚。

唐代律法在拐卖人口这件事上,对熟人作案的处置更加严苛。

如果是认识的人动了坏心思,想拐卖人口要罪加一等。

在监狱里,各位狱卒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人贩子,刁难他们是家常便饭,饿着他们,或者给他们送馊了的饭菜。

而被判流放三千里的人贩子,看似惩罚较轻。

等他们踏上流放之路后,就知道厉害。

被流放的人贩子,在上千里的路程中,他们会受到监管人员的各种虐待,最后很可能会死在路上,即便到了流放之地,估计也被折腾得只剩半条命。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2)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3)

虽然宋朝皇帝在人们眼里都文绉绉的,但对人贩子,那也是毫不手软。

宋理宗年间,瑞州有一位赵司户,本来美滋滋地前往京城,等着升职加薪。

结果途中妻子离奇失踪。

直到十年后,赵司户妻子的弟弟偶然抵达江陵,恰好撞见有一位将军新到任,排场浩荡,光是乘坐的轿子就有一百多乘。

弟弟亲眼目睹第十座轿子里端坐的人,正是自己消失十年之久的姐姐。

此时轿子里的女子也发现了他,姐弟二人两两相顾,却并没有相认。

只看见轿中遗留下一张纸在地上,弟弟捡起来一看——

上面写着:这个将军其实是个水盗头子,家中五百口下人都是盗贼,他的众多妻妾也都是各种方式虏来的官宦人家的妻女。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4)

让弟弟拿着这二两金子,赶紧去报官。

朝廷听闻此事,马上立案。

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原来的将军遭水盗劫杀,被抛尸江中,水盗得到了任命的诰敕后自行修改,冒名赴任。

该水贼的百余名妻妾都是劫来的妻女,手下五百多人,为了笼络这些人,水贼头子晚上还将妻妾分配给众多手下 。

按照《宋刑统》规定,“略卖人为女婢者,绞刑”。

朝廷依法将人全部缉拿狱中,处以绞刑。

该案件被记载在法学著作《疑狱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到处张贴告示,使人知晓拐卖妇女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一定程度,达到规劝犯罪的预防效果。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5)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6)

明朝有一小说家,叫冯梦龙,代表作品有“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中有关贩卖妇女的篇目高达三四十篇,占到总篇目的1/5。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就是被同乡骗卖给妓院;

《姚滴珠避羞惹怒》中的姚滴珠是商人之妻,与公公吵架回娘家,结果半路被王婆和船夫拐骗,被卖给吴大郎为妾,生儿育女;

《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岁朝天》中的宗王之女真珠族姬,十七岁在去姨娘家途中,遭到贼人毒手,被拐卖给牙婆子,卖到城外当人小妾......

小说折射的是社会现实。

可见明朝人口贩卖之猖狂。

不过,明朝朱元璋对人口贩卖格外痛恨。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7)

图 | 胡军饰演的朱元璋

他规定首犯斩首。

从犯屡教不改者,再次发配那就是无期。

人贩子如果在边地死了,有儿子的,有孙子的,还要让子孙来赎罪。

这真是“一人贩人,全家被贩”。

这比砍头来得狠。

朱元璋是个狠角色,“父债子还”,在明朝身为人贩子的子孙,真是祖上做了大孽了。

看到这,有没有一股想把拐卖妇女的人贩子,送回明朝去见朱元璋的冲动?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8)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19)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书中,纪载了一个惨无人道的案件。

犯罪者是张良壁,他先后诱拐了16个女童,以药吹入鼻孔,然后用银管刺入体内,吸取“精髓”,所谓的“滋阴补阳”。

导致其中13个女童死亡。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0)

由于他作案诡秘,官府一直没有进展。

直到他最后一次实施犯罪时,门没关紧,被一个曾经受过他拐骗而侥幸逃生的女童瞥见,回来告诉其父母,这才抓住了这个人贩子。

当地官府考虑到张良壁已70来岁,只判处斩决。

奏折交到嘉庆皇帝那里,嘉庆气得差点儿把龙案掀了。

在批奏中指责钱楷“庇护人妖,是何意见”?

然后大骂张良璧“实属穷凶极恶,人形兽性”!

在嘉庆看来,张良壁的所作所为灭绝人性,也就没有必要因年龄而考虑,下令将案犯千刀万剐,当众行刑。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1)

行刑后,罪犯家产由受害者家属平分。

当地知府知县因失职,关进大牢,等候庭审……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2)

清代小说《红楼梦》开篇便是一起拐卖案。

姑苏名门甄士隐有一个独生女,名叫甄英莲。

一年元宵,仆人霍启带着5岁的小英莲去看花灯。人贩子趁着人来人往,偷偷把小英莲拐走。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3)

她本是甄府小姐,是父母宠爱的小公主,却遭遇拐卖。

从那之后,她的童年都是噩梦。

12岁时,她被人贩子卖给冯家公子,两人本是情投意合。

结果又被人贩子卖给了呆霸王薛蟠。

冯渊惨死,香菱沦为小妾,正值青春便被折磨死去。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如此美好的一位女子,却被人贩子毁了一生,实在让人看得牙痒痒。

据统计,清代《刑案汇览》“略人略卖人”篇收录的案例中,受害者主要为妇女儿童,其中,女性受害人占86%左右。

大妈找朱元璋(想把拐卖妇女的人)(24)

被拐卖妇女被明码标价,其结局或是被卖入府邸为奴;或卖予单身男性作为配偶;或坠入烟花柳巷,沦为妓女、暗娼.....

一旦遭受拐卖,人身自由与尊严都将惨遭无情践踏。

从这一层面来看,各朝各代对拐卖妇女的人贩子惩罚都很重,轻则流放,重则千刀万剐,多少有点合理。

愿天下无拐!


资料来源:

1、《以史为鉴:传统中国对拐卖妇女犯罪的法律规制》

2、《史记》《红楼梦》《水浒传》

3、《人贩子在古代是什么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