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经历五千余年的历史冲刷,去芜存菁,大有大浪淘沙之感。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孔仲尼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在距今两年五百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是那个时代最先进,最伟大的。作为当时最博学者,他留下了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在内的诸多经典,其思想对华夏文明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如今每当男性与女性发生争执,男性往往摇头叹息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此言一出,通常会引得争执的女方勃然大怒,认为男性歧视自己,将女性与小人同等,可不是歧视么?然而男性都会理直气壮地说:”这可是孔圣人说的,还能有错?“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孔子留下的这一句颇有争议的谚语。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1)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儒学经典论语第十七章,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如今流传甚广的解读,认为这句话是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最难相处,一旦你与其亲近,那么她就会对你傲慢无礼;但如果你疏远她,那么她将心生怨气。这个流传最多的解读,认为孔子说了一个现象:”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为什么觉得”难养“?因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对这样的解释,许多朋友都是拍手称赞,认为孔子在两千余年前就能得出这样精辟的总结,佩服的五体投地。试想现在的生活场景之下,男人辛苦在外工作连家都顾不上的时候,家里老婆抱怨你不着家不见人;而当你真的开始顾家与她亲近,她又嫌你烦,觉得你不上进努力,简直与孔子的总结一模一样!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2)

文章字句确实是孔子与其亲传弟子口述摘录得以流传千年的。然而,孔子真的在表达这一层意思吗?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还有的人认为,这个”女“,其实是个通假字,通”汝“,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解读成了”你的儿女与小人交往之后就会非常难以进行教育。“你以亲近的态度试图进行言传身教的话,那你的儿女会对你态度轻慢甚至出言不逊;如果你放任疏远,那么你的子女则会心怀怨恨甚至伺机报复。将这两句解读成教育子女的需要警戒的现象。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3)

那么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读呢?浅见认为,要解读这句话,首先要确定数个比较关键的点。第一,早在先秦时期,《礼记》等经典就有过”女子”的记载,那么“女子”一词便应该是有明确指征的,所以通假一说可能性极低。第二,“唯”字在句首,应该是作为语气助词出现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需要译成只有、唯有。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4)

古代书文,妻子并不像现代这样,单单指男子的女性配偶,而是指妻子和儿子,那么“女子”一词,很明显指女儿,或者未成年的女性、少女,这里指的应该是不成熟的女性。而“小人”,在整本《论语》的体系里,都是与“君子”这一概念相对应的。“君子“通常指有德之人或有位之人,“小人”则是无德之人或无位之人。

小典认为,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说不成熟的女人和品位差的男人都难以相处,因其是非好坏不分,你接近则想要贬低欺凌你以获得自我满足,你疏远则对你进行非议造谣以发泄心中不满。很显然,孔子说这句话时,是有非常明确的对象的,并非指全体女性或单单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5)

“君子”与“小人”,本质上其实是孔子在论述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而虚设的概念与形象。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正是据此而进行的社会性传播推广。而儒家的“有教无类”,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立意,又怎会有阶级性针对呢?

孔子说不要跟小人计较(仅是字面的表达吗)(6)

大家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欢迎畅所欲言。本文由诗词小典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