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仓库’罐的仓字刻划得最有意趣,把其仓字写在图画的仓房之上,酷似如今丰字贴在粮仓之上一样,寓意祈盼稼墙丰收、‘仓库常满’之寓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行文格式的要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行文格式的要求(编校语言文字差错)

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行文格式的要求

“其‘仓库’罐的仓字刻划得最有意趣,把其仓字写在图画的仓房之上,酷似如今丰字贴在粮仓之上一样,寓意祈盼稼墙丰收、‘仓库常满’之寓意。”

这段话除了最后三个字“之寓意”为蛇足之外,“祈盼稼墙丰收”当为“祈盼稼穑丰收”之误。

稼穑(sè),义为谷物的种植与收割,《尚书•洪范》:“土爰稼穑。”孔传:“种曰稼,敛曰穑。”亦泛指农事,也可指农作物。前者如《汉书•高后传赞》:“天下晏然,民务稼穑。”后者如唐代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我国古代以农为本,“祈盼稼穑丰收”就是祈盼农作物获得丰收,能过上温饱生活。

墙,义为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穑”“墙”两字虽然形似,但是音义皆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汉语中没有“稼墙”的说法。


“不媚神,不听人,则其刚愎桀骜,私心自用可知。”

这里“私心自用”有误,正确的应是“师心自用”。

“师心自用”是个成语。师心,即以心为师,指只相信自己。《庄子•人间世》:“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成玄英疏:“是犹以心为师,尚有成见,未能付之自然。”自用,义为自行其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师心自用,义为只凭主观,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也作“师心自任”。

上述引文是说楚令尹子玉致命的个性特征,不但目无神明,目无君王,亦目无余子,堪称目空一切。以“师心自用”来形容他,可谓恰当矣。

私心是一个名词,义为个人的心意,也可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利己之心。古今汉语中没有“私心自用”的说法,与文意也不符。


“蔬菜尽量不要凉拌生吃,最好先在开水中淖一淖或者炖、蒸、煮。”

这句话中的“淖一淖”应改为“焯一焯”。

淖,读作nào,义为烂泥,泥沼。《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林黛玉在葬花时吟诵出“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之句,表达了她惜花之心,不忍其陷落泥沼污水中。蔬菜如果“淖一淖”,就是过了一遍泥水,怎么会有人吃呢?

“焯”是一个多音字,读作chāo时义为一种烹饪方式,即把蔬菜放在开水里略微一煮就拿出来,符合上述引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误“焯”为“淖”,应是两字形近所致。


“因为他家是侨居彰明,按当时风俗,社会地位不是特别显赫,纵然家境优沃,恐怕还是无法进县学,只能靠自学和家人教导为主。”

此句中的“优沃”应是“优渥”。

优,有充足之义。渥,沾湿,沾润。优渥,本义是雨水充足,语本《诗经·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后来“优渥”引申指优裕,优厚,也可指待遇好。

上述引文是想说明李白的家境好,用“优渥”十分合适。汉语中没有“优沃”这一说法。


“一本本书,就是一座座山头,这些山头囤兵百万,只有调集这些力量,语文这座山头才能最终被拿下。”

在这段话中,把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比喻为“山头”,当然没有问题;若说在山头上“囤兵”,就值得商榷了。

“囤”有两个读音。读dùn时,义为盛放粮食的器具,通常用竹篾、荆条、稻草等材料编成,或用席箔等围成的,一般作名词用,如粮囤、囤子。读tún时,义为贮积、储存,常用作动词,所囤之物一般为粮食、货品等物资,如囤货、囤粮。

“兵”即军队,“囤兵”即“把军队贮积或储存起来”的意思,似乎难以说通。其实,此处应用“屯兵”。

“屯”也可读tún,本义为聚集、积聚。后又有戍守、驻扎的义项。

屯兵,即驻扎军队,与前文语境是相符合的。


“景祐初年,保庆皇太后(真宗杨淑妃)见仁宗赵祯荒于酒色,体质羸弱,恐其绝嗣,便劝说赵祯,早选宗子近属而贤者养育宫中,以为继嗣。仁宗以为然,便以允让多子,选其年未龉龀(垂髫换齿之时)的幼子十三子抚养于皇后之所。”

句中的“龉龀”令人颇费猜详,经查阅,应是“龆龀”之误。

“龆”音tiáo,指小孩脱落乳齿,换长恒齿。也通“髫”,指孩童下垂的头发。“龀”音chèn,也指小孩儿脱乳齿换长恒齿。“龆龀”即:“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此义与上段引文中的文意以及第二个括注一致。

“龉”音yǔ,指牙齿参差不整齐;与“龃(jǔ)”字组成“龃龉”,指上下牙齿不对应,比喻意见不合,相抵触。“年未龉龀”说不通。误“龆”为“龉”应是形近所致。


“午后的村庄,太阳暖暖地铺洒在黝黑的屋瓦,灰色的墙体上……几只狗在路上晃来荡去,时间好似一鞠清水慢慢从指缝间流去。”

其中“一鞠清水”应写为“一掬清水”。

掬,音jū,义为双手捧取、抓取。如“笑容可掬”指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掬”作量词用时,与“捧”意义相近,指双手相合所能捧起的量。“一掬清水”就是“一捧清水”。

鞠,也读jū,可表示抚养、养育,如鞠养、鞠育;也可表示弯曲、弯腰,如鞠躬。

把“一掬清水”写成“一鞠清水”,应是两字音同形近致误。


“袁枚彻夜难眠,一大早就动了身,宵衣吁食,与民共苦,同治水患。”

这里的“宵衣吁食”应是“宵衣旰食”。

旰,从日干声,读gàn,义为天色晚。宵,夜。所谓“宵衣旰食”,指的是天还没亮就穿衣起床,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工作辛勤,多用于称颂帝王勤于政事。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覆灭的进度。”也作“旺食宵衣”,或省作“宵旰”。

“吁”是个多音字。读作xū时表叹息,如长吁短叹;读作yù时表示为某种要求呼喊,如呼吁。“宵衣吁食”说不通,显然写了别字。


“孙中山感其诚德,亲书‘博施济众’匾额嘉勉之,其匾即悬于丁氏诊室大厅正中,足以令其蓬荜生辉。”

句中误用了“蓬荜生辉”。

蓬荜,即蓬门荜户,用蓬草、荆条竹木等做的门户,指穷苦人家的简陋房屋。蓬荜生辉,是说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了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使自家简陋的房屋也产生了光辉,感到非常荣幸,是一个用于自称的谦词。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得兄光顾,蓬荜生辉。”

上述引文中的“足以令其蓬荜生辉”以第三者的口气,说孙中山的题匾可以让丁氏诊室大厅“蓬荜生辉”,这是典型的谦词误用。


“上句写去年春天诗人(李商隐)与刘蕡在黄陵萍水相逢,随即各奔前程。”

此处的“萍水相逢”属于误用。

“萍水相逢”的“萍”,即指浮萍,是一种草本植物。萍浮生水面,随水漂泊,聚散无定,因而人们常用“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上述引文中的李商隐和刘蕡(fén)是好友,他们曾同在节度使令狐楚幕中,后令狐楚去世,两人也天各一方。多年后,李商隐在黄陵偶遇北上澧州的刘蕡,之后随即各奔前程。

李商隐和刘蕡的这次会面确实是偶然相遇,但是两人并非互不相识之人,所以这里不能说是“萍水相逢”,改成“匆匆一晤”,就文从字顺了。


“春联,除寺庙用黄纸,其余都用红纸。那时红纸有顺红、梅红、木红、诛笺、万年红等多种之分,如同穿衣的布料一样(有)多种多样的讲究。”

文中的“诛笺”有误。

诛,义为谴责、责备、杀死。如“诛戮”即杀害,“诛心”即揭露、指责人的思想、内心,“口诛笔伐”即用言语或文字宣布罪状加以声讨。写春联用的红纸怎么可能和“诛”相关?“诛笺”应为“朱笺”。

“朱笺”是“朱笺纸”的略称。“朱”指朱砂,一种矿物质,颜色鲜红,半透明。朱笺纸,就是朱色的笺纸,多用于书写吉庆对联。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或用朱笺,或用红纸。”


“赵丽颖之前主演的《花千骨》网络点击率超200亿,《楚乔传》网络点击率高达400亿,几乎是拍一部火一部。”

这里两个“点击率”都用错了。

率,是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如比率、概率。点击率,指单位时间内某网页内容被点击的次数,也可指平均一段时间内链接点击量与网页浏览量的比值。不管是哪一种,点击率都应是一个比率,但上述文章中写的是具体的次数,而非比率。其中的“点击率”都应改成“点击量”。

“点击量”是指点击某内容或页面或广告的次数,用在上述语境中与其后“200亿”“400亿”也是相符合的。


“征缴医疗保险非审核及结算医疗费用时循私舞弊。”

徇,音xùn,本义指巡行,引申指依从、曲从。徇私,即曲从私情,为了私情放弃原则,做出一些不合法或错误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

循,音xún,本义为顺着走,引申有沿袭、遵从、依照、遵守等义,如循法、循规蹈矩。

“徇”和“循”都有依从的意思,但是“循”搭配的多是应该依从的对象,如制度、规矩、法律等;而“徇”搭配的多是不应该依从的对象,如私情、私利等,带有明显贬义。

古籍中有“循”“徇”相通的用法,但现代汉语中“循”“徇”有比较明确的区分,“徇私”不可写作“循私”。

(公众号)一起编校 与你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