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观唐习律52写刘禹锡时,提到过他的好友白居易,两个大诗人一同在洛阳养老,在相互唱和中先后离世。

不过,论起白居易朋友的话,不能不涉及他的另一个挚友元稹。白居易曾经在写给元稹的信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与元九书》

我的作品中,别人所看重的,却是我所看轻的......比如我的杂律诗和《长恨歌》一类的作品......

白居易为什么这样说呢?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1)

一、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金榜题名,那一年的进士有二十三人,唐末五代时王定保撰《唐摭言》记载道:

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乐天时年二十七。

据《新唐书》记载,白居易未冠时,即受知于大诗人顾况。顾况见了白居易的诗文,颇为惊讶,感叹道:"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这一段故事在辛文房《唐才子传》中描写更加精彩: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

顾况眼界很高,很少有他瞧得起的人,初见白居易的时候,竟然拿白居易的名字开起了玩笑:居大不易。

等顾况看了白居易诗卷以后,就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了。读完那首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感叹道,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居天下又有什么难的,老夫失敬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入京时,还不到二十岁, 应当在792年之前。白居易至少在七年以后才考中了进士。虽然27岁的白居易自夸”十七人中最少年。“但是他和同龄好友刘禹锡、柳宗元相比已经落后不少了。

793年,20岁的柳宗元( 773年— 819年)和21岁的刘禹锡(772-842) 进士及第 。可惜,两位真正少年成名的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跟着王叔文搞”永贞革新“,早早被贬谪到了蛮荒之地。相对来说, 白居易的宦海生涯要幸运得多。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2)

二、自信的芝麻官

与柳、刘相比,白居易初期为官波澜不惊:

贞元年间,登进士第,拔萃皆中,实授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对制策乙等,调任周至县尉,从事集贤校理,月中,召为翰林学士,后为左拾遗。《新唐书·白居易传》

左拾遗隶属谏诤机构,顾名思义,就是拾起( 政策决策)遗漏之处。兢兢业业的白居易曾经有十多次著名的进谏被采纳。

节度使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准备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白居易劝唐宪宗说,这种事是皇帝干的,不需要一个大臣去博名声。

唐宪宗准备授予河东节度使王锷以宰相职位,也被白居易拦了下来,说王锷这个人搜刮财务进献给朝廷,此是不义之财,如果提拔他做宰相,影响太坏。

白居易虽然人微,但是言不”轻“,这些谏言都被唐宪宗所采纳,因此声名大振。同时白居易也愈发的自信。

另外,也就是这个时期,他的讽喻诗创作颇为丰富,得罪了不少当朝的权臣。往往到这个时候,也就该出现问题了。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3)

三、宦海沉浮

唐宪宗时, 王承宗叛乱,皇帝命令吐突承璀率师出讨,吐突承璀是哪位名将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家伙是个太监。

唐宪宗当年依靠宦官发动政变而取得皇帝宝座,因此宦官的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后来的唐王朝外有节度使割据、内有宦官乱政,唐宪宗难推其责。

白居易上书反对这次任命说,按照唐朝制度,打仗派将帅出征,最近开始安排宦官作担任监军,但是还从来没有让宦官专任统帅的先例呀。这不是让各位节度使笑话吗?后人也会说自古以来让宦官担任统帅是由皇帝您开始的,这个名声可不太好听呀。

唐宪宗不听。

元和五年(810年), 吐突承璀率领六镇兵马进军讨伐,二十万唐军劳而无功。一直到元和十二年(817年),田弘正大破王承宗于南官,王承宗才请降。

后来白居易与皇帝谈起此事,坚持认为唐宪宗用吐突承璀是一个错误。退朝后,皇帝大怒,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是我一手提拔的,竟然如此不尊重我,我一定要罢他的官。 李绛劝导皇帝 ,如果罢黜白居易,等于堵塞了言路,不是一件好事。于是白居易逃过一劫。

不久白居易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回到朝廷后,担任了正五品上的左赞善大夫。

白居易的这一劫还是来了。

公元815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不改言官本色,第一个上疏,请亟捕贼,并且要限定期限。

这一下又惹恼了另一位宰相,认为白居易现在是宫官(左赞善大夫是太子身边的官员,不是言官),这不是你该干的事。于是白居易被贬为了江州刺史。

人还没走呢,又有中书舍人王涯人上书说,白居易母亲去世,他还在写咏花诗、赋《新井篇》,有违孝道,白居易接着被贬为了江州司马。

这次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人生中的巨大挫折,也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里,白居易写下了他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和文章《与元九书》。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4)

四、人生观的转折

在《琵琶行》的序言中,白居易写到: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在这首诗的序言中,白居易记载了自己被贬谪的时间:”出官二年“。听了琵琶女的自述,才感到有点被迁谪的失落。看来白居易的心态一直很平和。

这次贬谪对于白居易来说,是其人生观的转折点, 他“兼济天下”的志向渐渐转向了“独善其身”。

和好友刘禹锡相比,白居易的生活也因此平稳安适得多。

刘禹锡这个人屡经坎坷却不屈不挠,这种性格一直坚持到老。在公元815年, 八司马事件后刘禹锡好容易回到京城,却嘲笑人家“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又被贬黜出去。而白居易却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元和十五年,信任宦官的唐宪宗终于被宦官谋害,暴死在长安。

唐穆宗继位后, 白居易被召回, 顺风顺水地由尚书司门员外郎转主客郎中、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 。两年后,因为厌倦权贵们的争权夺利,白居易主动申请去了杭州作刺史。我们熟悉的律《钱塘湖春行》就是写于此时: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24年,白居易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一年后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临行之前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这一年,白居易已经53岁了。

在苏州时,白居易开凿了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如今的“山塘街”成了苏州著名的打卡圣地。

826年,白居易因病去职,路过扬州时与 又一次归来的刘禹锡相逢,白居易对于好友刘禹锡的遭遇深表同情, 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803年,刘禹锡出任监察御史 ,不久永贞革新失败,八司马被贬。蹉跎了十年后,刚刚回到长安不久的刘禹锡就因为玄都观桃花诗得罪权贵,又被贬黜了十年。如今王叔文去世了20年,好友柳宗元也去世了7年,刘禹锡又回来了。

刘禹锡回赠的这首七律更有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从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与处世方法已经不同。此时的白居易早就收敛了锋芒,更加小心地洞察世事,这也是他能够避开那场惊天政变的原因。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5)

五、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当年白居易因为上书讨论武元衡之事被贬,最初是去担任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落井下石,”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新唐书·卷119 ·白居易传)“。

这个王涯在816年担任了宰相,白居易被贬以后,朝廷关于是否讨伐叛乱时,这个宰相王涯竟然又不发一言了。裴度等人平定了叛乱后, 王涯因"循默不称职"被罢相。其后王涯长时间在外担任节度使。太和七年(833年),王涯再次成为了唐文宗的宰相,他的生命不久就走到了终点。

827年,白居易回到了长安任秘书监,这时候,唐文宗已经继位。第二年白居易转任刑部侍郎。 829年春,看到牛李党争与宦官乱政,白居易称病改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又回到了洛阳。

唐宪宗时,宦官势力越来越大,唐宪宗本人被宦官谋害后。宦官梁守谦拥立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唐穆宗在位五年,畋游无度,长庆四年(824年) 驾崩,儿子唐敬宗继位。

宝历二年(826年) ,宦官刘克明等人杀死了唐敬宗,一番宫斗之后, 另一派宦官王守澄等人拥立了唐敬宗的弟弟唐文宗李昂为帝,李昂当时年仅十八岁。

唐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互相攻击,朝廷大权几乎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唐文宗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企图诛灭宦官。于是发生了甘露之变。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甘露计划泄露。仇士良等宦官软禁唐文宗,同时大开杀戒,李训、贾餗、韩约等众多官员被宦官杀害。

兵变时,七十多岁的宰相王涯从政事堂逃到大街上的一个茶肆,后被追兵抓获腰斩,全家遭诛灭。

这时的白居易已经在洛阳优哉游哉的生活了6年。甘露之变传到洛阳后,白居易不胜唏嘘,写下了这首《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其日独游香山》: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 ,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 ,何似泥中曳尾龟 ?

是福是祸谁能猜得出来呢,提前退出的人都像先知一样。

白首同归,典出晋朝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潘岳后来被害,与好友石崇共赴刑场提到过此诗。王涯这些人被杀的时候,白居易一个人正在香山快乐地游玩。

顾索素琴,用嵇康典故。嵇康临死时,索琴弹了一曲《广陵散》,但是王涯们被宦官杀害的时候,估计没有这个机会了。

忆牵黄犬,典出《史记·李斯列传》。秦丞相李斯父子被腰斩时,思念当年牵狗打猎的时光。 富贵临门时,哪里想到有一天是这种结果呢,欲求蓬门一百姓而不能了。

泥中曳尾龟,典出《庄子·秋水》。麒麟被做成肉干,龙被做成了肉酱,哪里如泥巴里的乌龟生活自在呢?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白居易幸灾乐祸。喜爱白居易的苏轼不这样认为,他在《仇池笔记》中说:

乐天为王涯所谗,谪江州司马。甘露之祸,乐天有诗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不知者以为幸祸,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

苏轼说, 白居易不是这样的人,这是悲天悯人也。

白居易看破了世事,能够急流勇退,因此避免了甘露之祸。此后,他一直在洛阳养老,继续过着闲适的生活。

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李昂抑郁而终,唐武宗继位。第二年,白居易好友刘禹锡也来到了洛阳, 晚年二人常常相互唱和,直到终老。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 ,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同年,唐武宗死,其弟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为帝,是为唐宣宗。

唐宣宗继位后,曾经写诗悼念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由当朝皇帝写诗悼念,对白居易一家来说,也算巨大的荣誉了。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6)

六、彼所重,我所轻

虽然一起变老,但是白居易最好的朋友还不是刘禹锡,而是这个叫做元九的诗人。《唐才子传》中说:

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

元稹,字微之,因为排行第九被称为元九。辛文房说他和白居易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二人之间的唱和,还引发了诗人次韵的雅好。

在白居易的诗集中,关于元稹的作品不计其数:寄微之、答微之、贺微之、忆微之、酬微之、与微之、别微之、哭微之、报微之、梦微之、见微之、赠元九、和元九......

元稹在831年就早早去世了,否则在甘露之变中,他能否全身而退不得而知,甚至他属于哪一派还真难说 。

除了二人之间的唱和以外,白居易的一封《与元九书》也弥足珍贵。在这篇文章里,白居易阐述了关于诗学的认识,以及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

白居易认为,诗歌应该反映现实: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新唐书》中也节选了其中的几段话 :

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

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视其文,信然。《新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说,我的诗歌里最有价值的是那些讽喻诗,可惜大家喜爱的是杂律诗,却不是这些讽喻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主要创作于元和初任左拾遗时期,那时的白居易还年轻,无所畏惧。 其中的代表作有《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选材真实、典型, 常令权贵们忌恨。

例如《新乐府诗》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是著名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又如《秦中吟·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

凡闻仆《贺雨诗 》,众口籍籍 ,以为非宜 矣;闻仆《哭孔戡诗 》,众面脉脉 ,尽不悦矣;闻《秦中吟 》,则权豪贵近者 ,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 》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 矣;闻《宿紫阁村 》诗,则握军要者 切齿矣!大率 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 ,号为沽誉,号为诋讦 ,号为讪谤 。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诫焉。乃至骨肉妻孥 ,皆以我为非也。

白居易说,我的这些讽喻诗呀,大家都认为不合时宜。或者不悦、或者变色、或者扼腕、或者切齿。 没有深交的人说我沽名钓誉,恶意攻击 。 与我有交谊的,例如牛僧孺也劝戒我, 而我的亲人们也认为我这样写不对。

白居易写《与元九书》 ,正是他被贬江州司马的时候。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激愤。同时也能说明,为什么前途大好的白居易会被权贵们打压,被贬谪到江州做一个小小的司马。

来到江州后,白居易的佛道思想滋长,渐渐隐藏了自己原有的锋芒。他的一首七律《咏怀》可以看出此时的心理变化: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带皆慵只抱琴。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没有了是非之心,也就没有忧喜之色。也不会像被贬谪的屈原那样,在江畔忧国忧民的悲吟了。

白居易五律(白居易说你们喜欢我)(7)

结束语

苏轼很崇敬白居易,他的东坡之号就取自于白居易在忠州种花的东坡。

苏轼的词中曾经写过: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沁園春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东坡先生可算是读透了白居易吧。苏轼的达观精神多多少少也受到了白居易的影响,无论他被贬到天涯海角,依然是个乐天派。只是苏轼没有白居易那么聪明和机敏,搞得自己一生奔波流离。

认为”彼所重,我所轻“的白居易,当时只有四十四岁。看透了一切的白居易,其后来31年的光阴,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白居易能够在洛阳幸福终老,可知一个激愤的诗人安静下来,是多么得聪明睿智。

结束时,按照惯例作一首七律为习作。《读白乐天九年十一月独游香山有感》:

宦海浮沉事不期,激流勇退恨谁知。香山有径行吟处,甘露无功洒泪时。

缀玉联珠闲里过,闻鸡击楫梦难追。足泉多竹尘埃少,惬意东都曳尾龟。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52 三黜名惭柳士师 不得不叹服刘禹锡七律用典妙不可言

苏轼题西林壁与王安石登飞来峰同样写山,王安石为何受到质疑?

作诗找不到合适的韵脚怎么办呢?告诉您3个笨办法

为何有些不懂诗词格律的人振振有词,要打破格律的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