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片,我从小到大看了不下十次。

天生的演员

它是 1992 年上映的《家有囍事》,如今在电视台无意转到,也能从切进去的分秒不痛不痒地接着看下去。虽然张曼玉所饰演的「好莱玉」也教我动情,但真正入我心水的是吴君如所饰演的常满之妻——程大嫂。虽以现代观点,《家有囍事》实在是古典得叫人有些尴尬:程大嫂因久婚,渐成所谓糟糠妻,有一幕:程大嫂一头发卷,汗毛圈在嘴唇外围,摊着报纸在屙屎,堪称影史经典。丈夫常满在外找了情妇 Sheila,Sheila 侵门踏户讨名分,程氏不得不出走,为了生计,她选择下海到卡拉 OK 伴唱,却因「卖相不佳」而乏人问津。经一番改造,从下堂妻摇身一变,上了「酒店极品」的位。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1)

老实说,即使一头羽毛剪、平口露肩正红洋装,程大嫂仍距国色天香有数步之遥,但,正是她脸上的心无愧色,彻底惊艳了那时也许还写不好「惊艳」二字的,童稚的我。那时我可能八岁、九岁上下,多少从长辈的话语间,明白到一个歪理:若一个女人让人见了就想笑,那这女人必定有些可鄙的成分。但程大嫂的角色在我的心头磕碰出火花,我困惑,我着迷,原来人可以提供一种耳目的愉悦,如此干净,彷彿做人最重要者,无非逗你笑,讨你开心。那时我尚未喜欢上这个演员,只是放在心底,看着《家有囍事》时就拿出来想一下。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2)

之后《四个好色的女人》上了荧幕,吴君如扮演 Frankie,一个 Tom Boy,见她顶着侧分上梳小油头和细框眼镜,手上轻佻地夹着一根烟,我又给这演员惊艳了。《家有囍事》的程大嫂因缺失女人味而失宠爱,但《四个好色的女人》中,中性扮相的 Frankie 却是引人入胜。曾见网友回应,说这部电影让她惊觉,吴君如的五官很是清丽,做男人模样竟让她有些动情。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3)

四个好色的女人

大了一点,电视上开始播映「古惑仔」系列,我身边的人,多喜欢陈浩南,谈笑时还能随兴来上一段:我陈浩南出来混,今天能在铜锣湾扛霸子,全凭三样东西:够狠、义气、兄弟多!我却不喜欢跟别人重复,于是挂念起十三妹。十三妹也许是吴君如扮相最「标致」的一个角色,粉生生的脸皮,衬上她窄小的脸蛋以及裁出她挺拔身形的西装,让人正经地意识到,她若静静地不说上半句话,画面也有了景深。很多人想到十三妹,老爱摇头晃脑地学剧中人物评断:洪兴十三妹虽是女人,却比男人更像个男人。这样子的说法,请容我轻薄地说,实在是太辜负吴君如身上那调和得恰到好处的比例了!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4)

对,正是比例,让她不偏不倚地——落在光谱之外。我们常说要打破性别的框架,但实际能做到的时刻却是少之又少,十三妹这个角色,也许尚未成功,但至少引起骚动,观众在看着十三妹时,很难不感受到心中某些对于性别的界线,因着她的举手投足而有所进退

有人说,演员如水,把吴君如倒进程大嫂里,或者把她倒进十三妹里,竟都能带出好画面。有时我们嫌弃一个演员,会说他演什么都像在演自己,但这句话放在吴君如身上,倒像是拐着弯赞美,程大嫂是她,Frankie 是她,洪兴十三妹也是她,她是天生的演员。

赢了笑一场,输了不要哭

2001 年《爱君如梦》,吴君如、刘德华和梅艳芳领衔主演。刘德华饰演汲汲营营的舞蹈老师,吴君如则扮演阿金,一个市井小民,梅艳芳则是清冷高上、家大业大的张天娜。从名字的分配,便可知地位高低。剧中有好几幕,阿金一脸神往地瞅着心仪的刘南生领着张天娜跳舞,脸上无怨无憎,一转身她又给人端盘送菜,好支应学舞的庞大开支。我个人认为阿金这个角色,点出了吴君如作为演员的质素:她总是能为小角色支撑起大格局。我们见到阿金,心中并不会想起什么嵚崎磊落的情感,但就是格外亲切,我们心知肚明,最终刘南生并不会爱上阿金,但我们更知道,阿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憾恨,一如戏中天娜对阿金的评价:「妳这人真容易满足」,阿金则摇头晃脑地唱道:「做人就是这样子嘛,赢了笑一场,输了不要哭」。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5)

在此,必须岔开去谈,吴君如演艺生命的转折:她在 1996 年《四面夏娃》的惨摔。

我也忘记自己是在怎样的场合找得此片的,八成是闲来没事,又见是吴君如主演就不假思索地选来看了。也许是实验性质太强烈,意向太尖酸,我又太安于港片的某种花好月圆的体裁(显然这种安逸正是导演们试图突破的),看到一半,受不了,关上荧幕,立即爬去电脑前查资料。

这部片的背景是:当时她厌腻了一再扮演谐星,且怕从此定型,开始挑剔剧本,整年都无戏可拍,她只好出钱做老板,量身度造《四面夏娃》,叫好却不卖座。她自己也爱拿这部片的票房来自嘲,说票房好惨。但,也是《四面夏娃》,逼出了吴君如后续的才智狂飆(顺带一提,此片让吴君如走入各大影展,但当年《甜蜜蜜》锋头更健,也因为这番较劲,吴君如与《甜蜜蜜》的导演陈可辛擦出火花,开启了近二十年的良缘)。吴君如不只一次在受访时,告诉记者《四面夏娃》带给她的回响,此片掏空了她当时的积蓄,她不得不定静思考后续的演艺人生:继续做谐星,不是不可,但要如何让观众屡屡看到她时,仍有莞尔一笑的心思?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6)

一般的喜剧演员,在名利双收之后,多半力求转型,也许这是一种刻板想像,以为逗人欢笑,总比不上逗人流泪的高贵。吴君如倒是很戮力于喜剧演员的身份,甚至逆势而上,把手上的筹码一口气提升到浮夸的境地——《爱君如梦》的隔年,《金鸡》强势压境,这一回,吴君如挑战的角色是妓女金如,明着谈性产业的变化,暗地指涉香港的风雨飘摇,随处一捞就是亮点,繁华得让人无从措辞。由吴君如独挑大梁,配角一字排开:刘德华、曾志伟、梁家辉、胡军、陈奕迅、杜汶泽⋯⋯,让人恍惚间有甜甜踏进银河之感。这彷彿也在说另一则励志故事,像是在给谁打气:做配角累积久了,总能换到一次众星拱月的奇迹。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7)

谁人不爱吴君如

很多人爱问吴君如一个问题:哪个角色最像妳?她的答案是:都像。若不像她,她觉得自己也演不下去。吴君如非常努力,所有採访过她的报章媒体,都很难不提到她的勤奋,她上台湾节目时,也必然慎重地使用普通话。凡人生低潮时,我屡屡想起一幕,是阿金在床上少女状蹦跳,手虚托着一只空气麦克风,

她大鸣大放:「阿金努力,阿金搵得食(有饭吃),开不开心?我好开心!你开不开心?我好开心啊!」

随着阿金的大笑,我又想起初见程大嫂时,那种心中好像某根螺丝给人紧紧旋上的感受,想起那卡在胸臆间的疑惑与碰撞:难道逗人开心,真如此不值一提?真称不上堂堂一门大学问?明明不是这样的。博人眼泪很难,博人欢笑更难,而让人笑中有泪花,不正好像在做满记号的星图上,忽地指出一颗前所未闻的小行星——这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在大笑过后,复对此人肃然起敬吗?

吴君如帅气的一面(谁人不爱吴君如)(8)

每次见到电视重播旧片,总让我在缅怀的同时,也惊醒地意识到,演艺圈真是一条险路,吴君如所陪衬过的红花们,以各种方式,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这个场域。高处不胜寒,要如何在自己也容易失温的处境下,仍长长久久地给人送暖。

天啊,谁人不爱吴君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