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丘处机,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丘处机可以说起着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

走出武侠小说的侠肝义胆,走进铁血蒙元的深处。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历史中的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故事。


成吉思汗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花剌子模前夕,顺便下令树起石碑,上面刻有宣称自己简朴和纯洁的文字,就在那时,他从这两个人口中第一次听说全真派道教及其著名首领长春真人。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1)

丘处机的影视剧形象

全真道,创始人叫王嚞,外号王害风,1159年,他外出远游时,遇到两个神秘的奇人授他以教义。全真道在本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形式,从传说中的老子创教开始,道教已经演进了一千七百多年。道士们坚信,最好的生命方式在于发现和遵循“道”,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去理解人和事的原始纯洁性,了解自己的天定宿命,然后通过践行宿命来回归纯洁。经过数年与世隔绝和自我强加的苦行生活,王创立了一个教派,推广“三教合一”的融合学说,主张糅合儒、佛、道这三种中国主流信仰,而以道教为基本信仰。他饱读大量的道教炼丹术著作,相信某些物质——玉、珍珠、贝壳、朱砂、黄金——能用来配制延年益寿的长生不老药。长寿观念,连同全真道的博爱原则,使之在老百姓中赢得信徒。王的一名年少弟子,因其超强的记忆力和优美的诗文而受到广泛好评,1170年,王仙逝的时候,这名弟子二十二岁,现在,他自号“长春子”,继承了王的衣钵。

出于某些原因,成吉思汗及其官员对这样一个人物颇感兴趣。楚材的日常工作包括在精神上开导成吉思汗;政治上,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需要选派一个有口皆碑的人去安抚那些焦躁不安的汉地臣民,但是,要解决自身问题得靠炼丹术的实际应用。有关长春子的传闻或许是真的——他已经活了三百岁,并把长寿秘诀传授他人,于是,成吉思汗在中亚腹地传令敦请长春子——时年七十一岁。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2)

《止杀令》中的丘处机

此时刘温居于蒙古中部,接到成吉思汗旨意后,在二十名蒙古武士的陪同下,起程前往长春子道观的所在地——距离北京五百公里、位于山东半岛的莱州。在七个月的行程中,刘温一行人穿越草原戈壁,来到饱受战乱之苦的北中国乡村。刘温告诉长春子,大汗有旨:“不论何年何月,若请不到您就绝无返回之理。”

毫无疑问,这是天意,长春子准备赴召远行,这段旅程将长达一万公里,历时近四年。长春子有位弟子叫李志常,把乃师的这次旅行记录成书 (此书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译者注) ,东方学家阿瑟·韦利 (Arthur Waley) 出色地将其译成英文,定名《炼丹师行纪》(The Travels of an Alchemist) ,本章下列引文即来自此书,它对关键时期的内亚进行了独一无二的调查。此前,还从未有任何人——更别说是一位老道士——在一种独特权威的保护下,自太平洋之滨旅行到伊斯兰腹地。“蒙古和平”最终让数位西方旅行家由西向东穿行欧亚大陆成为可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但第一次穿行却是在成吉思汗亲自敦请下,从反方向开始的。

数日之后,长春子携十九名门徒,在一支十五人骑兵队的护送下,动身前往成吉思汗可能的驻地,无论如何需要历时数月才能到达的目的地——阿富汗;事实证明,这需要两年时间。

1222年5月第三周,正值初夏季节,阿富汗高原气候始暖,道士和大汗终得相见,两人通过一名译员对话。两位老人的地位几乎相当,每个人都是各自事业中的翘楚,每个人都承认对方来之不易的权威。一番谈笑风生的客套之后,大汗开始说到点子上了:

“真人,您远道而来,有什么长寿药带给我吗?”

大师毫不犹豫地说:

“有养生护体之法,无长生不老之药。”

大汗并未流露出失望之色,而是设帐以待大师一行客人,问题转到了大汗这位客人的称呼上 (大汗决定称之为“神仙”) 。现在,涉及此行的主要目的了,这是楚材所设想的,也是长春子自己受邀前来的原因,“神仙”将指教这位亚洲腹地的统治者应该重养生、施善政。可是,这些地区尚未完全驯服,大汗仍须对付山贼,这个任务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大师说,既然如此,自己最好先回撒马尔罕,只需三周时间便能往返,对于一个已行过万里 (一里等于半公里。但是,“万里”相当于“很长”的意思,从习惯上讲,长城就有万里长)路的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3)

9月,大师返回阿富汗,此时,大汗打算率军北归。一路上,两位老人多次促膝而谈。有一次长春子论道,说“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他把谈话氛围推向高潮,大汗命人把大师的话用蒙古文记录下来,落款日期是1222年11月20日。“大多数人只知天之大,而不晓道之大。”大师一边阐释,撒马尔罕的长官耶律阿海一边翻译:当人出生之时,圣光普照,若为美色和情欲所动,则精气失调;修道之人,禁欲冥思,以复元气,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之药。大汗应该节制饮食,无欲而生,拒斥美味,戒除女色。大师建议大汗,一月静寝,不行房事。

在北归途中,大汗和大师有段时间分别而行,以避免行军的喧嚣。随后大师继续布道,并更加切中要害:“常言道,罪有三千,不孝为大。眼下,我觉得您的臣民在这方面有严重过错,如果陛下能用您的盛威大德去感化他们,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大汗龙颜大悦:“神仙,您的话千真万确,正合我意。”然后嘱咐手下臣僚:“天降神仙告诉我这些事情,你们都要牢记心头。”但他们没有这么做。《秘史》并未提及长春子,或许是因为现场没有诗人把当时的情景谱写成故事,更可能是因为《秘史》旨在突出成吉思汗家庭,而外人却受到冷遇。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4)

现在,大师恳请大汗允许他回乡。在最后一次面谈中,大汗提到了赏赐,这肯定是大师及其信徒们所希望的;大汗下旨,长春子的整个组织将免收赋税,于是,一场对双方都有利的小型革命即将开始。

1224年,长春子一回到中原,道教就呈现出集中发展、雄心勃勃的新气象,面对这种形势,佛教步步退却。大师很想使大汗的旨意生效,故而敦促其追随者们安然接受蒙古统治。赋税减免政策在招募信徒方面产生了惊人的效果,道教原本是个小教,从作为对手的佛教汲取营养但又受制于佛教,如今,道教兴旺发达,弟子门生成群地激增,他们接管衰败的佛教寺庙,新建道家坛观。1227年,长春子主管整个道教的免税扩张运动,实际上成了一位道教的教皇。

但是,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8月22日,离八十寿辰不到六个月的时候,大师写下一句诗,感叹生命转瞬即逝的特性和经久不衰的本质:

幻泡出没水长闲。

“随即他登上葆元堂,归真。”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同年同月,他那位最伟大的门生也与世长辞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5)

《成吉思汗与今日中国之形成》/ 约翰·曼 著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蒙元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重量级作品,是作者在研究、思考中国政区地理版图的多元性、民族心理文化的整体性与蒙元历史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文献和实地考察而写成。

在作者看来,如果想理解今日中国的政治一体性、版图形态和民族心理,必须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建立并维护的蒙元帝国开始。

书中主要讲述了成吉思汗将松散的草原部落联盟塑造为一个帝国的奋斗历程,和他最重要的继承者忽必烈汗在奠定今日中国版图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及这一过程中在沿袭和扩展汉唐传统的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官僚制模式基础上,充分调动源于内亚边疆帝国国家建构模式的政治及政治文化资源,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塑造;揭示了成吉思汗和他创立的蒙元帝国对今日中国之形成的巨大影响。

延伸阅读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 世界秩序因他而改变,人类的世界观因他而升华。

☆ 以人类学的眼光和说故事的独特方式重新诠释蒙元时代

成吉思汗为什么有丘处机 成吉思汗万里召见丘处机(6)

杰克·威泽弗德 著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 作者简介

杰克•威泽弗德(Jack Weatherford )

著名蒙元史专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学博士,第一位从蒙古成吉思汗大学获得人类学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曾为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麦卡利斯特学院人类学教授。2013年退休后,正式迁居蒙古,开展对蒙古帝国历史更深入的研究。

✎ 推荐理由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是著名蒙元史专家杰克•威泽弗德历经18年打磨的力作,从全球视野和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展示了一种不同于纯粹历史学者或一般传记作家笔下的成吉思汗形象和蒙元帝国时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