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世界旅游地图来看世界各国的著名的旅游景点,领略世界的大好河山。

第五篇 欧洲意大利

意大利:南欧国家。领土由大陆部分、亚平宁半岛、 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组成。陆疆同法国、瑞士、奥地利和南斯 拉夫毗邻,南隔地中海与北非突尼斯相望。面积30万平方公 里。人口6024万,约94%为意大利人,讲意大利语。 绝大部分信天主教。首都罗马。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 山脉纵贯半岛,波河平原在两山之间。南部多火山,地震频繁。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大部分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干热,冬温湿。 河湖众多,富水力。矿藏以硫磺、汞、铅、锌、大理石较重要。

欧洲旅游小镇平面地图(世界旅游地图揽胜)(1)

欧洲旅游小镇平面地图(世界旅游地图揽胜)(2)

欧洲旅游小镇平面地图(世界旅游地图揽胜)(3)

欧洲旅游小镇平面地图(世界旅游地图揽胜)(4)

一、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

是一个带顶棚的商场,得名于意大利统一后第一位国王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它座落在米兰主教座堂广场北侧的显要位置,并连接斯卡拉广场,最初设计于1861年,由朱塞佩•门戈尼(Giuseppe Mengoni)修建于1865年到1877年之间。

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是现代密封玻璃购物中心的先祖,它采用19世纪流行的商场设计,顶部覆盖着拱形的玻璃和铸铁屋顶,两条玻璃拱顶的走廊交汇于中部的八角形空间;世界著名的伦敦伯灵顿商场(Burlington Arcade)、圣休伯特长廊(Galeries Royales Saint-Hubert)、圣彼得堡的帕萨兹拱顶(Passazh)等大型购物中心都采用这种样式。

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已经使用了130多年,是世界最古老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拱廊内共有四层,设有如普拉达、路易威登等许多奢侈品商店以及日常生活品零售店,售卖从高级时装、皮鞋、箱包到普通饰品、书籍、家居等各种货品,品类繁多,选择性大,是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此外,拱廊内还设有餐馆、咖啡厅和酒吧,游客可在这些场馆中休息;米兰超豪华的汤浩斯嘉乐利饭店(Town House Galleria hotel)紧邻长廊,提供该市最豪华的客房和设施。

二、斯卡拉大剧院

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大剧院于1778年8月3日正式启用,首日上演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歌剧《欧罗巴的现身》(L'Europa riconosciuta)。

最初建成时剧院设有超过3000个座位及一个会堂,观众厅呈马蹄形,有6排的包厢,幕前阔26米,高27米,舞台高20米。斯卡拉大剧院于1907年作了一次重修工程,改成了2800个座位的设计。剧院于2002年1月19日至2004年11月期间关闭进行翻新工程,工程由著名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 (Mario Botta)策划。

斯卡拉大剧院的演出季开始于12月7日,即圣安波罗修日 (安波罗修为米兰的主保圣人),所有表演节目规定必须于午夜前结束,所以较长的歌剧需于傍晚开始演出。演出一开始后,所有持票人都不会被准许进场,没有人会例外,著名男演员理查波顿亦曾经因此被拒入场。斯卡拉大剧院设有剧院博物馆,共有4、5个小展室,展出大量有关歌剧及剧院历史的珍贵收藏,如画作、手稿、雕像、戏服及其他文件,其中威尔第的藏品占了2个室。另外亦设有剧院图书馆,收藏了八万册不同文字的戏剧艺术典籍。

三、米兰主教教堂

虽然它的名字Duomo是“圆顶”的意思,米兰大教堂实际上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雄踞在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历经500年才完工,被誉为意大利最壮丽的哥特式建筑。

数以百计的尖塔耸入云霄,白色大理石外墙上雕刻着数千座雕像。内部空间宽广,阳光透过窗上美丽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射入,光线朦胧,充满庄严的宗教气氛。教堂地下室中还保留着原址上的圣·特库拉教堂的遗迹。

大教堂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登上大教堂屋顶平台,可以看到3条环形大道和其间密如蛛网的街道。

米兰主教教堂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杜奥莫广场上,世界最华丽的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因为是由大理石做成,故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米兰主教教堂是米兰的象征,正面融合了哥德、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风格,青铜的大门极为气派,雕刻的主题与宗教和米兰的历史息息相关,正面造型各异的雕像无不展现艺术之精粹。

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最高尖塔高108米。塔顶有一尊高4.2米的镀金圣母玛利亚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壮丽辉煌。大教堂呈拉丁“十”字形,长150米,宽92米。教堂正面有6组大方柱和5座大铜门,中门最大,重37吨,每座大门从上而下分成许多方格,每格雕刻有关米兰主教教堂的历史、神话和圣经故事,以及各种图案、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浮雕。登顶后除了可以欣赏教堂屋顶上雕塑之美,还可以四面八方俯瞰米兰全景,一望无际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主教堂前的大广场是举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动的地方,是真正的市中心,值得来此观光。

四、斯福尔扎古堡

是意大利米兰的一座城堡,曾经是统治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的居所,它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城堡之一,现在安置了数个博物馆。

这个地点上原来的建筑始建于14世纪,1450年,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一世开始重建城堡,其后人进一步加以修改。许多房间原来有精美的内部装饰,其中最著名的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在天轴厅所创作的天花板画。19世纪意大利统一以后,城堡得到修复,但是不再用作军事用途,而是移交给米兰市。修复工作由卢卡•贝尔特拉米(Luca Beltrami)领导,主要城市入口上方的中央塔楼重建于1900年至1905年,作为国王翁贝托一世的纪念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米兰遭到盟军轰炸,该城堡受到严重破坏。战后,由建筑事务所重建,作为博物馆使用,包括古代艺术博物馆、家具博物馆、乐器和应用艺术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埃及和史前部,藏品包括米开朗基罗最后的雕塑作品Rondanini Pietà和达芬奇的Codex Trivulzianus原稿,非常值得一看。

五、圣玛丽亚感恩教堂

位于米兰的斯福查堡以西,是米兰中的一座完整的建筑联合体。该教堂始建于1460年,1492年由布拉曼特扩建,精巧的四廊也是他的作品。隔壁的温恰诺餐室曾经是多美尼科修会修道士的餐厅,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艺术家兼科学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传世佳作《最后的晚餐》(1495年)就绘在该建筑南面的墙壁上,被视为米兰的骄傲。整幅画面积约合44平方米,高水平4.97米,宽8.85米,被称为“所有伟大画卷中的最佳珍品”,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作品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6章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据说耶稣的门徒犹大为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在逾越节(犹太民族的主要节日)的晚上,耶稣知道要被钉在十字架上,就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进餐中,耶稣说,他们中有一人出卖了他,这就是壁画“最后的晚餐”的命名缘由。这幅出自于莱昂纳多•达•芬奇之手、完成于1495-1497两年间的著名壁画,在艺术史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纪。

六、圣贝尔纳尔蒂诺人骨教堂

坐落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是一个用大量人类头盖骨和骨头装饰的教堂,也是意大利最知名的人骨教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胆子大的人可以参观一下这个阴森的教堂。

1210年的时候,墓地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埋葬死者,于是建立了一个房间来放置人骨,1269年在此建立了一个教堂,可惜的是在1712年的时候教堂毁于一场大火中,1776年在原址上建立了一个新教堂。为了缓解日益增多的人骨带来的压力,这些骨头被作为装饰品安放在教堂内,既有诚信徒的骨头,也包括犯罪被砍头人的头颅,据说摸一下可以消除自己的罪孽。

教堂的穹隅是被整整齐齐的人的头颅和骨头堆砌而成,完全没有恐怖的感觉,倒像是一件供大家欣赏的艺术品,此外,壁龛和门也被人骨装饰成为洛可可风格。

七、意大利伦巴第人遗址

由7组重要建筑所组成,包括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分别位于意大利的弗留利(Friuli)、布雷西亚(Brescia)、卡斯特尔赛普里欧-托尔巴(Castelseprio - Torba)、斯波莱托(Spoleto)、坎佩洛南克里通诺(Campello Sul Clitunno)、贝内文托(Benevento)以及蒙特圣安杰洛(Monte San’Angelo)等7座城市。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伦巴第人的高度成就。

伦巴第人最初由北欧移居到意大利,公元6世纪至8世纪,他们曾统治过意大利的大片领土,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伦巴第建筑结合了多种风格,吸收了古罗马、基督教、拜占庭及北欧日耳曼等多种元素和影响,标志着欧洲古代向中世纪的过渡。这一系列遗址见证了伦巴第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精神与文化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修道运动所给予的推进作用。

八、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

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区的阿尔卑斯山脉南麓的峡谷之中,是意大最著名的石雕画廊。在这个长达70公里的峡谷中的2400块巨大岩石上,共刻有14万幅内容极为丰富、意义十分重大的石刻画。这些石刻画是在公元前刻成的,前后持续了大约8000年,描绘了当时的农业、航海、战争和魔法,是关于人类祖先活动的宝贵记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它具有“突出的全人类的人价值”,1980年将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梵尔卡莫尼卡岩画就是卡莫尼卡人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些石刻画的技巧、风格和各个时期的内容和研究表明,梵尔卡莫尼卡石刻艺术是随着梵尔卡莫尼卡人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梵尔卡莫尼卡岩画笔触粗犷有力,画面丰富生动,反映了太古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的演变,为研究史前的人类的习俗、日常生活和思想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久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化也揭开了艺术史新的一章,并使人们对人类早期在构图和配景上的最初探索也有了一些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