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造车企业在极简的赛道上一路飞驰时,车内空间里增加的,大概就是触控大屏了。

触摸屏幕即刻产生的操控感,赋能智慧出行,不断升级的传感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体验。

如今成为汽车标配的触控大屏,

是如何一路进化来的呢?

打破竞争困局的"利器"

上世纪90年代,汽车领域的头部选手们都在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点阵式液晶屏幕”的出现成为了僵局的突破点。

在车窗还需要手摇柄的时代,除驾驶外的其他车机功能,各品牌都做了按键的处理,让有限的车内空间更加集约化,方便驾驶员找到对应功能的同时,迅速作出判断。
中控台上安装屏幕,是一个值得被记录的创造,让本来烦闷的车内空间里,培植了一株人机交互的火苗。在这块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液晶屏里,它承担着通信和导航的功能,智能化就此从一块块单色像素开始。

进化中的车载大屏

就像手机从单像素必然走向彩屏一样,人们希望液晶屏能够搭载更多的实用功能,出于对驾驶便利性的需求,开始追求在目之所及的地方完成一切操作。

中控屏作为车载多功能信息显示器出现,尺寸小功能少,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技术支撑和操控形式都有待完善。

2001年,欧洲汽车企业开始聚焦大屏的功能开发。中控台减少物理按键,用单个或几个旋钮重现构建操控界面,座舱的美观性和操作的便利性随之大幅提升。

但是这块屏,也就和你现在使用的手机差不多大。随着屏幕技术的快速升级,电阻屏被电容屏替代,车内大屏增加触控功能,屏幕功能的丰富度堪比智能手机,大屏触控、语音交互成为了优质座舱的关键词。

越来越大的屏幕,让你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交互,帮助你解放双手,更加安全地下达指令。

c11屏幕编码(C11-三屏交互为什么能这么丝滑)(1)

c11屏幕编码(C11-三屏交互为什么能这么丝滑)(2)

c11屏幕编码(C11-三屏交互为什么能这么丝滑)(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