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宋氏三姐妹出身名门,先后嫁给达官显贵,可谓名噪一时。

早在唐朝时期,也有闻名遐迩的宋氏三姐妹,为了弘扬国学,光耀门庭,终身不嫁。

宋氏姐妹原本是五人,因为其中两人过早离世,后人只记住了其中声名显赫的三位。

唐朝八大家都是哪六位(唐朝也有宋氏三姐妹)(1)

宋氏姐妹的父亲叫宋廷芬。《旧唐书》记载:宋家“世为儒学,至庭芬有辞藻。”五姐妹生活在书香门第。

宋廷芬,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后裔,贝州清阳(今属河北清河)儒生,生有五女一男,唯一的儿子愚笨,属于“不可教也”那一类的公子哥,后终生为平民,而五个女儿却个个聪明好学,才华出众。

芬的五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宋若莘、次女宋若昭、三女宋若伦、四女宋若宪、五女宋若荀。

五姐妹中,大姐宋若莘教导几个妹妹,刻苦学习“经艺诗赋。”

五姐妹中的若莘、若昭、若宪成就尤为突出,也相对寿命较长,姐妹们“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与很多同龄女孩不同的是,宋家姐妹“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

孩子们渐渐长大,父亲宋庭芬操心女儿们的婚事,姐妹们异口同声告诉父亲:“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

父亲尊重了女儿们的选择。

宋家姐妹发誓终生不嫁,大姐宋若莘效仿《论语》体例,编写了《女论语》。

唐朝八大家都是哪六位(唐朝也有宋氏三姐妹)(2)

以前秦女经学家宣文君宋氏代替孔子,以班昭等人代替孔门弟子颜回、子路等。

为便于传播,二妹宋若昭精心为大姐的著作做注解。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向唐德宗李适举荐宋氏姐妹,唐德宗将宋氏姐妹全部召入皇宫。

宋氏姐妹任习艺馆内教,教授后妃学习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唐德宗诏令后宫尊称她们为“学士先生”。

宋若莘掌管宫中秘书簿籍,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注。

唐德宗喜欢吟诗作赋,每逢与臣子唱和,就宣召宋氏姐妹,一起创作诗歌,宋若莘的诗作受到皇帝赞许。

宋庭芬靠着女儿们出色的表现,被朝廷任为饶州司马。

宋若莘去世后,唐德宗以宋若昭接替她的职位,后升任正五品的尚宫,管理后宫诸事。

史书称:“姊妹中,若昭尤通晓人事”,宋若昭受到包括皇帝在内很多人的仰慕和崇敬。

唐朝八大家都是哪六位(唐朝也有宋氏三姐妹)(3)

宝历元年(825年),宋若昭病逝,唐敬宗诏命,以国葬规格安葬,并追封为梁国夫人。

四妹宋若宪承袭了姐姐的职位,后升任总领宫廷秘禁图籍。

唐文宗在位时,宋若宪成为皇帝身边极为信任的近臣。“牛李党争”时期,宋若宪遭到诬陷,皇帝“幽若宪于外第,赐死。”

宋若宪弟弟、侄女等受到牵连,连坐遭贬共十三人。

宋家姐妹中,宋若宪是最惨的一位,后来“帝悟其谗,追恨不已。”

但那又有何用呢?宋若宪的遭遇警示后人,伴君如伴虎,盛极必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