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

职场管理9宫格(别不在乎格式问题往往成为盲点)(1)

每年领导力的课程,还有人力资源的课程,在结束的时候都要收一次大作业。这几百份作业收上来以后,首先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a类筛选,就是在所有作业当中筛选出优秀的a类作业,这样的作业一般都可以得90分左右,最差的也能得85分;那么其他的非a类作业呢,85分就是上限了,一般都是80分左右或70多分。那么接下来挑战的问题出现了:请问在几百份作业当中,如何快速地筛选出a类作业,怎么去筛?几个助教在一起商量,到底是看逻辑、看论证、看观点、看想法、看创意、看思路,是看顶层架构还是看过程分析?大家讨论半天争不出个所以然,然后来问我。

我的观点很明确,你们讲的这些都是后续的事情,眼前做第一步筛选的时候,我们就看一件事儿:就是看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到位。那有人就质疑了,形式并不代表内容,精致的盒子里有可能装着土坷垃儿,破破烂烂的包袱里边有可能藏着明珠,筛选a类的时候只看这个格式,有点片面吧。

其实当年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是有类似想法的。记得刚开始当秘书的时候,老领导给我提得第一个文字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格式到位。而作为一个刚进入岗位的年轻人,对这样的说法是很不以为然的,总觉得那些格式是繁文缛节、老生常谈。那个时候我是管公章的,要给同事们开介绍信,打印室的复印机坏了,需到三产下属的一家门店去维修,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个介绍信。我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让他们下边管复印机的同志随便写一下,我盖个章就可以了。那个同志写得更简单,内容就是“我室复印机已损坏,需要维修,特此证明”。

其实我觉得这盖公章就可以了,没想到老领导看到这事情了,严肃地批评了我,他告诉我介绍信可不是这么开的,接下来就手把手的教我这个介绍信应该怎么写。好多年已经过去了,直到今天这个介绍信的格式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全文是这样的:兹有我局吕方、郭盛同志前往贵处,办理有关复印机维修事宜(复印机说明书及和检修报告附后)。请予接洽办理为荷!另起一段再写,此致敬礼。接下来是单位名称、年月日,接着加盖公章。公章加盖的要求是,端正清晰、压年跨月。而且介绍信的用纸不是随随便便地拿一张白纸、一张信纸或一个复印纸,这个介绍信有专门的公文用纸。

把这个事情做完了,老领导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小赵啊,不要小看格式,这个格式代表你的素养和水平。这一句话一下子点醒梦中人,当天我在日记当中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反思,确实格式只是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却是一种综合的呈现方式:

首先,格式代表态度。很多人都觉得整整齐齐调一个格式难度不大,这个谁都会,那进一步来想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想把它做好、不屑于把它做好,看来你对这个任务态度是有问题的、是打了折扣的。能力具备不具备先放在一边,首先你得拿出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就是从格式上体现出来的。

其次,格式体现素养。专门的内容就是要有专门的格式,动车要在铁轨上走,思想就要在格式当中呈现。赏心悦目的格式本身代表着长期的训练,代表着经验的汇聚、素养的积累,对基本格式都非常陌生、没有认同感的人,那一定是门外汉。

再次,格式增加影响力。简洁清晰高效的格式有利于展示思想传播内容,让别人一下子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你的重点是什么,你的闪光点在哪儿。如果说格式一团糟儿,不要说展示思想了,那写着写着有可能自己的思想都会淤堵住。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要重视格式,格式不仅仅是形式,它是一种综合的呈现,格式是态度,格式是素养,格式是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