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1)

公孙瓒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强大的军阀,至少在初平年间给了冀州牧韩馥和新的冀州牧袁绍非常大的军事压力。只不过他衰落的过程比较快,也比较早。袁绍是曹操击败的,公孙瓒又是袁绍击败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公孙瓒集团中的人物的知名度和文学形象的丰满程度,远不如袁绍集团中的人物。比方说颜良,在《三国志》中被关羽一个照面干掉了,就因为孔融的一个"勇冠三军"的评价,在《三国演义》中就添加了非常多的戏份,在后世的一些游戏作品中也有很活跃的表现。公孙瓒的部下就很少有这样的待遇。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公孙瓒所置的青州刺史田楷,他可以说是公孙瓒集团中的重要将领,曾经是刘备的上司,最后在"易京之战"中战死。还是一个很忠诚勇烈的人物。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2)

公孙瓒置三州刺史

公孙瓒在军阀并立的前期,或者说雏形的时期还算是一个很强大的军阀,他起步的时间比袁绍、曹操、袁术等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从洛阳逃出来的这些"新手"要早很多,而且经历过战争,与张举、张纯起义军打仗,与幽州乌桓、鲜卑人打仗,锻炼出一支规模较大、作战能力较强的骑兵部队。等到董卓入京、关东兵起、天下大乱的时候,公孙瓒的适应也比较快,迅速入侵到冀州、青州等地,加上自己所在的幽州,一共三个州(虽然幽州的长官并不是公孙瓒,而是朝廷指派的幽州牧刘虞,青州和冀州也并非全部被公孙瓒掌控,不过根据史料来看,公孙瓒确实控制了青州的大部分),声势比较强大。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3)

公孙瓒设置了三个州的刺史,分别是兖州刺史单经(小编并没有找到公孙瓒实际控制兖州的史料,当时兖州刺史为刘岱,刘岱在公孙瓒与袁绍之间选择袁绍,这应该是公孙瓒置兖州刺史、宣布对抗刘岱的原因)、冀州刺史严纲(此时公孙瓒控制了冀州的一部分,决定与冀州牧袁绍展开决战,如果击败袁绍,严纲应该会被安排在冀州)以及青州刺史田楷。由于幽州已经有州牧,所以公孙瓒不能再设置幽州刺史。从这个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到,严纲、单经、田楷三人应该是公孙瓒的心腹。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4)

这个时间大概发生在初平二年到初平三年(即公元191年到192年)的时候,公孙瓒设置三个刺史,不过他还要面对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就是"界桥之战"。准确来说,公孙瓒内心当中并没有重视这次战役,轻敌冒进,结果被袁绍的部将麹义轻松地击败,公孙瓒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被杀。随后袁绍和公孙瓒又进行了多次战役,总的来说公孙瓒对兖州、冀州的控制并不能够实现(对冀州至少还有一点控制),不过青州六个郡国中的平原、齐国、乐安、济南四个郡国,北海相孔融也是倾向于公孙瓒的。所以说田楷的青州刺史还算是名至实归的。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5)

田楷的军事经历

田楷的军事经历其实还是比较丰富的,可惜公孙瓒不是最终的胜利者,他也没有"弃暗投明",所以没有个人传记糊。首先是与袁绍争夺青州的战争。这个战争总体上来说记载比较模糊和分散,《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记载"绍复遣兵数万与揩连战二年",战争的强度非常高,粮食耗尽,军队疲敝,掠夺百姓获取战争的资源。持续的时间大概是初平三年到初平四年(公元192年到193年),后来经过东汉朝廷使者太仆赵岐的调解之后暂时讲和。刘备投奔公孙瓒,在对抗袁绍的过程中"数有战功",成为平原国相,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6)

在初平四年,曹操对陶谦发动了第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个时候田楷和公孙瓒屯兵在青州的齐国,齐国在平原国的东南方。至于为什么没有在齐国,可能是因为袁绍和曹操的进攻。在初平三年年末发生了一次合战,刘备、单经等人屯兵在平原国的平原和高唐,陶谦在东郡的发干县,结果都被袁绍和曹操击败。可能是在这次战役中,田楷、刘备退到了齐国。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7)

陶谦和公孙瓒是盟友的关系,甚至可能受到公孙瓒的节制。陶谦无法对抗曹操,于是向田楷请求支援,包括刘备。《三国志·魏书·陶谦传》中记载曹操一伐徐州退兵的原因是粮尽退兵;《后汉书·陶谦传》记载陶谦守卫郯国,曹操无法攻克;《吴书》中倒是强调了田楷的作用。不过整体上来说,田楷和刘备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而刘备则受到陶谦的拉拢,脱离了公孙瓒集团。

之后是与袁谭之间的战争。袁绍任命袁谭为青州都督,与田楷争夺青州。一开始袁谭所掌握的地盘只有平原国,"遂北排田楷,东攻孔融",将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驱逐出青州。袁谭进攻孔融的时间是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田楷失败的时间要早于这一年,小编个人推测在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这并非是明确记载,而是综合其他史料进行的推测,不做确定的保证,这里就不赘述了。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8)

田楷之死

在初平四年,公孙瓒与刘虞相攻,杀死了刘虞。这是公孙瓒集团衰落的原因和开始。刘虞的故吏鲜于辅等人发动起义,联合袁绍的力量,在兴平二年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水,导致公孙瓒只能固守易京。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袁绍又一次对公孙瓒发动猛攻,这一次是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决战,袁绍的力量强于公孙瓒,整个攻坚战持续到次年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公孙瓒虽然向黑山军求援,另外刚刚解决掉吕布的曹操打算从背后偷袭袁绍,但是终究没有来得及。

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支援陶谦对抗曹操)(9)

袁绍设计将公孙瓒引诱出易京,大败公孙瓒,然后继续进攻易京。公孙瓒放弃抵抗,他杀死自己的家眷,然后在台上引火自焚。在汉末三国时期主公失败,手下归降敌人的事情比比皆是,不会受到太多的苛责。但是田楷没有向袁绍投降,而是在"易京之战"中力战而死,虽然没有力挽狂澜的军事能力,但也算是保留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气节。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