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君王往往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有幸受到宠爱的寥寥无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在那深宫大内,无人问津才是常态,可怜多少美人深锁其中直到迟暮。如此,便有一类宫怨诗词,描述她们的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五首宫怨诗,皆是唐诗。

一、花香惹春愁,黯黯云和奏

《西宫春怨》 唐·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孤馆寒窗相思意(深宫寂寞锁青春)(1)

欲卷珠帘

幽静的西宫之夜,百花齐放,散发出阵阵芳香。想要卷起珠链,欣赏这风光,却又担忧看到无限春光,徒增怨恨情绪。斜抱着乐器,抬眼望向高远的明月,在一片朦胧的月光下,昭阳宫隐隐矗立在树影婆娑中。

西宫:妃子们居住的地方;云和:琴瑟琵琶之类的乐器;昭阳:本是西汉宫殿,赵合德(赵飞燕之妹)曾居住于此,代指唐朝后妃宫殿。

百花齐放的春夜,又有明月高悬,本是游玩赏春的绝佳时候,但主人公却无心留恋,甚至不愿意去看,以至于珠链都放下了。这样子做,自然是怕自己触景伤情,景色越迷人,心绪就越不宁。怀抱琵琶想要奏上一曲,以排解忧愁,却看到了月华下的昭阳宫,门前树叶影影绰绰,不见那个人前来。或许,他永远不会来了吧……

二、长恨欢爱短,空坐熏香前

《宫词》 唐·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孤馆寒窗相思意(深宫寂寞锁青春)(2)

熏香

泪水打湿了丝巾,美梦也没有做成。夜已深,还能听到前殿有合着节拍唱歌的声音传来。红颜尚在,还没有老去,恩情却已断绝,只能独自一人斜倚着熏香笼子枯坐到天亮。

也曾有过恩宠,但并不是年老色衰而爱驰,而是红颜尚在就失去了宠爱,这是一种对比;自己孤身只影,难以成眠,君王却在和新人言笑晏晏,通宵达旦寻欢作乐,这是第二种对比。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曾听旧人哭。唉:-(或许睡着了就不用忧愁了,但偏偏难以入梦,唯有枯坐直到天明。或许,这样的日子将会延续后半生了……

三、美人不敢诉真情,唯恐鹦鹉讲人听

《宫词》 唐·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孤馆寒窗相思意(深宫寂寞锁青春)(3)

鹦鹉前头不敢言

花朵竞相开放的时候,院门禁闭,寂寂无声。两位美人,并排站在精美的走廊前。想要互相倾诉自进宫以来的事情,抬头看见有一只鹦鹉,却又闭口不言了。

不同于一般的宫怨诗词,都是女主角形单影只,本诗同时出现了两位美人。想必是同病相怜,都不得宠,故而走到一起赏花。长长的走廊里,只有两个人,本来除了日常寒暄,也应该说一些心里话,她们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结果,看到一只鹦鹉便不敢说了,为何?因为“鹦鹉学舌”,不担心隔墙有耳,却担心鹦鹉将二人都话学给人听,为二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看来,她们在宫里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以至于如此谨小细微。

四、花落无人赏,人老犹珠黄

《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空逐春泉出御沟。

孤馆寒窗相思意(深宫寂寞锁青春)(4)

落花流水

嫩绿的细柳,长短不一,掩衬着雕梁画栋的阁楼。早上,黄莺啼鸣,带来满宫殿的怨愁。年年花开花落,有谁得见?空自随着泉水,流出护城河去了。

本诗并没有出现具体的人物,我们却能感受到无人问津的寂寞感。柳枝依依,黄莺鸣叫,都让身处其中的人觉得怨愁。花开花落,青春一点点远去,孤芳自赏最心痛,大好年华就像落花逐流水一样逝去了。既然这样,又何必抽芽开花呢?

五、如若有来生,化作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孤馆寒窗相思意(深宫寂寞锁青春)(5)

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天光景,银色蜡烛映衬着清冷的花屏,手持轻盈丝绸织成的小蒲扇,扑打起飞舞的萤火虫。夜色里的台阶,清凉似水,卧坐在上面,观看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秋夜微凉,容易有露水,本不适合在外。无奈,对着冷冷的屏风,实在睡不着啊。于是,起身追逐萤火虫,随后,又感到百无聊赖,便斜卧在冰凉的台阶上,看牵牛织女星,陷入沉思中。虽然他们一年只能鹊桥相会一次,却不离不弃,两情相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自己呢?反不如牛郎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