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云淡风轻”的追本溯源
云淡风轻是一句成语,本意是指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现代汉语中是借一种天气状况来表达一种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因此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异曲同工之意。也可以解释为人在经历苦难过后表现出对世事的一种洒脱和无奈的态度,多用于感情。
“云淡风轻”初见于宋·程灏(hào)《春日偶成》。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春日偶成》是这样描写“云淡风轻”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这是一首即景诗 ,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诗人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与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㈡蒋勋的《云淡风轻》体现了作者的何种“心境”
•蒋勋,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曾先后执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
多年来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与生命之好。写作小说、散文、诗、艺术史,以及美学论述作品等,深入浅出引领人们进入美的殿堂,并多次举办画展。蒋勋常以文字与绘画阐述生命之美与生活之好,发表作品包括《孤独六讲》《池上日记》等。写诗、画画或是写小说,蒋勋都觉得是生活中随性的东西。他喜爱这种随兴所至,“因为在中国文人的传统里,很多被后世尊为杰作的都是很随意留下的笔记或心事。”
近日,台湾美学大师、知名画家、诗人蒋勋新作《云淡风轻》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湖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品。作者在他的新书里,在诗书字画、虫痕鸟迹中为我们找回东方最美的事物。分享他的作品,仿佛“看一幅画、读一首诗、学习在一件事上感觉满足”的心境。
•除了清丽隽永的文字之外,书中更收录蒋勋珍贵画作及东方经典美术作品。其蒋勋说“在《云淡风轻》里,山峦起伏绵延,白云与溪谷告别,一朵一朵,缓缓向上升起、散开。这不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我内心的向往。”。
他认为,《云淡风轻》不是写实的风景,而是心里的风景。外在的风景,常是人们的心事,里面有很多的自我意识。通过创作画作,他希望把《云淡风轻》变成一个长久的记忆,在心情烦躁时,能把那种看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奢侈感觉找回来。
•书名“云淡风轻”与蒋勋中年的心境有关。他住在淡水河入海的地方,日日在窗口阅读的风景便是大河入海。有如人生海海,有时惊涛骇浪、风狂雨骤,有时风平浪静,最难的便是淡然以对、云淡风轻。
蒋勋老师说:“喜悦与哀伤过后,大概就是云淡风轻吧。就像是河口的风景,大河要入海,一心告别,无有挂碍。
坐在窗口,眺望一条大河入海,知道他从涓涓细流一路而来,上游、中游,有浅滩、有激流,有荒凉、有繁华,有喜悦、有哀伤。
当生命可以前瞻,也可以回顾的时候,也就懂了云淡风轻的意思了吧。”
作者从《诗经》《庄子》讲到文人书画长卷,从《千里江山图》讲到唐诗宋画……作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这些他怀抱深情的事物,发觉云淡风轻或许才是生命的最佳境界。
㈢ “云淡风轻”深得“东方美学”的真谛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有主要包含了儒、释、道文化和民间文化,而这四种文化有都有一个推崇的共通点,即:真、善、美。东方美学正是人们在不同种族、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对美的表达和演绎。
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到先秦时期的建筑艺术,再到盛唐之音,以及合乎文人审美的宋元山水意境……中国的东方美学,在各个时期都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这些历史的脉络,会让人们更理性清晰地了解自己是“根”,也可以更谦逊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
蒋勋老师的《云淡风轻》是蒋勋最新散文作品。书中作者从古代文人诗书画中感受东方美学的动人,体认到东方美学即将崛起。《云淡风轻》的副标题是——蒋勋谈东方美学。封面设计特别采用了蒋勋的画作《不觉》,用水墨画充分展现东方美学,实现文字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云淡风轻”的东方意境。书籍设计具有东方美感,全彩四色印刷,收录蒋勋珍贵画作及东方经典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在书中,蒋勋选取了令他深有感悟的许多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法、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