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

现在,音响器材朝着高清时代不断进化,DAC已经能够对应DSD和DXD这样的高采样率,放大器也实现了低失真、高S/N,也更注重对播放频率频域的扩展。即使是在模拟播放方面,唱片内所包含的音乐信息量也增加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正如眼前所进行的演奏那样,以音乐的再现力为目标,实现了高分辨率的播放。之所以能够如此,其根基在于有着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唱头特性的唱片播放系统。这一次,笔者试图以投入了最新技术的5种唱机为目标,就其特点和音质进行探究。

铝材与亚克力相组合的妙趣。弹奏出特别丰富和优美的谐波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2)

TRANSROTORZET3+TR5009唱机部●驱动方式:皮带驱动●马达:AC同步电动机马达●转数33・1/3、45rpm●转台:铝製、65mm厚・10kg●尺寸/重量:W450×H180×D400mm/28kg

拾音臂部 ●样式:静态平衡型●主轴·支点间:213.4mm●适合唱头重量:6〜17g●备考:另有12英寸样式TR5012(¥600,000)。照片中的唱头为另行销售商品

首先,就2种采用简易的皮带驱动方式的唱机进行比较。

德国的Transrotor ZET3以其底座部分使用了炭纤和亚克力材料为最大特点。转台和脚部均使用了铝合金材料。亚克力与铝材相组合,彻底降低了外部的振动,从而构成了刚性的唱机。转台为10kg重量级,大型轴受力部位也是铝材结构。虽说构造简单,但只是用手轻轻旋转一下,便能够实际感受到它那强有力的惯性,以及主轴与轴的接触部位是经过高精度研磨的。这一精密的轴受力结构,应该可以被认作是本机的核心了。马达单元部也是由坚固的铝材构成,如此一来,便可以彻底驱逐振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了。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3)

以研磨加工切削而成的铝制箱体与固有音含量少的树脂组合到一起为特点的Transrotor中级机。照片中央的轴受力部位是依靠磁铁而上浮的副转台,为使减轻面向轴承端的负荷,也可以选择采用了独有的TMD方式的升级产品。如果配置另行销售的轴受力部位左上图能够所见的由铝制外壳所覆盖的马达台座,可对应更多唱臂。

拾音臂是该公司规格的SME制的静态平衡型短臂TR5009。它那无需进行精密调整的简易构造,是令初次接触者也很容易上手的拾音臂。

就该机的声音而言,在乐器和声音鸣响的瞬间,音头(上升的声音)极短,谐波(混响)则特别丰富,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在所试听的5机种中,它是谐波最丰富的。在播放「Miles」的时候,小号的音头与次中音萨克管的结像轮廓实际上并不那么明显,可以把它理解成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鲜明地突出描绘乐器谐波的缘故吧。该公司的其它机型也展示了与之相同的倾向性,虽说构造简单,但它却是将亚克力与铝材巧妙的组合到一起,并使其发挥创造性作用的机型。

反复改进的悬浮结构,通过细节的展示来再现高解像度空间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4)

ORACLEDelphi MKVI Gen2

唱机部●驱动方式:皮带驱动●马达:AC同步电动机马达●转数33・1/3、45rpm●转向台:铝 亚克力制●尺寸/重量:W483×H165×D368mm/18kg(本体)、W190×H75×D235mm/2.2kg(電源部) 拾音臂部 ●样式:静态平衡型●适合唱头重量:6〜17g●备考:防尘罩另售)、另有无臂样式Delphi MkⅥGen2、照片中的唱头为另行销售商品

加拿大的Oracle Delphi MKVI Gen2,是不声不响地进行了升级换代的一种机型。基部使用的是亚克力材料,而大量使用铝材的地方则与Transrotor相同,底盘为悬架式结构,并能够以3点支撑加以悬浮。随着来自MKVI的低粘性硅油阻尼系统的使用和升级,从底盘到悬架部位的臂长被缩短了,其目的在于改善重量的配比。如此设计是为了排除来自支架等的细微振动。拥有独创的、6点支撑结构的轴受力部位也是如此,底板的耐热性与硬度都很高。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5)

从原型机登场至今已经跨过了30余年,期间不断进化,终于成为了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它是依靠3根塔型悬架塔副箱支撑的悬挂机型。底盘见照片右下,它所使用的硅油悬挂结构,使振动彻底得到抑制。MkⅥ Gen2则以振动分离为目的,将转台与中心轮毂这2件构造分离开来。通过大幅降低电源部分的DC波纹来提高音质。

Gen2采用了铝制转台呈内部与外侧相分离的双重方式,以期依靠它来排除共振。此外,在具备了较高的马达驱动能力的同时,对电源部分进行强化,从而降低了波纹噪声,这是其要点所在。它所装载的拾音臂是Oracle规格的SME制静态平衡型的短臂Oracle SME345。这是一种高精度且使用方便的拾音臂。

就该机的声音而言,音头的声音稍强而谐波略短。解像度较高,注重突出演奏细节的特写。于此同时,力图实现音场中那种上浮的空间性。它的「寂静」令主唱、贝司、钢琴、小号的配置令人一目了然。它不怎么强调播放带域,是平衡性较好的一种唱机。

同样是搭载了以亚克力与铝为主体构造的SME基础拾音臂,刚性型与悬挂型却是结构完全不同的2个机种。在音质上大不相同。从中能够体会到制作者对声音的感知认识。

旋转与唱臂的运行均采用空气控制,没有变形的音像使乐器的余韵更加生动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6)

BergmannMagne

唱机部分 ●驱动方式:皮带传动●电机:直流伺服电机●转速:33・1/3、45rpm●转盘:铝,5.5公斤(主),1.5公斤(副)●尺寸/重量:W495 x H165 x D440毫米/18.5公斤(主),W150 x H160 x D330毫米/8公斤(供气部分)

唱臂部分 ●型号:静态平衡直线循迹系统●兼容唱头重量:8至15克●备注:唱头单独出售

接下来,是对2种依靠空气控制结构的皮带驱动型唱机进行试听。丹麦的Bergman Magne的转台使用的是铝质材料,5.5kg的外盘与1.5kg的内盘形成了它那双重的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采用了空气轴承的构造。依靠压缩空气使转台上浮,以排除中心轴的摩擦阻力。此外,还搭载了直线循迹唱臂,依靠水平配置臂架上的18个小孔所喷出的空气作为支撑部位的悬浮来使之运行。供气是依靠另置的箱体,转台与拾音臂的空气轴承的空气量是可以进行个别调整的。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7)

这是新进丹麦品牌Bergman在日本登场的首个机型。本机配备了一个空气轴承装置,通过从照片中看到的中心主轴孔左上方的小孔中吹出压缩空气,使两片结构铝转台浮起。左上角的驱动轮是一个直流电机。直线循迹唱臂还使用了空气轴承机构,从滑管的孔中吹出空气来升起唱臂,消除了摩擦损耗。

臂管是由具有降低细微振动效果的碳材料制造的。后部依靠滑动式砝码来调整平衡,十分简单。在唱片的播放位置上滑动拾音臂,如果将臂支架右端的旋钮向内旋转的话,唱头会自动下降。在手动调整的同时,唱针降下之处实际感觉是非常不错的。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8)

供气部分在一个单独的机体中。你可以看到左下方有一个带过滤的进气孔。转台和唱臂的空气散布在唱机内部。

空间宽阔,音头与谐波均等配置,使平衡性得以良好的再现。演奏的细节表现无处不在,在解像度上表现也十分优异,它最大的特点是直至声音消逝为止,弱音的再现性极高,乐器的余韵也给人以美妙的实际感受。细腻并丰富的表现是其所长。另一方面,距离感上的溢出效应使得即使是播放像「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最后乐章那样雄壮乐曲,也不会因强音而导致崩溃,基本上没有声音失真的感觉。所谓弱音的再现性高,说到底把它认作是强音的再现性高也是可以的。

空气控制的旋转和唱片吸附。重厚长大,音质厚实的中低频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9)

TechDAS Air ForceⅢ+GRAHAM Phantom ELITE

唱机部 ●驱动方式:皮带驱动●马达:AC同步电动机马达●转数33・1/3、45rpm●转向台:无垢铝制、9kg●尺寸/重量:W312×H169×D368mm/30kg(本体)、W159×H152×D184mm/4.6kg(电源部)

唱臂部 ●样式:静态平衡型●主轴·支点间距:230 .1mm●适合唱头重量:5〜18g●备考:另有9英寸样式、12英寸样式。照片中的唱头为另行销售的产品。

日本的TechDAS Air ForceⅢ沿袭了最高级机型Air Force One的空气控制技术。在轴受力上使用的是空气承轴方式,拥有能够利用真空使唱片吸附在转台上的结构。

即使是搭载了4根唱臂也不要紧,因为它的加工成尺寸十分紧凑。9kg的转台、21kg的机箱,为彻底消除振动,而均由铝材切削而成。为降低马达的振动,以坚固的铝制箱体加以覆盖,用PLL电路来控制旋转,在通过皮带来对转台进行高精度的驱动。气泵则使用了另置箱体。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0)

沿袭了高级机的思路采用空气制动结构。正如照片中所显示的那样,顶部镶嵌的玻璃圆盘上,重达9kg的由铝块切削而成的大转台是依靠空气制动而上浮的,实现了静音旋转。皮带使用的是不具伸缩性的聚酯纤维材料来制作的。唱片则是依靠真空吸附在大转台上的。主机架也是由铝材切削而成的,重量达21kg,顶板的四周最大可搭载4根设有支柱的唱臂。

试听时使用的唱臂是Graham Engineering静态平衡型Phontom ELITE的10英寸样式。采用的是高精度的万向节方式,依靠钕磁铁的磁性来提高其水平安定性,方位角可以调整是它的一大特点。

它的音头非常强,谐波短促且厚重雄壮,拥有厚实中低音的金字塔型音质成为了它最大的特点。它采用了依靠空气轴的受力结构,原本以为它在声音上与Magne有着相同倾向性,但实际上却是出乎了意料。

在播放「Miles」时,似乎能够感受到它那庞大的信息量,以及在细节刻画上的高解像度演奏的状态,单是它那强有力的上冲音,就使音像得以完美的表现出来,厚重的力量给人以压倒性的感受。不仅是爵士乐,在这里我想把它推荐给欣赏范围较宽、喜欢的古典音乐、马勒交响曲等雄壮的作品的人。

虽然2种样式在表现的方向性上各不相同,但也存在着共通点。那就是高密度地描绘演奏以及高解像度,特别是它们都具有高S/N、播放的有效距离宽阔的特点。我推测这是采用空气轴的受力结构才表现出来的效果。

雄壮的金属管所发出的艳丽声响令人惊叹。皮带式结构能够描绘出清晰的音像轮廓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1)

ReedMuse 3C+Reed 3P

唱机部 ●驱动方式:惰轮驱动/皮带驱动切换●马达:DC马达×2●转数33・1/3、45rpm●转向台:不锈钢 聚醛树脂复合体●尺寸/重量:W550×H240×D420mm/25kg

唱臂部 ●样式:静态平衡型●主轴·支点间距:223 mm●适合唱头重量:4〜24g●备考:Muse 3C为订制生产(交货期约3个月)、有黑色外饰。Reed 3P是10.5英寸样式、12英寸样式、有彩色可供选择。照片中的唱头为另行销售的产品。

东欧立陶宛的Lead Muse3C,其特点是拥有优雅的设计。转台是铝制的双重结构。令人惊讶的是它使用了2台马达,惰轮驱动与皮带驱动能够切换。它所拥有的这种少见的结构,展示了只有精密的制造企业才会具备这种能力,马达采用的是PLL控制,从而使转台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旋转。

就静态平衡型拾音臂Reed3P而言,处于播放中的唱头,其方位角度能够进行VTA调整,这种划时代的结构令人称奇。臂管则使用了音响特性优异的南非香叶木材料。此外,在外观设计上也处处流露出精密感。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2)

依靠惰轮与皮带装置的切换,可在惰轮驱动/皮带驱动两种模式间进行切换。照片是大转台处于卸载时的状态。安装了2座DC马达,为抑制机械振动采用了不同直径的牵引辊来使石英控制准确旋转。主机的水平调整也使用了内置式电子倾斜计量仪。拾音臂Reed 3P则是在唱片的播放中,依靠操纵杆来调整方位角度(±3.6°)与VTA(±2mm)的,如此,磁性构造所使用的抗滑调整便成为可能了。

它的音头在5个机种中是最短的,与前面的Transrotor相比,在谐波的再现上表现得更为柔软,这也成为了它的一个特点。因此,「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的弦音木质感充足,细腻的响声直冲云霄,简直就像是给人以身处音乐大厅般的印象。木管乐器的柔性响声当然是无需多言的,就连雄壮的金属管乐器也柔性十足,这新鲜的响声令人惊叹不已。低音域那自然的质感则向外进行着线性延伸,使人能够感受到该机的播放频域的宽阔程度。充足的解像度以及高S/N,使之与柔软的谐波相连接。

如果把它切换成皮带驱动的话,起音得到增强,音像的轮廓十分清晰,而谐波则略有衰减。伴随着驱动方式的改变,能够欣赏到不同声音所带来的快乐。

在试听了搭载最新技术的唱机后,对唱片所包含的高S/N音乐信息以及高清晰度播放的情形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人们对声音的喜好也是各式各样的,如果使用这一类的唱机的话,在我看来这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数码高清音乐的档次了。的确,这是一个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

试听所使用器材

MC唱头

My Sonic Lab Signature Gold

●发电方式:MC型●输出电压:0.5mV(1kHz)●阻抗:1.4Ω●适合針压:1.9g〜2.2g●自重:約10g

升压变压器

My Sonic Lab Stage 1030

●输入阻抗:0.3〜6Ω●增益:26dB(1Ω/47kHz/1kHz)●负载阻抗:47kΩ〜100kΩ●尺寸/重量:W150×H65×D110mm/1.7kg

前置放大器

Air Tight ATE2

●使用真空管:12AX7×3、12BH7A×1、EF86×1、6X4×1、6922×2

功率放大器

Air Tight ATM3

●使用真空管:12AU7/ECC82×1、7025/12AX7W×1、EL34×6

扬声器系统

B&W 800 Diamond

试听所用LP唱片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3)

Plugged Nickel Miles Davis vol.1

LP(索尼18AP-2067)

文中:Miles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4)

Quiet Winter Night

Hoff Ensemble

LP(2L 2L087LP)

文中:「Quite〜」

德国清澈概念黑胶唱机(黑胶唱片的高清播放时代)(15)

柴可夫斯基:第5交响曲

叶甫根尼·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管弦乐团

LP(SPEAKERS CORNER

SLPM 138 658)

文中:「柴可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