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部如歌如泣的《琅琊榜》让大家感慨于梅长苏的惊才绝艳,也记住了萧景琰的耿直忠勇,而由黄维德饰演的誉王萧景桓则在一批演技超群的戏骨当中突出重围,博得了观众的好评——对自己身世的不安全感,极力追求皇位的野心,机关算尽却不得不认输的悲凉,黄维德细腻的刻画让观众走进了誉王心中真实的世界。看到最后,不少观众都开始心疼起了这个反派人物。
出道近20年,黄维德前行的脚步一直很低调,可以说是只凭作品“圈粉”,在不少观众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戏之人”。不论是满腹经纶,心系社稷的民国公子孔立夫;还是英姿天纵,足智多谋的大都督周瑜;亦或是忠诚于信仰、忠诚于国家的特战队长钟原,都有着不同的角色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黄维德来说,每一个角色都是借助于他的生命在世界上走过一遭,在这场奇妙“冒险”中,他愿意为之付出全部的热诚。
这个“包大人”有点“萌”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著名的侦探之一,“包青天”这个IP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开封府传奇》则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把旧的传奇故事以全新角度重新解构。像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隔壁大妈都能讲出个脉络的老故事被架构成了外衣,让新的内核以更现实、离奇的方式呈现。凭借这种颠覆性的改编和符合时代审美观、价值观,该剧从《扶摇》《甜蜜暴击》《一千零一夜》等热剧中脱颖而出,自上星播出以来,收视一直领跑暑期档。
与此同时,黄维德饰演的包拯也成为了观众争相讨论的焦点。传说中,包公面如黑炭、公正严肃,断案如神的形象深入人心,再加上影视剧对包拯的改编演绎从未停歇,金超群和周杰的出色表演在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给这个人物画了一个“圈”。这次黄维德这次在表演上则选择了离开这个相对舒适、安全的界限,赋予了这个人物全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
高颜值、高智商、低情商是这个新包拯的关键词,黄维德拒绝一味将这个人物神化,而是强化了其天然呆萌的属性,在剧中还原了一个接地气的、世俗的、有七情六欲、有性格短板的包拯。行走时让人跌破眼镜的呆萌碎步,遇到不理解的事情时频频瞪眼。这种大胆的塑造让观众们纷纷疾呼“‘誉王’你的眼睛咋了?”“这怕不是个假的包拯?”但在随着剧情的推进,不少观众逐渐适应了这种演绎方式,还表示这个有着二次元属性、“表情包式”的包大人简直是有“毒”,可以说是“黑到深处自然萌”,越看越觉得妙趣横生、停不下来,开始期待包大人后期的转变。
智商超群的包拯
为什么不能有“神奇的天才病”?
其实这次剧中包拯如此“特殊”的人设,是来自黄维德自己的建议。认真研读剧本之后,他觉得在吸引人的剧情和紧凑的节奏之外,“包青天”这个形象还是好像缺些了些什么。在正义、强大、智商超群这些传统的设定之外,他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具象的、有着一些有血有肉的小习惯的人,但这样一个外貌生来特别、智商天下难寻的人,又注定会有一些非常人的特点。“这个人物不是一般人,他智商超群,英明断案,是一个怪才,所以他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是异于常人的。演绎包拯最难的是细节要不一样,所以我就设计了很多细节去体现他的非正常反应。”
为了更加深入的吃透和理解这个角色,黄维德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经为他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他还特意在微博上科普了“阿斯伯格症”,这种病属于一种高功能的自闭症,精神上的异常却带来了正面的结果和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另一种说法叫做“神奇的天才病”,不少历史上的大人物在死后都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病,“拍摄之前我一直在跟导演讨论:像夏洛克、阿甘、雨人,有才华的人都有神奇之处,那年轻时候的包拯也不一定就是辩才无碍、思绪清明的样子吧?”
因此黄维德为这个人物做的一些外化处理,在内里都有着深层次的含义:包拯刚进开封府时为了理清思路顾不上表情,不自觉的‘金刚怒目’正好打乱了被审判之人的想法,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也带给了自己更宽阔的视野。“这只是前期处理手法,慢慢看下去你们会发现他的眼睛瞪的没有那么大了。”黄维德表示,在整部剧中,包拯这个人物是从一个不通人情的天才在慢慢向“人”的方向变化。在中国的电视剧,尤其是在古装传奇类电视剧中,这样立足真实人性、立体化、颠覆性的重新解构,几乎可以算是破天荒第一次。打破传统也是打破桎梏,这种人设不但更趋向现代观众的审美,细节和真实也能够让人物更加具有魅力。
披荆斩棘,不惧“冒险”
对于表演,黄维德有一条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准则:诠释任何角色都要人性化、立体化,希望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让他在表演上意外的“较真”和执着,在《琅琊榜》开机前,黄维德给了制片人侯鸿亮足足50页纸的“人物建议”,让侯鸿亮深为震惊,在微博上感慨“现在像黄维德这样提前做功课的演员越来越少了。”
而在拍摄《反恐特战队之猎影》前夕,黄维德又特意找到导演尤小刚深度探讨了一下钟原这个角色人物性格的合理性。对于每一个角色他都会从人物本源去寻找他个性成型的原因,反向思考,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所以在他扮演的角色里,观众看到的是完整的人生,而不是单一割裂的人物。
就拿包拯来说,这个角色颠覆了以往包拯的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断案能力强,有着心系天下的“大格局”,频出哲学性金句,没有繁多的大道理却见微知著的“新包大人”。在与展昭谈论公平的一席话中,面对展昭质问他一开始目光坚定,神若泰然,眼神却如利剑一般愈加锐利,言语也逐渐铿锵。“你们真的公平吗,本官为了放灾民一条生路,放他们进城,但他们却抢店劫舍,这时候他们到底是良民还是暴民?”
正所谓所有的公平和正义都有着相对的角度与立场,身处江湖与朝廷的立场不同,思考的出发点也会相悖。黄维德在带给角色思辨与人性的同时也在细节上充分地展现了精湛的演技与深厚的台词功底,几乎达到了与人物“形神合一”状态。
在黄维德的字典里,“冒险”这两个字一定是被加粗放大的。每一部戏,都是一场冒险,每一个角色,都是一场冒险。他不怕打破观众传统的认知模式,更不怕观众先期可能有的不理解,而是选择在桎梏中披荆斩棘地不断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种迎难而上创造力和创新热情,才是作为一个好演员所最需要的本质,犹如“无相神功”般,赋予了角色独有的鲜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