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员用铅笔记录检测和观察到的数据,以便必要时修改。

2、表头在开始数据收集之前完成(结束时间和观察持续时间除外)。

3、观察不应该超过20分钟,(根据观察内容可调整,但应控制在10-40分钟内)观察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在观察结束时填写。

4、在保证完成观察内的情况下,观察人员可同时最多观察3名医务人员。一次观察一名医务人员不宜超过 3 个手卫生时机。

5、由于相同的专业记录在相同的列,所以一次观察中可能相继纳入多个相同专业的工作者。另外每列可能出现只有一个卫生保健工作者的情况,此时应注明其专业类别,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反馈,但同一表格中出现的卫生工作者不得超过4个。

6、一旦观察到应进行手卫生的指征(时机)时,根据观察到的行为在相应列的方框标记。观察到的所有指征及相关行为(包括未采取手卫生)均应记录。

7、当几个指征同时出现,每个都需在相应的方框标记。

8、不管是否完成手卫生都在记录。

9、只当在卫生工作者未采取其他手卫生措施而戴手套的情况下才记录手套的使用情况。

10、手卫生是否正确是指是否按照6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11、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实际执行时机数/应执行手卫生时机数×100%。

12、手卫生正确率=正确手卫生次数÷实施手卫生次数×100%。

手卫生依从性好正确率低原因分析(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1)

总结:

目前还有些大部分医院,基于各种原因,使用上述表格进行手工方式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款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工具,老师们可以体验和尝试一下。借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