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高官支谟生平历事

一 支氏名人之支谟生平简述

支谟:字子玄,生于公元828年,卒于乾符六年(879年),享年五十一岁,葬于河南洛阳北邙山的孟津县南陈庄。支谟天祖支元亨,普安郡司马。高祖支敏,字不机,皇摄广州司马。曾祖支光,字平,江州浔阳丞。祖支成,太子少詹事,赠殿中监。父支竦,历郡守王官,分司告老;以鸿胪卿致仕,累赠司空,支谟是司空之第三子也。支谟家庭成员:前夫人朱氏,后夫人韦氏,京兆县君皋之孙。长子支藻,右千牛备身。次子支杜九。长女支杨十,次支小十,与次弟支详,武宁节度使。

支谟世系如次:支雄...支元亨-支敏-支光-支成-支竦-支谟-支藻。

二 地下出土的唐代长篇墓志

墓志记载晚唐朝廷高官支谟生平历事与晚年(乾符五年冬季)积极投入进兵讨伐沙陀李克用的战斗,取得胜利的战绩,可以补充正史未立传记的缺佚。长达3162字的鸿篇巨制,为近代洛阳出土墓志所仅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洛阳邙山盗掘出土了支谟先人及其兄弟姊妹的墓志9种,是研究志主生平与支氏祖先源于西域月支国等问题的可靠资料。

有唐三百年,文风多样,就五品以上官员墓志而言,多言简意赅之词,文字冗长者少。2004年洛阳北邙山的孟津县南陈庄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青石质,方形,边长76厘米,厚13厘米,楷书56行,满行60字,实书3162字。墓志4个侧面刻十二生肖,每面3个,兽首人身。上侧面以鼠居中,顺时针排列。志主支谟身居高位,节镇地方,在晚唐纷扰的西北边事中,以忠君爱民为己责,联络吐谷浑部落赫连铎弟兄,抵御割据政权沙陀首领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袭扰,因疾终于任。史书《旧唐书》中仅两见,支谟墓志凸显了补史之功用。

就全国范围而言,长篇墓志目前已知字数超过3000字之鸿篇巨制仅4志,《支谟墓志》可排第二,已为洛阳大学图书馆收藏。与一般的墓志相比,支谟墓志文虽长而不冗,前呼后应,文气贯通。评人以理政之绩,述事详谵,尤以晚唐中央王朝与沙陀的关系、李克用虓勇豪猾之描述,笔锋不亚于唐史。墓志长铭524字,亦属罕见,以韵语浓缩长序,用另外一种文学形式概括志主家系生平,与序对读,则了其微言大义。

三 墓志原文

唐故大同军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朝请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云州诸军事云州刺史御史中丞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工部尚书琅耶支公墓志铭并序

朝议郎守尚书膳部郎中柱国赐绯鱼袋房凝譔

盖闻....(此处省略详细墓志铭内容,后面有专门墓志铭各类详述)

四 支谟生平

支谟出身仕宦,家庭优越,举明经试,获做官资格。又得外叔祖崔能、妻祖韦皋之政治背景。30余年的仕宦生涯中,屡得贵人提携,风帆颇顺。

(一)历官与才干

墓志记支谟年十八举明经,据其卒年逆推,生于公元828年。

墓志云:“寻为外叔祖将作监崔公奏,署内作使判官。”当权官员向朝廷举荐求官,即获通过。这位支谟仕途的开路人即崔能,数见于两《唐书》,宪宗朝任蜀州刺史,黔中观察使。元和十五年(820)九月,穆宗“以将作监崔能为广州刺史,充岭南节度使”。支谟之续妻韦氏,是韦皋之孙女。韦皋,一代显宦,两《唐书》有传,因战功封南康郡王。这两位老人显然是支谟的政治靠山。

支谟由家令寺主簿(正九品下)转家令丞(从七品上),“家令掌太子饮膳、仓储、库藏之政令,总食官、典仓、司藏三署之官属”。职事与库藏、仓储结缘而影响一生。

墓志所记“太府卿窦浣”即穆宗之女延安公主驸马窦浣,太府卿为从三品的高官,此公为皇家姻婿,政治地位高而才干不足。他擢拔支谟为司农寺丞(从六品),兼专知延资库官事,司农寺掌邦国仓储委积之事,丞掌判寺事。延资库即备边库,收度支、户部、盐铁钱物。支谟于任上业绩显著,“宰相夏侯公尝对朝贤奖激,词意俱深。”此公名夏侯孜,两《唐书》有传,宣宗、懿宗朝宰相。大中十二年(858)“五月,以兵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夏侯孜本官同平章事”。则支谟任职,在此年五月之后,时已过不惑之岁数年了。已往洛阳出土的《支炼师墓志》由“季弟朝议郎权知司农寺丞兼度支延资库给官谟纂”于咸通三年五月[11],则彼时仍于任上。

后来,支谟任天德军副使,隶属于苏弘靖,此公军阶颇高而史书无载。支谟躬行职守,屯田足食,得计相曹公赏识,此公即曹确,两《唐书》有传,咸通二年八月,“以兵部侍郎曹确判度支”时称度支为计相。咸通四年十一月,“以兵部侍郎、判度支曹确同平章事”,居相位,则支谟履历系年范围明矣。

由官吏的举荐和朝廷批准,支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管理国家府库。先任司农寺丞,兼专知延资库官事,执事本兼双赢。后加检校库部郎中(从五品),兼御史中丞。久之,拜太府少卿(从四品),知度支左藏库出纳。左藏库纳天下财赋,他的职官由小而大,不断升迁,执掌小大国库,本质未变,十分称职。故墓志云:“官虽新命,人实曩贤,庶务谙详。”

咸通末年(874),支谟虚岁45,朝廷委以濮州刺史,镇抚地方,兼京官秘书少监、御史中丞。明年(乾符二年),继母崔氏去世,辞官。在邙山茔地守墓3年后,朝廷复其官职,为“右金吾卫大将军、知街事”(正三品),“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时当在乾符四年前后。

《旧五代史·武皇纪上》叙李克用“及壮,为云中守捉使,事防御使支谟,与同列晨集廨舍,因戏升郡阁,踞谟之座,谟亦不敢诘。乾符三年,朝廷以段文楚为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按《通鉴考异·乾符五年》曰:赵凤《后唐太祖纪年录》曰:‘乾符三年,朝廷以段文楚为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以代支谟。’”此文记载的准确性值得考虑,因支谟墓志明确记载他是在段文楚遇害后,“太原屡陈警急,雁门不足隄防”时,任河东节度副使和大同宣谕使的。其所任“都督云州诸军事云州刺史”,辖属于河东节度。已往洛阳出土的《支訢妻郑氏墓志》由“仲兄前太府少卿赐紫金鱼袋支谟撰”于乾符三年五月,说明此时仍在守孝。

(二)征讨沙陀李克用

支谟的人生晚年,即咸通末至乾符六年,当时黄巢、王仙芝两支农民起义军兵潮汹涌,陷城掠地,势不可挡。沙陀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叛附无常。内外几股力量不停地震撼唐朝政权的根基。也是墓志叙述支谟生平的亮点。

沙陀是隋唐时期西突厥别部处月之种,以朱邪为姓,宪宗朝诏迁至太原。墓志云:“于时沙陀恃带微功”,说的是硃邪赤心(李国昌)率骑兵随唐军消灭庞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咸通十年)、派兵参与镇压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乾符四年十二月)而屡立功勋受封赐姓的故事:“庞勋乱,诏义成康承训为行营招讨使,赤心以突骑三千从。承训兵绝涣水,遇伏,堕围中几没,赤心以骑五百掀出之。勋欲速战,众八万,短兵接,赤心勒劲骑突贼,与官军夹击,败之。其弟赤衰以千骑追之亳东。勋平,进大同军节度使,赐氏李,名国昌,预郑王属籍,赐亲仁里甲第。回鹘叩榆林,扰灵、盐,诏国昌为鄜延节度使。又寇天德,乃徙节振武,进检校司徒。王仙芝陷荆、襄,朝廷发诸州兵讨捕,国昌遣刘迁统云中突骑逐贼,数有功。”

洪武末年名臣(晚唐高官支谟生平历事)(1)

墓志续云沙陀“常难姑息,逞其骄暴,肆毒北方。朱耶克用,屠防御使一门,率盐泊川万户”。据《新唐书·沙陀传》说,乾符三年(876)饥馑,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削扣军食,军中不满,属下谋反。拥戴李国昌子云中守捉使李克用,杀段文楚,占据云州。要求朝廷任命克用为大同防御留后,僖宗不许,并征发各道兵马讨伐云州。国昌父子与黄巢农民起义军,一北一南,纵横于大唐统治日益虚弱的河山城乡。《新五代史》亦云:“国昌子克用,尤善骑射,能仰中双凫,为云州守捉使。国昌已拒命,克用乃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留后。唐以太仆卿卢简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幽、并兵讨之。简方行至岚州,军溃,由是沙陀侵掠代北,为边患矣。”沙陀之乱自此始。

墓志续云:于是朝廷加支谟“检校左散骑常侍,充河东节度副使。……那期晋政多门,曹翔作伯。移公于大同宣谕,寻有后敕,讨除二凶”。此事于史有征:《资治通鉴》云:“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之子克用为沙陀副兵马使,戍蔚州。时河南盗贼蜂起,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与牙将康君立、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等谋曰:‘今天下大乱,朝廷号令不复行于四方,此乃英雄立功名富贵之秋也。吾属虽各拥兵众,然李振武功大官高,名闻天下,其子勇冠诸军。若辅以举事,代北不足平也。’众以为然。”数州执政汹涌而起,反叛朝廷。《旧唐书·僖宗纪》云:乾符“五年春正月丁酉朔,沙陀首领李尽忠陷遮虏军。太原节度使窦浣遣都押衙康传圭率河东土团二千人屯代州,将发,求赏呼噪,杀马步军使邓虔。窦浣自入军中安慰,仍借率富户钱五万贯以赏之。朝廷以浣非御侮才,以前昭义节度使曹翔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又以左散骑常侍支谟为河东节度副使”,加强对付沙陀的领导力量。时朝廷兵力虚弱而善于利用外族军队,吐谷浑人赫连铎是依靠的主要力量。故墓志记支谟“激劝赫连铎弟兄,优其礼秩;厚抚吐谷浑部落,寘彼腹心。”《旧唐书·僖宗纪》又云:乾符五年“十月,诏昭义节度李钧、幽州李可举、吐浑赫连铎白义诚、沙陀安庆薛葛部落合兵讨李国昌父子于蔚州。”

《旧唐书·僖宗纪》云:乾符五年“七月,滑州、忠武、昭义诸道之师会于太原,大同军副使支谟为前锋,先趋行营。”太原为朝廷北都,高祖起建义旗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当时以为军事基地,打击沙陀军,遏制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势力的增长而如此安排。

墓志用一定的笔墨描述李可用的强悍:“克用桀逆有素,猃顽叵当,统乎日逐之师,欲为天柱之举。轻骑诡道,次于平阳。”可是在乾符五年(878)十二月,支谟避其“虎搏鹰扬,摩垒挑战”的锋芒。而在可用略地回兵时,“即命铁马尾袭,抵其私庄,丛弧射之,洞臆而毙”。支谟的讨伐一战而胜,大扫沙陀军雄劲之风,使“阖族丧气”。虽“克用虓勇,工骑射,国昌号之‘万人敌’”,而于此时却“恐四方乘虚罙入,乃取一瞎虏,年貌相类者,讹人云,克用存焉”,以售其奸。唐军以为凶顽已剪除,“持此死虏,以质国家”,盲目高兴。支谟揭露沙陀骗局,可是朝廷居然无人相信。文献亦叙李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鸦儿’,其一目眇,及其贵也,又号‘独眼龙’,其威名盖于代北。……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可为墓志记载之注脚。

乾符五年冬季的进兵讨伐取得了一时的局部的胜利,朝廷以为李克用已死,为此头脑发昏。后来的大小战事,朝廷多处于劣势。因兵乱遇害和失利,乾符五年八月曹翔死后,朝廷于一年多的时间内(乾符五年十一月至广明元年二月),居然五换太原尹、北都留守。

墓志云:乾符“六年夏,任遵谟入奏,固称克用身在,大言于朝,遂除蔚朔云三州节度使。……仍转公左散骑常侍、司农卿”,支谟也于朝廷的频繁人事调动中任京官,削去了政权兵权,要离开地方了。墓志说当时北方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云州百姓遭铁骑蹂躏,水深火热,皇帝昏聩,难知下情。于是军民云集衙府云:“今朝廷已将赤子委豺虎,常侍宁忍弃我辈性命,侚一官宠荣!”不让他走。支谟自己也认为“去则违众,犯水火之怒;止则招谤,贻骨肉之忧”。墓志铭也以韵语吟道:“铠丈在身,诏敕在手;一朝翻然,信义何有。两族二军,久结怨仇;使彼得志,此必尽刘。哀哀赤子,寄命君侯;死生不舍,欲去何由。”支谟进退两难,忧心如焚,一病不起。他抱着难以释怀的遗憾,卒于乾符六年十二月一日。

广明元年七月,“乃以吐浑都督赫连铎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当是朝廷安排顶替支谟调任去世后的空缺。墓志记支谟“粤以庚子岁七月十五日葬于河南县之杜翟村,祔于先司空墦檟之后”,即以广明元年(880)葬于祖茔。

(三)李克用杀段文楚之系年及其他

《新唐书·沙陀传》曰:“乾符三年,段文楚为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旧五代史·唐武皇纪上》同。《新唐书·僖宗纪》曰:乾符五年“二月癸酉,云中守捉使李克用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又见于《通鉴·乾符五年》二月。按《旧唐书·懿宗纪》曰:咸通十三年五月,“以天德防御使、检校左散骑常侍段文楚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十二月,“李国昌小男克用杀云中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防御留后。”《新唐书·段秀实传》、《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册府元龟》卷一二三亦均称:咸通末,杀云州刺史段文楚。《通鉴考异·乾符五年》曰:“克用既杀文楚,岂肯晏然安处,必更侵扰边陲朝廷亦须发兵征讨,而自乾符四年以前不见其事。《唐末见闻录》叙月日,今从之。”由墓志将“朱耶克用,屠防御使一门”,系于乾符二年之后观之。所考称是。

支谟兄弟很多,然而墓志仅云:“兼之友悌,与次弟详,埙篪笙磬,合契同规。”支详,两《唐书》、《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文献,任知四方馆事、太仆卿、司农卿、武宁节度使等职。

墓志撰文者是“朝议郎守尚书膳部郎中柱国赐绯鱼袋房凝”,时任京官。志中自称“凝周旋门馆之旧”,知曾是支谟门吏。《新唐书》云:“凝字玄俭,郢州刺史。”为房玄龄六代孙,许是一人。考官高元经。《新唐书》记其初仕之职:“元经,河南兵曹参军。”

墓志云,支谟去世后,因“幽州李司空抗疏上论,请加旌异。有诏赠工部尚书”。此公可能是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乾符四年“十月,诏昭义节度李钧、幽州李可举、吐浑赫连铎白义诚、沙陀安庆薛葛部落合兵讨李国昌父子于蔚州”。二人同是为朝廷率兵讨击李克用者。

洪武末年名臣(晚唐高官支谟生平历事)(2)

附:《唐应拔萃前明经支公谟夫人吴郡朱氏墓志铭》温庭皓撰

广明元年 公元880年 支谟前夫人

撰文者:温庭皓,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国子助教温庭筠弟。大中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咸通中,辟徐州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使庭皓草表求节度,庭皓拒之,遂遇害。诏赠兵部郎中,代表作 《梅》 《观山灯献徐尚书》

洪武末年名臣(晚唐高官支谟生平历事)(3)

原创作品,喜欢支登成文章请关注➕点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