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1)

圖丨頑玩石不全

“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然亦有时有处,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夫明月当轩,清风拂户,有其时也。山静日长,云深径僻,有其处也。鹤和松间,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阑前,鸟啼林外,有其景也。至若有时有处,有情有景,而后开卷诵读,其快乐又何可胜言哉”——《看山阁闲笔》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2)

圖丨了琹

人间读书,是享清福,闲闲是味,最可解人生虚空无趣。然读犹须择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是好读书时好读书处。若心中长存几分怨愤,长有几分功利怎得体味“日长滋味闲”,怎样做得无事神仙?故读书处须择其所宜也。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3)

圖丨淡水間

宜月窗

乘月读书,吾辈之所宜也。然富家宦族有志者,亦与共之。夫月朗风清,谓之良夜。良夜读书,其乐何似!况月明如水,能洗涤吾尘襟;风扑如绵,可吹醒人痴梦。燃藜灯,囚蛩火,总不若清光浩影,照吾夜读耳。——《看山阁闲笔》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无论贫富可共赏也。良夜读书最可濯人心境,胸中燥闷都如寒塘鹤影,鹤去影亦无痕也。“流萤渡高阁”亦不及皓月郎朗,轩窗底下,照心中无际乾坤。

宜梅窗

朝雨初晴,寒梅欲吐,窗明几净,正宜开卷读书。临尊啸咏,微风忽过,自觉字句生香,心神怡悦耳。——《看山阁闲笔》

轩窗半掩,有横斜疏影印的窗来,又暗香袅袅,读书闲懒,微风倏来,时蕊破轩来飘入余怀,闲坐落花深矣。有笛在手,吹多少旧时月色……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4)

圖丨頑玩石不全

宜风帘

残暑初收,清风入室内,驱尽案头尘色,不觉新凉满目,情景幽然。于是开卷朗诵,音清字爽,宛若化《五经》而作鼓吹之声矣。——《看山阁闲笔》

“月朦胧,鸟朦胧,卷帘海棠红。”人间好景,卷得帘处,方可得见无限纤侬婉转,别有一种欢喜,韶华缱绻,咸在字字句句,旧墨香浓。

宜水槛

临流赋诗,元亮闲居之乐事。但得熟读《归去来辞》,即不拈韵成章,而其孤高澹远之旨已见于源静流清之境矣。——《看山阁闲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隐士归得田园,自有一番萧洒高洁风度。然临水植得牡丹芍药,美人临槛漫读,名花倾国两相欢,也有一番娴静秀雅。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5)

圖丨了琹

宜松冈

松冈岑寂,风日清佳,煨鸭脚,烹云泉,手检古今异书读之,书声郎朗,松声谡谡,若相互答,不觉千秋音韵入于万斛松涛而发也。——《看山阁闲笔》

松韵千古,处其下读书如对千古之师。烹茶食银杏果,亦极清雅之食饮,读书郎朗,如与松互答,如与山河岁月互对。

宜兰谷

峰谷幽深,兰香馥郁,正宜开卷与圣贤对语,一洗浮华鄙陋之习,而得广大空明之境矣。——《看山阁闲笔》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兰桂总是花间君子,与“君子”对,读圣贤书亦觉扫尽心中污秽浊气,胸中磊落空明,与兰桂共伍矣。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6)

圖丨頑玩石不全

宜云窝

蒲团一个,安顿于烟霞最深处,出金经静诵数过,不觉白云一片迷我去路也。——《看山阁闲笔》

坐禅参道,梵烟深处见得真如,梵呗既诵,世间焉有障迷?

宜山居

山居之乐,莫过于读书矣。所以古之好读书者,择诸名山而居焉。如陆机之于平原,苏轼之于雪堂,陶渊明之于菊所,柳宗元之于愚溪。其清逸之情,非山林不能移;澹远之旨,非诗书不能夺也。——《看山阁闲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非只以仙以龙而名、灵山水也,山不幽则仙不可藏;水不深则龙无所隐。平原、雪堂诸所因其贤人高士而名也,贤人高士亦因菊所、愚溪之所而蕴灵,互相给养而互成其名也。又山中读书,闲闲无事,如度小年。

人生清明唯有读书(人间读书最享清福)(7)

圖丨了琹

读书须择处,月窗、梅窗、风帘、水槛、松冈、兰谷、云窝、山居皆宜读之所。孰处堪读?惟适闲情,择处风雅耳。

丨文:言公子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