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1)

朝鲜毛岸英墓地

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安眠着130多名志愿军烈士。这里面有一座墓地格外引人关注,墓前竖立着一块约一米高的花岗岩墓碑,其正面刻着郭沫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则刻着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零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公历一九五五年四月。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在朝鲜壮烈牺牲,年仅28岁。长久以来,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真相众说纷纭,甚至出现各种污蔑烈士的各类文章,比如“ 做炒饭暴露目标”这种纯属造谣的说法,这是对志愿军烈士最大的不敬。

今年国庆档大火的电影《长津湖》中毛岸英的一句台词到打动了无数人,使得毛岸英的事迹再次被人们所热议。毛岸英对彭德怀说:“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毛岸英入朝仅34天就牺牲了。那么,毛岸英牺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他为何要去朝鲜战场?这一切要从中国决定派兵入朝,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说起。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2)

毛主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在骁勇善战的朝鲜人民军进攻下,南韩军溃不成军。原本不准备干预的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立即介入朝鲜战争,并派出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直接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共中央、毛主席正在筹划解放台湾。当美国把介入朝鲜战争跟威胁中国领土主权安全联系在一起时,毛主席立即作出国防调整,将解放台湾暂时搁置,集中精力加强东北国防安全。

同时,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

不管美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美国显然把中国政府的警告当成了耳边风,从1950年8月开始,美军战机就不断侵入中国东北边境侦察,不时还投下炸弹。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战争的阴云再一次笼罩在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头上。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3)

周总理

不难想象,如果朝鲜半岛被美国占领,美军陈兵鸭绿江边,那意味着中国东北很难有安宁之日。毛主席后来解释了出兵朝鲜的真正原因,他用“三把刀”形象地揭露了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目的,坚决要抗美援朝。

毛主席认为,如果我们以“抗美援朝影响和平建设”为理由,对朝鲜问题不管不问,美国必然得寸进尺,“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周总理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他对朝鲜局势也颇为担心,他对解放军高级将领说:“现在情况来看,美帝国主义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进一步向我们施压的东方基地……现在我们对于朝鲜不仅是兄弟国家的问题,也要明白与我国东北相连接有利害关系的问题……这就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

从1950年10月1日接到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到10月19日晚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前后只有短短18天,可决策过程是难以想象的,被后人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胡乔木给毛主席当了25年秘书,他就说过:“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泽东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4)

毛主席和毛岸英

在毛主席决策出兵的18天里,毛岸英密切关注中央内部传出的消息。得知父亲坚持出兵,可还是不少反对声,毛岸英决定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父亲,他向组织上提交了请战书,可迟迟没有批示。当时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他隐瞒了真实身份,不坐在办公室,整天呆在车间里。

毛主席从10月2日开始连续主持召开会议,会上反对声很大,最后周总理提议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听听他的意见。10月5日上午,前一天下午才从西安赶到的彭德怀被毛主席请人接到菊香书屋。

彭德怀一进入菊香书屋,就对毛主席表示坚决拥护他出兵朝鲜的决定,并同意挂帅出征。毛主席大为感动,他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说:“老彭,我的湖南老乡啊,有你这位老将出马,我就放心了。”

这天下午毛主席继续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离开时毛主席让他在下午会议上摆摆意见。彭德怀走后,已经一夜没睡的毛主席依旧没有睡意,他走到窗前沉思,卫士李家骥走到身旁小心提醒他该睡了。

“哎,事情定不下来,睡不着哦。”毛主席坐回沙发,点了一根烟后,过了很久说:“小李,在出兵朝鲜这个问题上,彭老总肯定是支持我的。我作为中共主席,我的儿子是不是也该带一个头啊?我是积极主张抗美援朝的,我有儿子,他不去?谁还去?我想把毛岸英派到朝鲜去,你怎么看?”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5)

毛岸英

李家骥没有回答,显然这个问题对他很难。毛主席又说:“不管怎么说,这对毛岸英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看就这样决定了。”一根烟抽完,毛主席走进卧室在那张宽大木板床睡下。当天下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是出兵朝鲜的拍板会议。

会议开始,依旧有不少反对声音。彭德怀直接站起来发言:“同志们,我来说两句。如果美国占领了朝鲜,同我们隔江相望,威胁我们东北,又控制台湾,这直接威胁上海、华东。这时他们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的。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会场出奇的安静,彭德怀喝了几口水,继续说:“我们国家刚成立百废待兴,确实需要搞建设。但是美国既然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我们不同美帝国主义见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彭德怀这番发言无懈可击,原先反对声也消失不见了。毛主席见时机成熟,站起来一锤定音:“出兵朝鲜,意义极其重大。我们不出兵,敌人直接压到鸭绿江边,我们压力很大……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我提议: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就这样,党中央就出兵朝鲜达成一致意见。也是这天晚上,毛岸英得知出兵朝鲜决策敲定,他立即赶到中南海菊香书屋。一看到父亲,毛岸英就说:“爸爸,我要去参加志愿军,我已经提交了请战书,请你批准!”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6)

《决策出兵》之彭德怀发言

那一刻毛主席笑了,但他没有立即同意,只是让他过几天再来他这里。10月7日,毛主席在菊香书屋设宴为彭德怀饯行,毛岸英作陪。就是这场家宴上,毛岸英被批准参加志愿军,彭德怀任命他为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家宴结束后,毛主席对毛岸英说:“岸英,你是共产党员,又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你到了朝鲜战场上,更要吃苦在先,牺牲在前!”毛岸英要去朝鲜战场,当时除了毛主席、周总理、彭德怀等极少人知情外,连妻子刘思齐、弟弟毛岸青都不知道。

1950年10月22日晚,毛岸英秘密跨过鸭绿江,跟随志愿军司令部成员朝着朝鲜平安北道的大榆洞进发。这里插一句,志愿军大部队是于10月19日晚兵分三路秘密跨过鸭绿江,彭德怀一行先于大部队几小时前入朝。

彭德怀着急跟金日成见面,两人于10月20日下午在大榆洞附近的小村庄见面。在金日成建议下,彭德怀把志愿军司令部暂时设于大榆洞。大榆洞北面有一座废弃金矿,这里四面环山,位置相对隐蔽,而且这里有旧矿洞,山脚下还有当年矿工开矿时留下的旧工棚。

志愿军司令部位置确定后,彭德怀立即致电邓华副司令员等一行赶来汇合。10月24日,毛岸英抵达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是一栋旧的铁皮木板房,由作战室、彭德怀办公室和警卫室组成,不远处的矿洞就是现成的防空洞。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7)

彭德怀、金日成等人在防空洞前

志愿军司令部下设一个办公室,成普担任办公室主任,高瑞欣、龚杰和徐亩元为作战参谋,杨凤安和毛岸英为机要秘书。大家记住成普的名字,他后来的回忆录揭开毛岸英牺牲的真实经过,也戳穿那些造谣的说法。

当时毛岸英化名“刘秘书”,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担任彭德怀的俄语翻译。志愿军刚入朝时,毛岸英并没有翻译任务,可他没有闲着,几乎天天呆在司令部作战室。

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入朝第34天,美军4架敌机飞抵大榆洞上空。防空警报响起,所有人躲入防空洞,可敌机盘旋一会朝着西北方向飞去。毛岸英看到敌机飞走,就跟作战参谋高瑞欣走出防空洞,来到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

这时作战室内还有成普、徐亩元,就在大家研究敌情时,原先飞走的4架敌机又飞回来了。说时迟那时快,敌机投下近百枚凝固汽油燃烧弹。大火瞬间吞没了木板房,成普大喊所有人离开作战室……

成普、徐亩元因距离门口比较近,快速跑了出来,毛岸英和高瑞欣则壮烈牺牲……毛岸英牺牲当天下午,彭德怀便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电报。平时发电报,都是彭德怀口述后交由秘书发出,可这一封电报非同以往,彭德怀决定亲自来撰写。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8)

彭德怀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

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坐在防空洞办公桌前久久沉默,电报起草后反复重写。电文短短一百来字,彭德怀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一封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电报原稿在2020年央视播放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20集《历史铭记》中首次向全国民众公布,电报全文如下:

军委、高(岗)、贺(晋年):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 廿五十六时

从这封珍贵电报中,可以看到下面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毛岸英确实是在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牺牲的;第二、作战室内有4个人;第三、敌机来袭时,毛岸英和高瑞欣未能从作战室跑出,结果壮烈牺牲。

这封彭德怀亲笔撰写的电报最具权威,击碎了关于毛岸英牺牲的一切谣言。1972年,成普写了一份题为《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的亲笔材料。这份材料清楚地描述了毛岸英牺牲的真相,它于2018年被刘思齐公布,这距离毛岸英牺牲整整过去了68年。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9)

刘思齐

材料中有两段关键的话:

“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因为军队的作战指挥机关,不管状况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离职守。我们每天24小时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特别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发起,参谋人员紧紧掌握敌我动态,至为重要,是有关战争胜负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贻误战机,是绝对不容许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参谋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

“上午十一点左右,四架美军轰炸机嗡嗡略过志愿军总部的上空,向北飞去。毛岸英这会儿也登记,发完了电报,就从箱子里抓起一个苹果吃起来。敌机又从北边飞回来了,投下了近百颗凝固汽油弹,毛岸英,高瑞欣两同志葬身于烈火之中。”

通过上面这两段话可以清楚看出,当4架敌机飞走后,毛岸英知道可能有危险,何况大榆洞之前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敌机来侦察,不时还投下几颗炸弹,可他为何还去司令部作战室呢?一句话:毛岸英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

鲜为人知的是,毛岸英牺牲的噩耗毛主席并没有第一时候获悉。1951年1月2日,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将彭德怀电报,送给毛主席批示。毛主席将电报看了又看,强忍内心的悲痛。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10)

毛主席

现场安静极了,毛主席眼圈红了,可没有泪下眼泪。抽了一根烟后,毛主席才发出一声叹息:“打仗嘛,总会有伤亡的。这没有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叶子龙晚年在回忆录中也为大为惋惜,他说:

“(我)在他身边工作过的战士牺牲,骑过的马死了。他都会很难过,何况是爱子。我们听到噩耗都很难过,他的内心能平静吗?可他硬是没有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岸英的遗体被埋葬在朝鲜。我想任何一个了解此事经过的人,都不能不对毛泽东的胸怀、意志肃然起敬。”

在毛岸英牺牲前,毛主席家已经有了5位至亲成为烈士,连最亲爱的妻子杨开慧、两个弟弟都不在了,他家为了新中国成立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毛主席还是把最看重的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甚至还告诉他“要牺牲在前。”

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1954年,毛主席跟多年好友周世钊再一次见面,两人再次谈到了抗美援朝。谈话到最后,周世钊提到了毛岸英牺牲这件事,他问:“主席,如果当年您没有把岸英派到朝鲜战场,我看他是不会牺牲的。”

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毛岸英入朝34天就牺牲)(11)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沉默一会说:“话不能这样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岸英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这是有可能的,可你要知道我是党中央主席,我是提议抗美援朝的……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毛岸英牺牲后,妻子刘思齐在整理其遗物时,她发现丈夫在日记中多次写道:“作为主席的儿子,我合格吗?”后来,刘思齐拿着这个问题询问毛主席,得知的回答是:合格,他一直是我的骄傲。

谨以此文致敬毛岸英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