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劝人向善(这个善,代表的是自己的标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人要向善别人才会对你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要向善别人才会对你好(不要劝人向善)

人要向善别人才会对你好

我从不劝人向善(这个善,代表的是自己的标准)。

原因有几点:

第一、“善”的标准本就不同。

第二、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第三、很多人问我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第四、一般人遇到的问题,并非大善大恶的区别。不能让别人牺牲利益去换取道德上的安慰。

我曾说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里的“好”代表什么呢?并不是善良的事情,而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所以,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于好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比如受到了欺负,A认为你无礼在先我就报官惩罚你,伸张正义。B认为忍一时风平浪静,息事宁人。C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勇敢回击。

到底谁做得对?如果坚持所谓的“善”一定会劝被欺负的人,忍一时风平浪静,并且还要在心中原谅对方,因为冤家宜解不宜结。与此同时可能还会谴责C,认为如果反击回去,那和对方有什么区别。这难道就是“善”么?但大多数的人便认为这种才叫善,只有忍气吞声打不还手,才是善,显然是很荒谬的。

之前有人问我:“我面对同行的恶意竞争该怎么办?已经忍气吞声好几个月了,他们不仅抢单子,还挖走了我们几个员工。我现在每日都睡不着,是不是我格局还不够?我该怎么办?是反击还是当作没看见。”

我回复的是:“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当然可用合理反击,最好做到一击必胜,如果实力还不够就想办法。你睡不着不是因为格局不够,而是这个事情没解决。”我从不去劝别人,你要善良,你要宽容,我觉得这种建议就是道德绑架。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我并不建议忍气吞声。而“但行好事”也并不是在这个场景下用,更多的应该是在追逐结果的路上,比如学习和考大学,比如健身和健康,自己做好认为对的事情就好,看淡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