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四野走出的开国将军是最多的,在57位开国上将之中,出自四野的有18位,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四野不愧是名将如云,却很少有人知道,四野还有一位兵团司令没有授衔。

四野有几个兵团司令(四野唯一没授衔的兵团司令)(1)

这位没有授衔的兵团司令叫程子华,在四野他似乎没什么名气,就连四野授少将衔的钟伟都似乎比他名气大,不过他的战功是远超钟伟的,因为程子华原本是拟授大将衔的。

程子华是山西运城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虽然家里穷,但是他有远大的志向,在太原读师范期间就多次参加学生运动,受进步思想影响,1926年,21岁的程子华加入了我党。

1926年12月,他听从党组织的派遣,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由此走上了戎马生涯,他参加了广州起义、保卫海陆丰苏维埃的战斗,1931年,他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同年4月,被任命为红35军207团的团长。

可见早革命早期,程子华在军中的地位就很高了,1934年,程子华被任命为红25军军长,副军长是徐海东,部队长征抵达陕北后,红25军和刘志丹部合编为红15军团,程子华被任命为军团政委。

在红军时期能成为军团长级别的,大授衔时基本都是上将或是大将,后来在抗战时期,程子华在军中的地位也不低,他担任过北方局委员、冀中军区政委、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等职。

四野有几个兵团司令(四野唯一没授衔的兵团司令)(2)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组建,程子华被任命为副政委,虽然是副职,但级别一点都不低,与他一起担任第三副司令的肖劲光,后来被授予大将衔。

1948年10月,程子华下到第二兵团担任司令员,在北平解放后,他一度还担任过北平警备司令一职,1949年3月,部队改编,程子华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下辖第38、47、49军三个军。

四野南下作战,程子华率领第13兵团参加了衡宝战役,配合主力吃掉了白崇禧集团军,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衡宝战役胜利之际,程子华突然接到了新的任命。

他被调任为山西书记,期间还兼任了山西军区司令,这是独当一面的差事,这一任命让程子华离开了他浴血奋战22年之久的军队,后来他又调任全国供销社代主任,从1952年一直干到了1956年10月。

这样一来在1955年大授衔时,已经离开了军队系统的程子华不能参与授衔,与他一样的还有滕代远、邓子恢等人,据此前解放军总干部部提交给军委的拟授军衔名单,程子华和滕代远一样拟授大将衔。

四野有几个兵团司令(四野唯一没授衔的兵团司令)(3)

虽然没有授衔有些遗憾,但是程子华依然在其它岗位上干得十分出色,1980年,75岁的程子华被增选为政协副主席,这是副国级的职务,程子华于1991年3月30日病逝,享年8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