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需要重点攻克的堡垒,根据国务院批复,我省确定11个县为深度贫困县——

深度贫困县为何是它们

湖南贫困县是哪几个县(湖南省确定11个县为深度贫困县)(1)

2017年5月8日,龙山县召市镇,农民在地里劳作。入夏以来,地处武陵山区的龙山县进入夏季耕种季节,当地农民抢抓天气晴朗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夏种。(资料图片)

曾祥辉 彭杰 摄影报道

湖南贫困县是哪几个县(湖南省确定11个县为深度贫困县)(2)

湖南贫困县是哪几个县(湖南省确定11个县为深度贫困县)(3)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2月28日,泸溪县潭溪镇新寨坪村,一场新年攻坚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中。泸溪县县长向恒林和副县长向湖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一起商讨今年脱贫计划。

向湖南告诉记者,新寨坪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全,今年将补齐短板,攻坚克难,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2月7日,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强调,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决攻克坚中之坚、困中之困,打赢硬仗中的硬仗。

根据贫困程度、实际情况和国务院的批复,我省确定武陵山片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主体区域,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泸溪县、古丈县、花垣县、永顺县、凤凰县、龙山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怀化市的通道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邵阳市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等11个县确定为深度贫困县。

深度贫困县为何是它们?脱贫攻坚如何开展?

它们均处于深度贫困地区的主体区域——武陵山片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突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是脱贫攻坚路上需要重点攻克的堡垒。

“对标中央要求,结合全省实情,科学确定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范围。”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说,《意见》同时指出,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脱贫难度等因素,统筹评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等情况,确定着力攻坚的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乡、深度贫困村。我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确定将自治州所在的武陵山片区确定为全省深度贫困地区主体区域。

从自然环境看,武陵山片区属海拔较高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肥力低,有效灌溉率不足,农业成本较高。

从历史人文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相对封闭落后,文明程度相对较低,陈规陋俗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形势比较复杂。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武陵山片区内的大湘西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9%,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政府财力匮乏,自我发展严重不足。以自治州为例,2016年全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413元,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在最后。

从贫困发生率看,武陵山片区贫困人口总数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多,贫困学生多,残疾、低保、孤儿等特殊群体多。2016年底,自治州贫困发生率为16.2%,全州7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分列全省前7位;2017年底自治州贫困发生率为10.55%,远高于全省3.86%的贫困发生率。

它们均为“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深度贫困地区却有着显而易见的“通病”: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方病高发区、生态脆弱区等于一体,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我省在确定武陵山片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主体区域后,将自治州的保靖县、泸溪县、古丈县、花垣县、永顺县、凤凰县、龙山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怀化市的通道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邵阳市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等11个县确定为深度贫困县,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

“自然条件差,脱贫难度大。”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介绍,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普遍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县级财力十分薄弱,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缺乏活力;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缺口较大等问题。

“地处旅游区,风景也好,但游客进不来。”

从2015年4月进村,到2017年底通过考核验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驻凤凰县毛都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广军对深度贫困地区感触颇深。

李广军告诉记者,毛都塘村位于凤凰县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内,但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当初他来到毛都塘村时,老百姓仍过着肩挑背扛的生活,游客进不来,特产出不去,村民思想落后,人均收入偏低。

纵观11个深度贫困县,李广军所说的情况非常普遍。

凤凰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目前,全县有贫困村120个、3.6万贫困人口,凤凰县所在的腊尔山片区、山江片区属中高海拔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目前尚有贫困人口17252人,2017年人均收入7152元,远低于全省12936元的人均收入。

泸溪县是革命老区县、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54个、贫困户9280户、贫困人口33855人,贫困发生率为13.48%。

它们均是“硬仗中的硬仗”的主战场

深度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硬仗中的硬仗”。

如何打赢这场“硬仗”?

省委、省政府目标明确,路线精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被写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湖南省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饮水、住房、教育、就业、兜底、基础设施短板等8个方面,是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的突出问题。” 2月7日,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省扶贫办专门就《方案》进行了解读。

针对因病致贫问题,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全省深度贫困县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试点的通知》,全面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推出“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等措施。

针对因残致贫问题,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范围;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优先安排资金投入,支持深度贫困县建设水利项目,对深度贫困县的中央水利投资项目,加大省级补助比例。

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将深度贫困地区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1.4万元(与中央补助标准1∶1配套)。

加大教育扶贫,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

深入开展劳务协作,建立就业扶贫“任务、稳岗、责任”三清单;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

建立防范因灾致贫返贫长效机制,保障因灾致贫返贫群众基本生活,对兜底保障户做到应保尽保。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在农村公路、电网改造升级、通信设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最穷的地方使最大的力气。”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告诉记者,除了《方案》,我省还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出台农村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政策。

顶层设计高屋建瓴,上下联动合力攻坚。

“咬定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2月7日,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城步苗族自治县县长杨博理话语铿锵有力。

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任务落实“钉钉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靶”向施策,精准到人,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再次吹响。

10个方面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去年12月20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将从以下10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018年至2019年省财政每年新增一定投入,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

3.加大项目布局倾斜力度,公益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能源、交通等重大投资项目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县,力争到2019年深度贫困县县城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

4.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县发展用地需要,赋予深度贫困地区更大的用地自主权。

5.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重点考虑深度贫困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充分保障资金需求。

6.加大扶贫产业培育力度,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拓宽产业扶贫融资渠道,鼓励龙头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办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7.加大生态扶贫支持力度,原则上2017年至2020年每年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的1/3安排到深度贫困县,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抚育管护。

8.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降低深度贫困县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落实和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工资、职称倾斜政策,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深度贫困县基层一线流动。

9.加大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力度,新一轮省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安排向深度贫困村倾斜。

10.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在加大省内经济较发达的7个市对口帮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的基础上,新增长沙市雨花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分别与桑植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