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从来就是忧伤的,而有的甚至是残忍的,读起来让人隐隐作痛。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童话多是启蒙教育,白雪公主、灰姑娘、狡猾的狐狸等等,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童话的意义不仅在于面向孩童的启蒙,更在于那种维持生命原始光晕的诗性思维。
《红气球》是1956年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拍摄的一部短片,影片大约34分钟。它描述这样一个故事:在巴黎的街头,一个孤独漂泊的法国男孩,捡到了一只被挂在路灯上的红色气球,此后,红气球“亦步亦趋”地跟在小男孩身后,他们的相处充满了天真与童趣,巴斯蒂安单调的生活也变得绚丽多彩。然而好景不长,鲜艳夺目的红气球很快招致一群同龄人的争抢,他们疯狂地追赶巴斯蒂安。最终,他们抢到了气球,并用弹弓给了致命一击。巴斯蒂安亲眼目睹“同伴”被欺负的画面,却无法阻止,红气球开始漏气萎缩,最后被一个孩子一脚踩破。而这时,整个巴黎的所有五颜六色的气球像是得到了召唤,纷纷飞向满怀惆怅的巴斯蒂安,并带着他自由地在巴黎的高空中翱翔。
这个短片的故事很简单,但足够动人心魄,让你笑中含泪。
拒绝成人的参与
这是一部没有人的的世界,尤其是没有成人。整部影片几乎没有对白,只有小男孩和红气球的动作呈现,配以调子低沉、耐人回味的音乐。影片是拍摄于二战后,战争带来的创伤记忆仍然挥之不去,同类相残的噩梦梦警醒人类自身的反省。就像《铁皮鼓》中奥斯卡拒绝长大一样,《红气球》也拒绝成人世界的参与。巴斯蒂安以外的人,镜头并没有太多,而且每当出现成人镜头时,画面多是走场式的,如同卓别林的灰白卡通喜剧。相反地,红气球和巴斯蒂安两个主要元素的亦步亦趋、斗智斗勇激活了整个幕布。
大概成人的世界是一种混乱无章的状态。《铁皮鼓》中三岁的奥斯卡觉得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无法理解母亲和表舅偷情的事实,更无法容忍纳粹势力的残暴。所以他决定不再长个儿,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不满时就尖叫,以此来抗争这个畸形的社会和混沌的人世。《红气球》中对成人世界教条死板和空洞冷漠的侧影也进行了捕捉。校长的强权狡诈、路人的面无表情、亲人的君命无二……这些要么沉闷要么聒噪的生活丝毫没有什么色彩,只有一团雾蒙蒙的灰。
而儿童的世界总是天真无邪的,保持着无伤害、无功利的赤子之心,没有虚伪,没有冷漠,没有权争。当小男孩遇到鲜艳的红气球后,他终于能够有一个可以在生活中开口说话的对象。
超现实主义的丰富象征
超现实主义的本质就在于时空和事件的奇异性,这种怪异的符号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其背后的深刻寓意。影片赋予气球生命和灵性,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超现实处理,是征服观众的关键所在,激发观众们进行深入思考。
短片的叙事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靠红气球的动态飘荡来完成的。红气球跟随小男孩上学,并与他玩捉迷藏;调戏校长,救出自己的“伙伴”;与蓝气球一见钟情,举止暧昧;被踩破的临别时刻,奄奄一息,整个城市的气球都被召唤出来……这些都是超现实主义式的表达,增强了整部影片的趣味和象征性。
最大的象征莫过于这个具有生命的红气球了。它最明显的象征是自由,在影片灰暗色调的衬托下,红色显得格外鲜艳活泼。经历过战争的人间
其次它象征着童真。它其实就是小男孩自身精神的外化,就像是立起了一面镜子,小男孩对镜自视,看到了红气球,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小男孩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也不大和别人说话。而从一个潜在的层面来讲它还象征着被忽略的历史。没人知道他以前的历史,没人关注他的余生,这相处的一段也是即将被遗忘的。就像是一个在历史余角的生命。或许是感情里的脆弱,与我来说特别同情的是红气球的瞬间遗忘,或许向另一位导演所说,拉莫里斯逃避了一项责任,避免人看到绝望的一面,这实际上是一种假象,他虚构了一种理想的未来。实际上有另一种假如,小男孩此后的生活也就只能重复着灰蒙蒙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
死亡创伤
结尾红气球的死亡被故意放慢和放大:泄气、干瘪和爆裂。在这拉长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想象它是在顾影自怜还是在担忧小男孩的余生?观众也可以选择同情这被践踏的无辜者还是痛斥人性无意识的恶。很快地整座城市的气球都飞奔出来,没有哀悼,直接把小男孩驾到巴黎的高空,于是小男孩又恢复了快乐。
这样的结尾是一种安慰,还是一种残忍?有人说是希望之于绝望的憧憬,终究邪不胜正。也有人说结尾过于乐观,导演“加了一条光明的尾巴”。那些飞奔而来的气球瞬间抚平了创伤,重新维护了小男孩自由诗意的童年,这是一种人文关怀;同时,小男孩径直投到气球群的怀抱,转悲为喜,这样的快速遗忘也令人为那地上的气球碎片感伤,像是一次爱情里的喜新忘旧。这是两种角度,前者是站在小男孩的角度,后者是站在气球的角度。
《苏格兰影评人》说:“电影人在经历过那一刻的红气球后,谁还敢再在银幕上表现红色的气球?或者,谁又敢表现气球不是红色的?”《红气球》确实触到了我们心底柔软的部分。读过小王子与他的玫瑰,你会体味到自由生命的任性消遣,物我之间的体谅共鸣。而看过巴斯蒂安与他的红气球,除了那些诗意的童幻,你会产生一种乌托邦的幻灭,一种青春期的追悼,以及生命的晃荡失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