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展现法院工作的热播剧《底线》中的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案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这部剧中出现的多个案件,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去年审理的一起案件在案情上与剧中的这一案件几乎相同,判决结果也完全一致,疑似该案的“原型”。这起案件有何特殊之处,承办法官为最大程度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作出了哪些努力?记者对此进行了全面了解。

父亲因儿子患重病离婚,痊愈后起诉索要抚养权

在热播剧《底线》中,周亦安成为员额法官审理的第一起案件是一起特殊的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一名五年前因儿子患病而离婚的父亲,在孩子病好后,想要回孩子的抚养权,于是将辛苦照料孩子的前妻告上法庭。

42万抚养权完整(热播剧底线抚养权案原型在南京)(1)

热播剧《底线》中的剧情

而在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2021年审理的真实案件中,男孩磊磊(化名)2016年被南京某医院确诊为患有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那时他才3岁。从医学上来讲,这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然而就在磊磊确诊两个月后,他的父亲吴某向妻子曹某提出了离婚。

考虑到儿子的病情,曹某多次恳求丈夫不要离婚,但在吴某的坚持下,两人最终于2016年10月协议离婚。根据离婚协议,磊磊由曹某抚养,吴某支付抚养费并承担磊磊50%的医疗费用。

经过坚持治疗和妈妈的细心照料,磊磊的病在医学上痊愈了。时隔五年,2021年3月,吴某将曹某诉至法院,要求变更儿子的抚养权,这一时间间隔与《底线》剧中相同。

曹某于2017年再婚,并在2018年给磊磊生下一个弟弟。吴某称,曹某经济条件不好,而且又生了一个孩子,他认为自己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和更充裕的精力,有利于磊磊的身心健康成长。

而曹某则感觉到十分委屈。她觉得,儿子生病期间都是自己在照顾,甚至化疗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陪着,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双方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母子感情,磊磊不能离开自己。此外,她认为自己家庭关系稳定和谐,家人相处融洽,完全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

承办法官多方走访,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和生活情况

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抚养权案件中子女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底线》剧中,承办法官在法庭上提到经过前期走访,发现孩子与母亲感情深厚,表达了继续跟随母亲生活的真实意愿。那么在南京的这起真实案件中,法官又是怎么做的呢?

2021年5月,江宁开发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承办法官孟如歌注意到,这是一起涉及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案件,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为了解磊磊的真实想法及生活、教育情况,孟如歌主动邀请他一起玩耍。在此过程中,她观察到磊磊在提及继父、妈妈及弟弟时神情愉悦,多次使用“我阳光爸爸”“我傻弟弟”等昵称,还说自己与妈妈、继父及弟弟一起生活很开心。

42万抚养权完整(热播剧底线抚养权案原型在南京)(2)

孟如歌向磊磊(化名)了解真实想法

孟如歌又走访了磊磊所在学校,老师反映平时都是曹某关心磊磊的学习,给予他良好的生活条件,家访时感受到曹某家庭氛围和睦。

法官还了解到,平日里,曹某现任丈夫及公婆都会帮助照料磊磊的生活起居,还帮助辅导功课。庭审中,磊磊的继父表示,自己与曹某生活幸福,家庭和睦,自己很爱磊磊,愿意和妻子共同抚养孩子。

给孩子留下电话号码,妈妈称她是“美丽的守护神”

在法庭上,吴某声称磊磊的医疗费全部是自己出的,为此还卖掉了一套房产,当初只是“抛妻”并没有“弃子”。对此,曹某反驳道,儿子的医疗费她和吴某一人出了一半,并不是吴某所说的那样。孟如歌经调查发现,吴某的确说了谎,于是她严肃地向其指出,在庭审中必须要如实陈述。

最终,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驳回了原告吴某的诉讼请求,这一判决结果与《底线》的剧情完全相同。

孟如歌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磊磊,告诉他有什么秘密都可以打给自己。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曹某将一封感谢信和锦旗送到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在感谢信中她将孟如歌法官称作孩子的“美丽的守护神”。她告诉孟如歌自己收到了判决书,并称这是“我们家收到的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而磊磊也用稚嫩的笔迹,在一封短信中祝阿姨(法官)天天开心!

42万抚养权完整(热播剧底线抚养权案原型在南京)(3)

磊磊(化名)母亲送来的感谢信

42万抚养权完整(热播剧底线抚养权案原型在南京)(4)

磊磊(化名)写给法官的短信

对于自己办理的这起案件,孟如歌表示,人民法院通过裁判弘扬积极向上的家庭道德观、责任观,尽量避免法律的刚性对未成年子女生活的伤害,最大程度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这也是审理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最重要的一条准则。(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沈高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