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面试内审或是外审的岗位时,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外审,什么是内审“?很多外审或是内审的人以自己的工作经验或理解去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最终导致面试结果不是很理想,那么到底什么是外审,什么是内审呢?内审和外审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量化间隔和量化等级(还在为外审和内审的区别纠结)(1)

什么是内审?

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即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通常来讲只有公司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因为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越复杂,内控的风险点也就越多。当然,财务部门也可以去做这件事,但是财务部门要进行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同时自己查自己也是略微尴尬了,所以公司内部的内审部门也就应运而生了。

内审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对各专项进行审计,比如针对某项资产或是负债进行审计;内控风险测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内控风险测批评是必要的动作;以及针对公司内部是否存在舞弊行为进审查。

什么是外审?

外审(External Audit),外审只是站在报表鉴证者身份的位置上,来看公司的报表是否真实,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是否真实。外部审计会出具相关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基本上都是标准格式,四个结论里选一个。

量化间隔和量化等级(还在为外审和内审的区别纠结)(2)

内审和外审的区别又是什么呢?NO.1审计目标不同

内部审计往往更关注改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有效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运营目标,而外部审计师负责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

NO.2审计建议角度

内部审计会从股东、管理层的角度和具体实施工作者的角度看待内部控制缺陷,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建议,外部审计师是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问题,判断的依据是会计准则等国家规定。

NO.3雇佣关系&团队规模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不同的是,外部审计与受托方不存在雇佣关系。在团队规模上,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公司才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只要是经过工商注册过的公司就都要有外部审计(年度审计)。

NO.4报告形式

外审的报告面向的对象是股东,报告的形式通常来讲是标准化格式的较为简洁的报告,而内审报告,面向的对象是管理者,报告的形式通常为含有摘要的较为精简的报告。

量化间隔和量化等级(还在为外审和内审的区别纠结)(3)

当然,内审和外审师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内审以及外审时,都要遵守相应的会计法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会针对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等。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但是合理将内外审的工作方法和记忆思维模式进行利用,那么对工作的开展和创新也是十分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