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土话方言大全(临沂费县方言之形容程度篇)(1)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费县方言归于中原官话。按照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费县方言属于西鲁小区。在费县方言中,费县东西部和南北部也各有不同,主要是发音不同,如东北部有些地区“人”发音为“银”,“肉”发音为“又”,西南部“猪”发音为“fu”。

费县土话方言大全(临沂费县方言之形容程度篇)(2)

费县方言有独特的发音特点,如“说、双、书、水”等字声母多数地区读f。“飞、肥、肺”声母多数地区读sh;“责、策、色”等字韵母读ei;“街、解、鞋、矮、崖、涯”等韵母多数地区读i-ai。“接、国、铁、册、业、律、麦”等声调读阴平;去声调值多数地区为前高降后低升的降升调312或412。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费县方言很多地方体现出费县人勤劳、质朴,仁厚、刚正,诚实、尚义,爽直、幽默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费县方言逐渐被普通话代替,费县方言特别是部分词汇、语法正面临消失和湮灭。

形容程度篇

玍——(脾气)厉害;忒玍了——太厉害了

乔、稀、响、透、怪(好)——很(好)、相当(好)

肘——(脾气)犟

柴——粗糙;口气硬;脾气犟

挺(一声)柴——不柔软

三生、三生子——(性情)凶、蛮横不讲理

靠——经常。如:他靠来这家店里买东西。

瓤、瓤腾、瓤尪、瓤傍、瓤杆子——身体弱;软

木——不精明;不精致

挺湿、挺刮湿——很湿;挺硬、挺硬硬——很硬;挺潮——很潮;挺紧——很紧

精穷——很穷

透暄——很暄

铮明、铮亮——很明、很亮

溜细——很细

突热——很热

齁咸——很咸

哭辣——很辣

歇酸、歇苦——很酸、很苦

乡晴——晴

胶粘——很粘

煞白、煞白白——很白

须绿、须绿绿——很绿;须蓝、须蓝蓝——很蓝;须紫、须紫紫——很紫;须青、须青青——很青

通红、通红红——很红

焦黄、焦黄黄——很黄;焦干、焦干干——很干

黢不拉黑、黢黑、黢黑黑——很黑

绿争地——有些绿

黄洋地——有些黄

青根地、青格当地——有些青

紫莹地——有些紫

白乎地、白干拉湿地、白次来地、白赤来呆地——有些白

红出余地、红木赤地、红木出地、红出溜地——有点红

蓝莹地、蓝木出地——有些蓝

黑木乎地、黑不外(二声)地、黑不塌地——有些黑

红(黄、蓝、绿、紫、黑等)不拉唧地——比喻颜色不正

冰凉、冰扎凉、冰凉凉——很凉

凉徐地——有点凉

多沉、多沉沉——很沉;多高、大高高、多高高——很高;多胖、透胖、多胖胖、大胖胖——很胖;多粗、多粗粗——很粗;多远、大老远、多远远——很远;多长、多长长——很长;多宽、多宽宽——很宽;多厚、多厚厚——很厚

溜滑、溜滑滑——很滑;溜薄、溜薄薄——很薄

精矮、精矮矮——很矮;精瘦、精瘦瘦——很瘦;精细、精细细——很细;精近、精近近——很近;精短、精短短——很短;精窄、精窄窄——很窄

剔圆、剔喽圆——很圆

稀浑、稀浑浑——很浑;稀烂、稀乎烂——很烂

掌(大、小、长、短、宽、窄、高、矮等)——太(大、小、长、短、宽、窄、高、矮等)

锋快——(刀)快;(速度)快

晃晃(轻声)——往往、经常。如:他晃晃就不吃晚饭了。

求求、求其儿——稍微

高般——比……强;秤高

般长——一样长

两个、两个个——一些

能些——这么多;能逮——这么少

四齐——整齐

窄诸、窄巴、窄不——窄

素净——清静;花色素

四称——布局得当;长相端正

一末子——一次

一伐子——一阵子

一哥喽、一哥喽子——一圈

几功地——零星,偶尔

老鼻子——很多

稀来易——不多;平常

可可的——满满的;多

响事儿了、海海地——形容很多

有红似白——脸色白里透红

长远(二声)地——经常,持续

没(音木)意思、没差意思、没来去、仿佛儿——差不多

仍仍地——有余音;轻微声音

悠悠地——慢慢地

油奶地——油光闪亮

疼约(二声)地——有点疼

俊巴地——比较漂亮

丁点、丁宁、丁宁宁、精宁宁、精宁个——很少、一点

皴亮地——光线明亮看得清楚;心里不糊涂

直钢地——笔直

水不唧地——水份多

脏兮兮地、脏不拉唧地、脏不来呆地、稀不拉脏、脏白地——脏,很脏

热乎拉(二声)地——热

死不登地、硬不绝地——硬

戚里呼哧、戚里刚郎、一阵子狼烟——形容动作、速度快

不土刚烟、不土刚将——烟尘多

薄了咣当——(雨下得大且长)地面泥泞;稀饭太稀

迷木拽摔地——路面泥泞

曲溜拐弯、曲了拐弯——弯曲

花不溜秋、花不溜就地——花哨

齐呼凉子、一伐——一齐、一起

哈勒胡琴——种类多而杂。如;屋子里哈勒胡琴什么都有。

滴溜八挂——果实结得多;墙上、树上等挂的东西多

虚溜地尖儿——盛得满

树木郎林——树木成林;不整齐

毛里毛张——慌张;不清醒

破其烂蛋——很破旧

把支口喃——吃得香、快

懈儿咣当——不整齐;没精神

胡而划吃、胡而划吃地——涂抹得乱七八糟

烂不查地——破;乱

剔陡竖崖——陡峭

可木定星地、可卯可隼地——正好;没有多余

甜银地、甜木索地、甜不拉唧地——甜

苦不兮兮地、苦不唧地、苦不拉唧地——苦

臭木哄地——臭

咸不登地——咸

酸不列地、酸不拉唧地、酸不溜就地、酸地歪(一声)地——酸

花花黎黎地——五颜六色

连了不三地——接连不断

豁豁牙牙地——东西边缘不整齐

曲溜子拐弯——曲曲弯弯

异异歪歪地——脏得让人讨厌,欲吐

酸木扬晕地、晕头钢击地——头脑不清楚;喝醉酒

离目狗击地——一片狼藉;眼神不好

十年不遇地、遇不遇地——偶尔

各各样样地——东西多,密度大

出出凉凉地、油脂麻滑地——滑

木木出出地——不机灵;不大方

粗皮拉草地——皮肤粗;干活不细

分儿分儿地——满;直喘气

小小不然地——微不足道

半死不拉(了)活地——半死不活

骨碌子巴跌、豁豁地、臊当地、紧揉地、麻利地、溜溜地、蹭蹭地——动作快

有一顿没一顿、有这顿没下顿、揭不开锅了——穷困,没有饭吃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费县通讯站

作者:张贵霞 作者单位:费县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高云野 姜丙阳 陶云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