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我们会看到北京、南京和日本的东京,那为什么没有西京了?

其实是有的,只是后来改名了。

西京就是现在的西安。

东京和西京的千年角逐

汉语中,京代表国家的首都。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河南洛阳,是先秦时天下的中心,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首都,夏朝、商朝都以洛阳为都。

商朝时,陕西渭水流域的周国开始慢慢崛起。周武王讨伐无道的商纣王后,在镐京建立了周朝。镐京就是现在的西安。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1)

西安第一次作为首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陕西靠近甘肃,当时的西北地带,聚集着大量的游牧民族,被称为犬戎,会不时入侵。周幽王时,为了冰美人褒姒高兴,玩起了烽火戏诸侯的游戏。当犬戎再次入侵真的点燃烽火时,诸侯们以为还是闹着玩,没有及时出兵。首都镐京被攻占,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2)

反应过来的诸侯们出兵赶走了犬戎,拥戴了新的皇帝周平王。平王从陕西东迁到河南,定都洛邑,史称东周。

洛阳,再次成为首都。

犬戎入侵时,位于陕西的秦国曾派兵援救,并护送周平王去了洛阳。周平王就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赐给了秦国。

经过秦国历代君王的努力,特别是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把咸阳作为了自己的都城。并以咸阳为起点,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3)

咸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当时的咸阳,是现在的部分西安市和部分咸阳市。

长安,再次取代洛阳。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等起兵反秦,先后攻入咸阳。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愤恨秦朝的一切。攻入咸阳后,不仅让手下士兵在咸阳城大肆杀戮,最后还一把火焚烧了咸阳城,据说大火烧了三个月都没灭。

咸阳,成了一片废墟。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4)

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刘邦最终赢得了天下。

此时的洛阳,没有经历太多战乱,已经替代咸阳成为了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刘邦也更看重洛阳,希望把洛阳定位都城。

但名臣张良劝谏了刘邦,他认为洛阳“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而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不仅沃野千里,而且山川险固。

刘邦被说服了,命萧何去咸阳营建首都。此时的咸阳已是一片废墟,萧何在咸阳附近选了一块地方建造城池。这里曾经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新首都也就命名为长安城。

长安的命名,开启了西汉二百年的盛世。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5)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爆发赤眉军、绿林军等农民起义。其中,刘秀异军突起,占据河北河南等地,登基称帝。

此时,汉朝的都城长安尚在赤眉军手中,刘秀选择了洛阳作为自己的首都,史称东汉。

统一天下后,虽然刘秀很想把都城移到长安,但他的大臣都是河南河北的本地势力,并不愿意搬家,阻拦了刘秀迁都的想法。

但长安毕竟是西汉的首都,政治地位非常高。刘秀的祖先西汉皇帝的陵墓也都在长安。于是长安被设置为陪都。为了区分两个京城,人们称东边的洛阳为东京,西边的长安为西京。

东京、西京双子星开始作为正副首都存在。

东汉末年,张角黄巾军起义,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多次被战火毁坏。

董卓裹挟皇帝从洛阳跑到长安,临走前一把火烧了洛阳。

董卓中王允美人计死后,长安落入了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两个军阀手中。两人每天杀人放火屠城,长安城也成为一片废墟。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6)

直到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北齐、北魏、北周先后都将长安作为首都,长安才开始慢慢恢复生机。

到了隋朝,天下真正一统,隋文帝杨坚同样建都长安。

此时,长安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之前的人们没有下水道的概念,生活污水就打个井直接排到地下,这么多年过去了,长安的水质已经变得苦涩不堪,不能满足日常饮用。

隋文帝杨坚决定重新选址,在长安东南的龙首原上,重新建立一个城市。杨坚曾被封为大兴郡公,这个新的城市就被命名为“大兴”。唐朝时,大兴重新改为长安。这个就是唐长安城。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7)

虽然隋唐都定都在长安,但中国西北部荒漠化越来越严重,长安周边农业区的粮食产出已经很难再满足一个大国首都的需要。

当国家安定不再受外部势力威胁时,隋和唐的继任者不约而同地将首都给搬回了更舒适的洛阳。

隋炀帝杨广兴建洛阳,将洛阳作为东都。

唐高宗李治在任时,长安的粮食不够吃,频繁地带领满朝文武官员从长安去洛阳就食。

武则天时,干脆就常住洛阳,还给洛阳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神都”,比长安更高一个级别。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8)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陷入军阀混战。长安再次遭遇浩劫,几次被焚烧。但让长安彻底毁坏的是朱温。他为了让手中的傀儡皇帝乖乖去洛阳,不惜拆掉了整个长安城。

历经隋唐三百年,曾经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壮丽繁华的帝都长安,就此成为残垣断壁。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9)

五代十国时,后晋石敬瑭向契丹借兵,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北方草原开始成为中原政权的最大威胁。

已成废墟的长安,既不能满足粮食需求,也不再具备军事地位,落寞地走下了首都的历史舞台。

北宋定都开封,同时还设置了洛阳等另外三个都城。开封在洛阳东边,开封被称为东京,而洛阳反倒成了西京。长安虽然保留了京兆府的名字,但已经不再具备政治地位。

但这也是洛阳在首都历史上最后的辉煌了。

北京和南京新一代双子星的崛起

从东汉开始,北方不停地战乱,大量汉人衣冠南渡去了南方。以前瘴气之地的长江中下游,得到了稳定持久的开发,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北宋被金灭掉,宋人南渡建立南宋。将临安府(杭州)作为首都,建康府(南京)作为陪都。

元朝一统天下后,定都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南京),将元大都改名为北平。

三国时,南京就做了东吴的首都,南朝四个朝代也都将南京作为首都。但这些都是地方割据势力。从明朝开始,南京才开始真正有了天下首都的地位。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10)

但为了防范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南下,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将北平改为顺天府,迁都到顺天府。历时14年,征调数十万能工巧匠、上百万民工修建了雄伟壮丽的北京城。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11)

明朝采用双首都的制度,顺天府成为北京,应天府成为南京。

北京南京走上历史舞台,东京西京则成为过去式。

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先是改成安西路,又改成奉元路,到了明朝改名为西安府,一直到现在的西安市。

洛阳沦为一个普通城市,混得还不如西安。

清朝时,南京不再作为陪都,而是改名为江宁。

但南京仍然是天下税负重地江南省的省府,两江总督的驻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六下江南,都要来南京看一看。

南京的地位上依旧很高。

而且在外国人眼里,这里就一直叫南京。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西方人介绍南京:“这座城市的美丽和宏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城市。“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12)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朝被迫在江宁签订不平等条约,清朝将这个条约称为江宁条约,而英国人则命名为《Treaty of Nanking》, Nanking就是南京。

古都南京和北京(北京和南京两个名字背后)(13)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江宁成立,将江宁重新改回了南京的名字,作为民国的首都。

同时,北京被重新改名为北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南京还在国民党手中,选择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北平定位国家的首都。

北平重新改回了北京。

北京、南京的名称被改来改去,终于固定了下来,延续到今天。

而东京和西京,则只有在历史的旧纸堆里才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