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十样杂耍”改称“曲艺”,艺人也成了国家的主人,叫文艺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前,相声艺人把撂地说相声当做养家糊口的本事,按他们的话说,相声就是“买卖”,就是“生意”。

撂地演出也是靠天吃饭,“刮风减半,下雨全无”。

相声艺人在当时根本没有社会地位,被人称为“欢喜虫儿”,也有称“玩意儿”的。

相声艺人靠嘴皮子逗人发笑,靠人施舍来挣钱,他们老实巴交、客客气气,非常的不容易。

可当时就有一帮黑心肠的地痞流氓,打着各种旗号,吸食相声艺人的血和肉。

昨天咱们说了,因生活所迫,马三立15岁辍学回家,正式开始学相声。

马三立是曲艺世家出身,他的相声大部分都是跟着父亲马德禄和大哥马桂元学的,可相声界有规矩,自家人不能拜自家人学艺,所以马三立又拜到周德山门下学相声。

马三立最新情况(马三立为何对高桂清说)(1)

马三立

马三立出师之后,就跟着师父周德山等人撂地卖艺。随后不久,马三立跟朱阔泉搭档。

1932年,18岁的马三立和16岁的刘宝瑞搭档,两个人离开天津到营口、烟台等地撂地卖艺,按行话就“跑码头”。

马三立和刘宝瑞“跑码头”历时一年,除去吃、住和路费,基本上没挣多少钱,不过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

1934年,马三立奉父命与甄惠敏结为夫妻。一年后,马德禄因病去世,马德禄的续弦丁氏又卷钱出逃,马家是雪上加霜,负债累累。

马三立为了还债,只能拼命演出挣钱,终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在师兄弟们的帮助下,马三立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才捡回了一条命。

眼看家里是旧债添新债,马三立没办法,只好再次出去跑码头,先后到唐山、秦皇岛等地卖艺。

马三立在秦皇岛是首开山门,收下了大徒弟阎笑儒等人。

1938年,马三立又回到天津,投奔他的师哥高桂清。

高桂清是马德禄的徒弟,他比马三立大12岁,当时在天津南市东兴市场的连兴茶社“掌穴”(负责艺人的派场、收入等)。

连兴茶社有不少都是马三立的熟人,像马三立的师父周德山就在连兴茶社,另外刘宝瑞、刘桂田等人也在茶社演出。

马三立在茶社演出正常,生活也稳定下来了。

可好景不长,这边刚挣点钱,那边就有人下“帖子”了。下帖子的都是什么人呢?都是当地的地痞流氓,天津人管他们叫“混混儿”、“杂八地”。

这些混混儿打着蛮不讲理的旗号,干着无恶不作的勾当,使着“飞帖打网”的损招。

这些混混儿经常给艺人们下帖子,什么“老太爷生日”、“少爷小姐满月”、什么“死了多年的老太太要做冥寿”,反正理由是五花八门。帖子给你下了,你看到帖子就得出钱,最少得一块钱,少了不行。

马三立最新情况(马三立为何对高桂清说)(2)

马三立

这些混混儿,马三立等人都惹不起,帖子到了只能出钱。有一回,马三立一连收到3张帖子,他确实凑不够钱了,第三张帖子就没给钱,结果第二天马三立正在演出时,就有几个地痞上台上捣乱,还把马三立推到在台上,后来歇了三天才缓过来劲。

高桂清等人赶紧给几个混混说好话,把他们劝走。周德山把马三立拉了起来,无奈地说:“三立,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

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忍还能怎么着,只能忍着。

高桂清一直很照顾马三立,马三立也总想找机会报答高桂清,机会终于来了。

高桂清的儿子高笑林出生于1926年,当时也在茶社学相声。高桂清想让高笑林拜到马三立门下,马三立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旧时相声界拜师还是非常讲究的,除了引保代,还要摆知。

为了省钱,拜师仪式就在连兴茶社举行,茶社的艺人全部都到场了。当天的议程安排是上午拜师仪式,中午吃麻酱面。

当天上午,高笑林先给马三立的师父周德山磕头,接着给马三立跪拜磕头,然后给在场的相声长辈挨个磕头。

马三立最新情况(马三立为何对高桂清说)(3)

马三立、高笑林

拜师仪式刚结束,大家都拱手祝贺马三立收徒,马三立是拱手致谢,前面传来了刘宝瑞又尖又脆的声音:“二爷到了!”

高桂清、马三立扭头一看,原来是人送外号“鸭子刘”的刘二爷,鸭子刘有50多岁,走路是外八字,在天津南市是大名鼎鼎,放高利贷、开赌场,欺男霸女,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高桂清是茶社的“掌穴”,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刘二爷,怎么把您惊动了?您里面请。”

刘二大大咧咧地一摆手:“自己人,不用客气。”

刘二一屁股就坐了下来,对着马三立说:“三立,慢慢看吧,你徒弟少不了。”

马三立没办法,只好应付道:“托您的福。”

刘二一出现,刚刚热热闹闹的场面立刻冷清了。

高桂清想早点把刘二打发走,就对刘二说:“二爷,您中午在这儿吃吧?”

刘二瞪着三角眼问道:“我还真想凑个热闹,嘛饭?”

高桂清赶紧回道:“一人一碗麻酱面。”

刘二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么大的喜事,麻酱面太清淡了,我给添几个菜。”

高桂清、马三立不知道刘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刚要开口说话,刘二直接吩咐道:“去永元德多叫几个好菜,外加一壶好酒。”

酒菜来了,麻酱面也好了。刘二是毫不谦让就坐了主座,给这个夹菜给那个添面,仿佛他才是今天的主人。

马三立最新情况(马三立为何对高桂清说)(4)

马三立

刘二酒足饭饱,首先站了起来:“各位,我还有事,咱们是后会有期!”

酒席散了,高桂清对马三立说:“三立,我总觉得这刘二话里有话。”

马三立点点头:“师哥,这刘二绝不是个好人,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有事了咱哥俩顶着就是了。”

到了晚上,刘二又来了。刘二看到高桂清和马三立,立马招了招手:“二位,我有话说。”

高桂清和马三立只好迎了过去,刘二是开门见山:“二位,中午连菜带酒一共是八块六,我再给你们一块四,咱凑个整儿十块钱。这算转子钱(高利贷),这个月不用还,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两块钱,六个月还清。”

马三立刚要说什么,高桂清拦了下来。刘二继续说道:“咱爷们多少年了,不然,哪有当月不还钱的。行,我走了。”

刘二扔下一块四毛钱走了,高桂清是咬牙切齿:“这什么玩意儿!狼心狗肺的东西!”

马三立也是恨得牙痒痒。

高桂清停了一会儿才说道:“三立啊,我真咽不下这口气!”

马三立只能好言相劝:“师哥,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这刘二惦记上咱了,咱也没办法,只能忍了。反正不管怎么说,酒席总比麻酱面传出去好听吧?”

高桂清一听就乐了:“三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给我吃“宽心丸”?”

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忍字当先,苦中作乐。这也许就是马三立的人生。

马三立的三女儿马景雯在《我和爸爸马三立》这本书中这样写道:“爸爸忍了一辈子。他三岁丧母五岁认父,从小失去母爱少有父爱,忍。后母虐待,忍。顶门立户家穷负债,忍。撂地串巷伴着苦、累、羞,忍。被地痞、杂八地欺压,忍。……

忍是一种策略。忍是一种动力。……忍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是这样评价马三立先生的:

“马三立是一位卓越的喜剧大师,他在舞台上把快乐发挥到极致。但有谁知道他在生活中是一位充满坎坷的悲剧性人物。也许正为此,他知道快乐的珍贵及其真正价值。他吃尽生活的苦果,却把花一般的欢笑馈赠给世人,这样的艺术家才会令人永远的崇敬与热爱!”

主要参考资料:

刘连群《马三立别传》

马景雯《我和爸爸马三立》等。

(全文完,感谢阅读。码字不易,欢迎朋友们点赞、关注@兰石读书习字​、转发、留言,批评指教,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