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彼得·德鲁克认为,泰勒的思想“是自《联邦党人文集》以来,美国向西方世界做出的影响最久远的贡献”。然而在当时,泰勒的思想有着极大的争议,甚至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引入泰勒思想的工厂,效率大幅提升。比如沃特敦兵工厂,生产马鞍前座特定模具的劳动成本从1.17美元降到了54美分,生产枪托架的总劳动成本从10229美元降到了6950美元。工人的产量增加了3倍,收入也提升了60%。

然而,泰勒并没有得到普遍人们的认可,反而受到了来自工人、管理层、工会的指责。

先说工人吧。关于最佳工时,泰勒是从一群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人中,找出最强壮,或者最适合干这个岗位的人,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规范,让他们的产能提高,并以此作为新的工作标准。可以想象,这样的话,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会显著提升,他们的抱怨也会不绝于耳。而对工人的感受和反应,客观上泰勒也没有放到心上,他关心的只是效率,在他眼里,没受过教育的工人就是下等人,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他笨的连‘百分比’这样的词语都不懂,那么他就必须接受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按照这门科学的原理来训练他养成工作的习惯,这样企业才能成功。”从这种话里,可以显出泰勒作为精英层的傲慢和自以为是。他否定人性,否定工人的价值,必然也会遭打工人的反对,他们会以罢工表达自己的抗议。

再说来自管理层的反对

按说泰勒的科学管理,能极大提高工厂的产量,管理层应该高兴才对,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比如,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顾问期间,组织开展了切割金属实验,还有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本意当然是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伯利恒的管理层,担心像泰勒这样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减少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而且当时工厂的管理部门,大多数也没有专业的技术,更谈不上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管理能力,很多人是凭着某种关系混了一官半职,由于泰勒引进了严格的成本核算,规范动作行为,这些人就无法继续滥竽充数了,因此,他们认为是泰勒砸了他们的饭碗。正是由于这些既得利益旧式工头的反对,使得泰勒在伯利恒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的这些改革措施,也都没有取得成功,最终,1901年,泰勒被扫地出门。

还有来自工会的指责

在美国社会的运作中,工会扮演了重要角色。工会能够组织起工人,和管理层谈判;很多行业工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是政治人物选举票仓的来源,因此,靠选票当选的政客们,都要非常好地照顾到工会的情绪。

1911年,一块秒表引发的罢工,把泰勒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时,泰勒在沃特敦兵工厂做项目,他的一位助手,用秒表记录工人的工时,有个工人以自己是工会会员为由拒绝配合,反复沟通依然无效后,工厂解雇了这个工人,由此引发了工人的罢工。工会乘机推波助澜,要求国会调查此事。众议院组织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开始调查听证。

在听证中,委员会明显地站在工会一边,对泰勒“有罪推定”,充满偏见。而泰勒也充分展现了他执拗偏执的性格,他把不被他的规则体系认定为“一流”的工人,描述成“会唱歌却不唱歌的鸟儿”时,委员会被彻底激怒了。特别委员会随后通过了法律,禁止文职人员使用秒表。这一荒唐的决定,竟然直到1949年才被解除。

为什么说他是失败的管理者?

按照给泰勒写传记——《一个最好的方法: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和效率的密码 The One Best Way: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and the Enigma of Efficiency》——的作家罗伯特·卡尼格尔的话,因为他复杂的性格和他的恃才傲物。他的“死板、过分和古怪足以把任何人逼疯”,他自己经常做恶梦:困在“迷宫一样的机器群里”,逃不出来,也操纵不了机器。而且树敌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好斗性越来越强,强到近似病态。他经常大发脾气,有时会吓到自己小组的人。”“如果我知道有人要捅我一刀,”他说,“那么我会先捅他,他打我一下,我就打他两下”。

显然,这样的性格,是无法成为好的管理者的,也无法推动变革。

对于管理学之父泰勒的评价(管理学历史上的故事)(1)

好的思想者,不一定是好的实践者。要把理论用于实践,需要其他的素质和能力。要把泰勒这套思想用于实践,并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感受到,并且习惯它,适应它,成为工业化的标准,需要另一个人来完成。

他就是我们下一期要讲的人物故事:亨利·福特。

敬请期待。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沐清讲管理故事,并留言评论,我会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