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做一项统计,当代的作家当中谁的小说被搬上银幕的次数最多,我想王朔一定名列前茅。正如马未都所说,王朔最大的能力在于他能够真实还原他所经历和他所见过的场面,但是对于那些他所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他便显得想象力有限,所以王朔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一定在生活当中有原型。

关于《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可能是王朔小说改编作品当中最经典的存在了,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从剧中涉及的人物当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王朔的小说大多都是第一视角,这是他所擅长的。片中的男主角方言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建立起来的人物。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

王朔

像谢园、郭涛、夏雨、雷汉、廖凡、王志文都饰演过王朔小说中的“我”这个角色,但是这其中最传神的还是要说佟大为,可以说佟大为演艺生涯中的两次高光时刻都和王朔的作品不无关系。第一次是在2003年的电影《我爱你》当中,第二次则是在2005年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当中。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佟大为为了塑造男主角方言下了很大的功夫,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在剧中所扮演方言原型就是王朔。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2)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从剧情上来看,方言和王朔有许多交叉的经历,如在大院当中的背景,以及他们所经历的那些生活,包括去广州做倒爷,后来回北京的药店上班,辞职后又开始写小说等等,这些都是王朔本人的真实经历。

佟大为在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包括和伙伴们若近若离,表面看似拥有一些不良习气,实则骨子里却有些文气,有些蔫坏的特质和王朔本人相得益彰。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3)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实际上佟大为和王朔没有过太多沟通,那时候王朔是绝对的大腕儿,而佟大为只不过还是一个刚刚有些名气的小演员,在北京的影视圈当中显然他和王朔还不能算是一个体量的人物。所以留给佟大为去了解王朔的机会并不太多。

两人第一次认识是在电影《我爱你》当中,当时的王朔和往常一样,在陌生人面前总是滔滔不绝,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实际上王朔的内心当中总是有些羞涩的。这一特点被佟大为捕捉到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4)

《我爱你》

当时的佟大为对王朔可以说是非常敬佩,他后来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想法时说:“我感觉他是个很有才的人,他的知识很广,甚至连阿拉伯国家的历史都很了解。”

电影《我爱你》是改编自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里面的男主人公也是“我”,王朔以自己的为视角展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婚姻状况。在这部电影中,给观众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大概就是佟大为和徐静蕾吵架的对白。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5)

《我爱你》

一手被王朔捧红的徐静蕾当时正如日中天,她的表演非常自然又充满爆发力,那种歇斯底里地发神经、对生活的一种默然,对丈夫的不满、怀疑以及不安,都被老徐演活了。有那么几个瞬间,观众们仿佛能感受到自己就已经进入了两个角色当中,给人很大触动,王朔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还原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而佟大为和徐静蕾的表演也几乎无可挑剔。

在后来,有媒体采访过佟大为,问他自己的演艺生涯中最满意的表演是哪次,他给出的答案就是电影《我爱你》。看过这个电影的人就会知道,《我爱你》里的佟大为是青涩的,稚嫩的。在镜头和徐静蕾面前,他的眼神会找不到方向,表情甚至还会僵硬,但这样的状态确实是最真实的,最好的表演就是不露痕迹。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6)

《我爱你》

正是佟大为高度还原了王朔笔下的自己,在两年之后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当中,叶京导演再次启用了佟大为作为自己片中的男主角方言。

叶京是一个对影视艺术非常精益求精的导演,据佟大为回忆,在剧组里,演员对台词一个字也不能改动。里面许多对白都是王朔小说中的原话,动辄八、九页纸的台词要一个镜头完成,中间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7)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这对戏份最多的佟大为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那些日子佟大为连去卫生间的时候都在恶补台词,晚上收工之后说梦话都是剧中的台词。冯小刚说过,王朔的小说随便拿出一本翻开就念给自己,他就能够接着你所念到的文字继续背诵下去。

我不知道冯小刚是否真有这样的能力,但我相信当时的佟大为肯定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他把自己憋得像头困兽,当然,当时的佟大为最大动力就是他坚信尽管该剧拍摄极其艰苦,但只要是叶京导的戏,又是来自王朔的小说改编,那这部戏一定错不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8)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事实也证明了他当时的判断,至今为止佟大为最令观众们印象深刻的角色大概就是自己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所饰演的方言了。

当然,也有许多人不认可佟大为所饰演的“王朔”,认为他比王朔多了一些书生气,却少了一些脾气,就连王朔本人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而其实了解王朔的人都知道,王朔的攻击性全部源自于对自己的保护。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9)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用王朔的发小叶京的话说,王朔本质上不是个流氓,不是个痞子,他当年在院儿里其实是个好孩子,他长相秀气,人也很腼腆,放在今天就是比鹿晗还嫩的小鲜肉。

而如今人们在镜头前看到王朔满嘴脏话,一脸的痞气,这都不是当年王朔的状态,叶京的解释是:好好一个人被社会以及媒体给活活逼成了一个流氓。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0)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在饰演王朔的过程当中,摆在佟大为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他的口音,叶京的要求是剧中所有的角色都应该能够流利的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但佟大为作为一个东北人,他的口音很难让叶京满意。

尽管在一般人看来,佟大为的口音已经很北京了,大部分人不仔细听是听不出来的,但叶京的标准非常高,他命令佟大为每天练习,搞得本来台词功底不错的佟大为反而说起台词来舌头开始“跘蒜”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1)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后来我们剧组解散的时候,大伙都说,叶导,我们拍完这个戏,今后就没有不敢接的戏了,这些台词拿下之后,以后再看什么台词都觉得太简单了。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部戏当中,叶京运用了许多电影的手法,用王朔的话说,整个电视剧拿过来剪一剪就是一部电影。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2)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叶京是受赛尔乔·莱昂内影响很大的一位导演,和莱昂内一样,他对长镜头有偏爱,三四分钟的长镜头在这部剧里都不算长,其中佟大为和剧中的李白玲有一场戏,长达9分44秒,这在电视剧当中可以算是一种非常疯狂的行为了。

当时导演安排的是李白玲和方言的对手戏,两个人在酒店里吵架,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在《我爱你》当中对吵架戏已经轻车熟路,他在《与青春》这部戏中爆发了惊人的表现,也不得不说饰演李白玲的齐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女演员,近10分钟的一场戏,摄影机在狭小的宾馆房间里,来回移动,两人一条就过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3)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后期的时候,用叶京的话讲,佟大为已经达到信手捏来,呼风唤雨的地步了,大段的密集台词佟大为张嘴就来,只要果静林饰演的高洋一说话,佟大为饰演的方言就下意识的知道自己该接什么话,这边冯裤子再一搭腔,整个效果就出来了。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台词可能创造了一个记录,有100多万字,全部被佟大为他们啃下来了。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讲,作为男一号的佟大为成就了这部经典作品,但同时《与青春》这部剧也成就了佟大为,在后来的电视剧《奋斗》当中,佟大为对于王朔式的北京神侃早已驾轻就熟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王朔(能够逼真重现青年王朔的也就只有他了)(14)

《我爱你》

王朔是当代中国小说界、影视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受他影响的从业者数不胜数,总有一天那些受他影响的艺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他,到那时候,我仍然希望那个演王朔的人能是佟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