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突然,发热、流泪、咳嗽、呼吸困难、衰弱,其后迅速康复。

病原

猪流行性感冒病毒为RNA型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病毒呈多形态,有球形、丝状或不规则状,中等大小,有囊膜。能凝集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病毒对干燥和冰冻的抵抗力强,不耐高温,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对碘蒸气和碘溶液特别敏感。

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毒猪和其他带毒动物(包括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病动物的鼻液、气管和支气管等分泌物中,多由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本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传播迅速,2—3天内即周可波及全群,2—3周迅速消失。在免疫力低的猪群,接触传递极容易造成流行,在饲养密集度高的猪舍,空气传播能造成大面积流行,当伴发或继发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时,病情可加重,死亡率也可提高。

猪得口蹄疫主要原因(猪流感简介)(1)

症状

本病在潜伏1-3天后,突然发病,第一头病猪出现后的内,同一猪场中大部分猪都被感染。病猪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精神极度萎钝,由于肌肉和关节疼痛,病猪卧地不愿站立和行走,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夹杂阵发性咳嗽,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的分泌物,粪便干硬。若无并发感染,在5—7天 内大部分病猪都能自行康复。有的怀孕后期的母猪可能发生流产。

猪得口蹄疫主要原因(猪流感简介)(2)

病变

主要是鼻、喉和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渗出液,有时夹杂血液。肺脏出现病毒性肺炎变化,且局限于尖叶和心叶。病变区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呈紫红色,质硬。肺间质水肿增宽。有出血样变化,肺门淋巴结肿大。严重病例可见支气管肺炎和纤维蛋白性胸膜炎与脾肿大。

诊断

根据秋冬气候季节剧变全群突然发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特点可初诊,确诊需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

猪得口蹄疫主要原因(猪流感简介)(3)

防治

目前,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国内也无商品化的疫苗。预防本病要从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抵抗力,防止病毒传入入手。发病后应加强护理,给病猪提供舒适、干燥、避风干净的环境,避免转群。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可在饮水中使用祛痰药群体治疗。为控制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和杀菌药,也可用金刚烷胺。还可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药量按体重猪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