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波澜凭谁问且把余恨付芳樽(朱砂泪张红桥自是忘情惟上智)(1)

她是个才女,却因为她的爱情才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她叫张红桥,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只是时逢战乱,父母在半途中双双病逝,便将她托付到姨母手中。姨母是元末的一个高官的妾室,战乱中夫家败落,于是便带着她来到了福建闽县。

两人无以为生,姨母只好凭借自己的姿色和才情,招揽一些文人雅士,聚会清谈,过着似妓非妓的生活。

时光荏苒,一晃几年过去了。当初稚嫩未开的小丫头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娉婷少女了,而且善诗文,成了名流才子争相倾慕的对象。但是姨母对她很珍视,从不让她见外客,一心想为她择一门好亲事。

她自己也很清高,要以诗择婿。当地的名流才子们纷纷投诗,都未获得美人的青睐。闽中十才子中也有人参加了此次的甄选,其中的王偁最为执着,见美人无意,便在张家隔壁租了房子住下,意图慢慢打动她。

众人都说王偁对她痴情,就连姨母都说他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她却丝毫不以为意,不爱便是不爱,丝毫勉强不得。

此生波澜凭谁问且把余恨付芳樽(朱砂泪张红桥自是忘情惟上智)(2)

一日,她正在房中看书,忽见一个丫鬟拿来一个锦囊,说是邻家大婶送来的。她打开来看,发现是一笺诗稿: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此情此景皆是生动而清雅,且用的是碧玉笺,可见这人的珍视之心。还未见人,心便动了一半。她提笔写道:

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

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

写完了之后,又反复地检查了几遍,发现没有什么不妥,方交给丫鬟,让邻家大婶转交给那人。

此生波澜凭谁问且把余恨付芳樽(朱砂泪张红桥自是忘情惟上智)(3)

后来她才知道那人叫林鸿,是住在隔壁的王偁的好友,来这里探望王偁,无意看到她月夜焚香的情景,才以诗会之。

王偁走了之后不久,他便以张家住房宽敞凉爽为由,搬进了张家借居。他们日夜相伴,恩爱缠绵。他或许是另有苦衷,她则是沉迷于爱情的甜蜜中,两人都没有提起婚嫁之事。

儿女情长终究不是男人的全部,一年后,林鸿提出告辞,说要到京城谋官。男儿志在四方,她没有理由阻拦。她对他说,以公子的才学和名声,定有所为。只是妾出身低微,怕有损公子英名,这枕上盟约还是作罢吧。

是试探,也是提醒。以他的才学,受到大人物的赏识,不在话下,到时自然有的名门淑女送上门去,她想为自己要一个承诺。

此生波澜凭谁问且把余恨付芳樽(朱砂泪张红桥自是忘情惟上智)(4)

他握紧她的手,放在胸口,微斥道,不许胡说,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等我安顿好了,就去接你。

自此以后,她每日都守在窗前,想着有一天,能看到她心爱的人骑着青骢马向她驶来,她怯怯伸出手来,他一用力,将她拉上马背,双双驶向幸福的彼岸。

她最终没有等来她的归人,相思成疾,在甜美的梦中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