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4年,其中涉及的数据均为当年的记录。如今,6年后的陵口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很想再去看看,吃顿早面,来点早酒、早茶,和当地人聊聊,再去看看陵口火车站和他们的那些鞋厂。等待机缘吧。)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1)

镇政府在进入陵口的乡道路边打出这样的招牌,既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志气。

每天清晨悠闲的早茶、早酒、早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陵口萝卜干”,载入南北朝史册的石刻“天禄和麒麟”。还有一天一万的流动人口,一天平均生产10万双皮鞋的“中国皮鞋之乡”,货运中转站坐落到镇边,镇政府正全力推进“江苏萧梁物流园、萧梁产业(陵口)工业集中区、萧梁产业(陵口皮鞋产业)园和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大园区载体建设。

这就是陵口,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一个穿着皮鞋奔跑的乡镇。

可以缓缓道来的萧梁文化

陵口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镇,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但你走在陵口的街道上,你却看不到多少稀存的古建筑,看不到诸多的遗迹。这里琳琅店铺、人流如潮,一天一万的流动人口使这个古镇显得繁忙,显得变换。

陵口建镇于南朝,是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其陵口也因陵墓入口而得名。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立隸到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丹阳的帝葬文化十分丰厚,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欧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2)

陵口的六朝石刻瑞兽,损坏得很严重,但其非凡的气度、别致而富含想象力的造型,依旧透露出磅礴的皇家霸气。

丹阳是产生帝王、安葬帝王的土地,这片土地里应蕴藏着神奇。而陵口作为陵墓的入口,前后一、二百年,也应弥漫着萧梁文化的气息,留下一些文物、故事和传说。我们试着与现代仍流传的“三早文化”、作坊文化等架构一种联系,找到萧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无奈南朝文化在这里就像一个断层,缺少理性的沉淀和梳理,那种应该具有的联系隐约在千年的岁月尘埃中,在那里,却不知道在哪里。一直以来,在大统一的理念和视野下,人们把南朝当作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小朝廷,缺乏足够的重视,连带着南朝文化的挖掘、整理也显得严重滞后。实际上南朝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保留了中华民族的火种,为隋唐大世积蓄了底蕴,是中华民族一段纷乱、融合、延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见证当年恢弘气势的文物是两只石兽。它们曾坐落在陵口萧梁河的东西两岸,东为天禄,西为麒麟,是丹阳境内六朝陵墓石刻中现存最高大的两只,也是萧梁文化的标志性文物。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双角,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麒麟也是我国古代被神化的一种兽名,其形象出现很早,因为它“不折生草,不食无义”,因而被视为“仁兽”。

河东的天禄躯体上遍雕纹饰,精美绚丽;河西的麒麟仰望着天空。据镇江博物馆的朋友讲,陵口的这两只石兽在文物价值上意义重大,是和镇江的《瘗鹤铭》一起较早申报的国家级保护文物。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3)

它们高昂着头颅向天长啸,似乎表达着某种不甘和痛苦。

文化和文化背后的陵口精神

那天,我们起得很早,想赶上陵口的早茶。

据说陵口早茶溯源久远,是否与萧梁文化有着关联,则无从查考。人们记得的是早茶源于民国,发源于逢一、六、九的集市。每逢集市,天色才露出晨光,各村赶集的村民或步行,或驾车,汇聚到镇上,三五成群,泡上一壶茶,要上一碗传统小吃硝肉面或小馄饨,亦或擦砂烧饼、萝卜干就着一碗大麦粥。五、六十年代,镇上曾经有个大茶馆,水,用的的萧梁河的河水,器皿用的是紫茶壶具。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开始,人们便到茶馆店喝早茶。渐渐便演变成陵口的“三早文化”。

所谓“三早”,即早茶、早酒、早面。早茶喝酒是陵口的一大特色,陵口人并不特别爱酒,应该不会在早晨就开始喝酒,是不是与丹阳有驰名中外的封缸酒有关?是不是与帝葬风俗有关?传说早年许多谈生意的人喝完早茶,便请同伴们去喝酒,以表感谢。那应该是一种初始的商业文化。陵口早茶的另一特色是肴肉面。一碗干拌面,偏咸却有味,那肴肉削成一小片一小片的,与镇江的宴春肴肉相比,别有风味。肉都是蹄肉,精廋,没有肉皮和肥肉,似乎并没有放过多的硝,来得实在。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4)

早酒、早茶、早面、早肉,一人独坐,不亦说乎。

在陵口,这样的早茶面馆有很多,像镇江的锅盖面店。我们在一家较大的标有“三早”文化的面馆,看到三、四个喝茶的顾客。一个饮酒的中年人独自坐一张小桌,面色温和,桌上放两碟小菜,交谈中我们知道他是皮鞋家庭作坊的当家人,今天心情好,在这里小酌一下。

这是陵口的慢文化,但当代陵口人身影匆忙,难得有人会在早茶面馆流连很久,所以那家在五、六十年代盛行的大茶馆早早歇业了,留下的是坚韧的风俗,飘散在繁忙的间息中。

其实,透过“三早文化”,我们也可以看到陵口人对商品经济的一种执着。集市是一种商品交流。在一般集市,主要交流的是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时间大多是重大节日、春耕前或秋收后,但陵口一个月竟有九次的赶集,这需要村民制作好多产品。似乎陵口有这样艰苦创业的传统,其后的名特土产“陵口萝卜干”和皮鞋产业都是如此发展起来的。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5)

约三五好友,摆上一桌,喝着大麦粥、拖着陵口面、抿上两口酒,美哉陵口!

盛名远扬的“陵口萝卜干”,其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咸淡适宜,爽甜脆嫩,醇香扑鼻,久贮不坏,是稀饭佐菜之佳品。“陵口萝卜干”的传承就像一则民间传说的诞生,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农民的加工生产,经过许多人的持续创新,被上海客商以“黄金龙”牌萝卜干销往全国各地及外销东南亚,最后形成了脍炙人口的佳话。1951年陵口镇开办国营萝卜干加工厂——丹阳市陵口腌制厂,1995年更名为丹阳荣源食品有限公司,属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也是“陵口萝卜干”正宗的传承人,其生产的萝卜干系列产品在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市场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皮鞋之乡

陵口的皮鞋,也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传承着陵口人的经商习俗和创业精神。初期,许多人家都在制作皮鞋,其风头之盛甚至蔓延到周边的乡镇。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6)

在陵口,像这样的制鞋厂,像这样的一线工人,比比皆是。

六十年代中期,全中国正欲步入史无前例的文革,陵口的农村却悄悄掀起了创办社办企业之风。那些早年外出闯荡的皮鞋手艺人,回到家乡,带来了技术和市场,以新庙王家村的王作炳、王作业兄弟俩为代表的一批人,创建了新农皮鞋厂、红星皮鞋厂、煦庄皮鞋厂。这时候的皮鞋以男式牛皮沾条鞋为主,特点是牢固、耐用、端庄、大方。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又涌现了奔月鞋厂、丹乐皮鞋厂等一批制鞋企业,开发了女式胶粘牛皮鞋、羊皮鞋,从鞋跟的高度上区分,有9分跟、7分跟、5分跟和3分跟,“奔月牌”女式皮鞋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丹乐皮鞋厂的“丹乐牌”女式胶粘鞋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陵口皮鞋产业走向鼎盛,全镇制鞋企业达到近500家,产业工人达万人,占全镇劳动力人口的80%,制鞋工业产值是全镇工业总值的72%,2005年全镇皮鞋销售突破5亿元。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7)

镇党委政府领导联系点,大部分都是制鞋企业或者与制鞋业有关的机械、塑料制造企业(2014年的人员)。

皮鞋产业一路走来,一转眼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镇的富民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共有皮鞋生产企业160多家,另外还有各类皮鞋配套的相关企业8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2013年全镇皮鞋年产量近4000万双,年销售近30亿元。皮鞋企业中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名牌产品1个,中国皮革协会真皮标志10多个,江苏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4个。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8)

在陵口,像这样的制鞋厂,像这样的一线工人,比比皆是。

在陵口镇,皮鞋厂随处可见,我们随机参观了丹阳市爽足鞋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厂房面积1万平方米,年产皮鞋约100万双。在宽敞的车间里,我们看到半机械化的流水线,看到在一道道工序上忙碌的工人。那流水线更像是一条组装线,鞋帮、鞋底......经过胶水、高温挤压等手段,最后,一双双合格的皮鞋就生产出来了。

陵口正在谋划如何擦亮“中国皮鞋之乡”,把陵口创成“中国制鞋名镇”。根据陵口鞋业集中度不高、专业高端设计人才匮乏,品牌影响力不大、缺乏巨大的领军企业等弱点,陵口正开始第二次创业,通过资源的集中,产业的集聚,打造“皮鞋航母”。

陵口“四大园区”

近几年来,陵口发展思路清晰,集中体现在两个“要”上,即既要依托传统产业的跨档升级,更要依靠产业结构的创新转型。与一些乡镇的发展思路不一样,陵口党委、政府以整合资源、抓住机遇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四大园区”这个产业载体。“四大园区”集聚了一、二、三产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全镇立体型的经济增长极。

中山陵印象(穿着皮鞋走向世界)(9)

陵口站始建于1907年。一把禁止闲人入内的锁,并锁不住陵口对外开放的步伐。

铁道部与丹阳已经市政府达成协议,将在陵口站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充改造,使陵口站成为丹阳市新的主要货运运输站。

江苏萧梁物流园区。陵口镇利用铁路货场搬迁工程落户陵口的有利时机,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规划了“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江苏萧梁物流园。该园区占地面积2000亩、总投资30亿元,已被列入江苏现代服务业九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加快陵口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三产服务业的快速提升,使陵口成为全市乃至区域性的物流重镇。

萧梁产业园陵口园区。陵口镇利用机场路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在机场路陵口段规划占地1000亩的工业集中区。目前已入驻超峰工具、亨发木塑、群星工具、铂泰特钢、新世纪光电、华晟电气、金茂化纤等企业19家。园区以招引“高精尖”产业为目标,把有限优势资源投入于“产业好、投入大、效益高”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总量,确保在“十二五”末使陵口成为新型产业集聚区和税源聚宝盆。

皮鞋产业园。为引导皮鞋企业走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形成陵口镇传统产业积聚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陵口镇将皮鞋产业集中区作为萧梁产业园中的“园中园”来进行规划建设,园区一期规划总面积800亩,已全部建设完毕,入驻企业25家,目前仅皮鞋产业集中区年产各类鞋种超2000万双,占全镇生产比重的一半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折柳片区沿312国道规划了占地面积51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秉承“做强一个龙头、发展一大产业、打响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宗旨,以金色田野蔬菜基地为重点,打造全省第一个“供港蔬菜基地”和“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向着科学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之路发展,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园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陵口是一座古镇,有着浓郁的慢文化气息;同时,陵口又是一个快节奏的新型城镇,血管里流淌着经商的传统,心里有着高歌猛进的发展欲望。这是一片年轻的土地,这是一个穿着皮鞋奔跑的乡镇。

作者:陈图鹏

摄影:黄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