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许多古言小说,正房嫡母大多都是非常不待见庶女的。有的面子上过得去,有的甚至面子情都没有。

我之前喜欢的嫡母形象,是《知否》中大娘子的形象。她不喜欢庶子庶女都会明晃晃地摆在脸上,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她能出的最大恶气,也不过就是过过嘴瘾。对别人毫无损伤,还把自己气得半死。正是她毫无城府的性子,才养出了三个好儿女。长子端方,长女贤淑,小女儿天真又无邪。

而《嫣语赋》中的韩氏,对庶女秋嫣的喜爱也是明晃晃的,毫不掩饰的。她给予了秋嫣最大的善意,以及最真诚的关爱。

嫣语赋女主到底是什么身份(大概是古言中很温暖的嫡母)(1)

1.成全秋嫣读书识字的心愿

在柳姨娘的心里,儿子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女儿秋嫣,她并不上心。初入府时,按规矩孩子应当由嫡母抚养,柳姨娘忙把秋嫣推了出去,说蓉儿还小,比较顽皮不好管教。

韩氏没有强迫柳姨娘把孩子都交给自己,她只是慈爱地与秋嫣说着话,并问秋嫣想要什么,秋嫣直说自己想读书。

秋嫣想读书,韩氏便想帮她达成心愿。她不让秋嫣去大书房偷拿书看,嘱咐秋嫣可以到自己这里拿书看。

秋嫣自认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劝韩氏不要在自己身上浪费感情,可是韩氏却一眼看穿了她。这些年,柳姨娘对她的关心太薄太淡,让她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善意。她最害怕的是,相信过后会更加失望。

韩氏见她识字不多,读《楚辞》很勉强,就鼓励她读公案话本,既有趣又能多识字。从此后,秋嫣一有空就会捧本书看,外皮包着《女戒》,内里是各种话本,志怪杂谈。

就这样过了几年,秋嫣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喜欢读书的习惯也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源于嫡母对她的宠爱,真正地成全了她想要读书的心愿。

嫣语赋女主到底是什么身份(大概是古言中很温暖的嫡母)(2)

2.争取为秋嫣退婚,筹谋生路

秋嫣嫁给了贺将军的大公子贺沣,却不料贺沣在拜堂时倒地身亡。

秋嫣的亲生母亲柳姨娘,之前因为担心秋嫣的八字太硬,又不想失去这门好亲,买通媒婆私自改了八字。退婚时,贺家就拿这一条把柄,咬死了是秋嫣克死了贺沣。

贺家认定秋嫣克夫,要求她为贺沣殉葬。秋家其他几房人也都同意秋嫣殉葬,但是嫡母韩氏却强烈反对。

柳姨娘劝秋嫣回贺府,拿出手段哄着贺将军,只要她的公公婆婆气顺了,不一定会让她殉葬。柳姨娘教她的,从来都是要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

而韩氏是真的心疼秋嫣,后来事情有了转机,经人调解,改让秋嫣去静云庵出家,为贺沣祈福。但秋嫣还是不认命,她想在绝境中求活路,想入宫做宫女,考女官。韩氏刚好有入宫的机会,不用她求,韩氏就答应带她入宫试一下。

入宫讨好贵妃的计划被人破坏了,秋嫣非常不甘心,难道女子不想为丈夫、父兄、子女而活,只为自己而活就是大逆不道的吗?

为了不让秋嫣去静云庵,韩氏为她备好了马车盘缠,让她去邰英寺暂避一阵。秋嫣担心母亲无法与家人交代,韩氏却只顾催促她走,让她不用担心自己。

韩氏一直知道她向往自由,她便想给她自由,哪怕自己会因此被全家埋怨。

嫣语赋女主到底是什么身份(大概是古言中很温暖的嫡母)(3)

3.明知离经叛道,却依然为秋嫣的爱情提供便利

秋嫣说自己从贺府回来后,受尽了冷眼。而秦暄对她而言,就像是黑暗中突然出现的霞光,让人忍不住想要抓住,想要靠近。

秦暄也的确为她做了很多,帮她查验贺沣的尸体;帮她避过夺命的箭矢;为她许上平安顺遂的心愿......

她想争取这份情感,也许只有争取过,将来才不会后悔。

韩氏要去邰英寺礼佛,临行前帮秋嫣安排好与心上人传信的渠道。在古代,传递书信应该是属于私相授受的行为了。可是,韩氏却是真心希望秋嫣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一段与秦暄互换话本、互赠礼物、彼此牵挂的日子,大概是秋嫣最舒心最快乐的时光了。

韩氏对秋嫣的爱,都有些属于溺爱了,甚至有时候亲生女儿都会吃醋。她只是不想让秋嫣活得如同曾经的自己一样,处处小心翼翼,她很欣慰秋嫣长成了一个敢爱敢恨,又有担当的孩子。

嫣语赋女主到底是什么身份(大概是古言中很温暖的嫡母)(4)

韩氏虽然是最温暖的嫡母,但是她不是成功的母亲。她没有教会秋嫣适当地妥协,适度的隐忍。头脑一热去做的事,往往需要别人去善后。她也没有教会亲生女儿坚强,不要轻易认输。她看到了秋嫣不服输的性格,一心想要帮她,却忽略了亲生女儿秋珉内心的感受。

秋嫣一直感激嫡母对待自己如同亲生,她忘不了嫡母为她所做的一切,她从嫡母这里感受到的温暖,是在亲娘那里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日子陪伴嫡母,也希望可以将那份温暖慢慢回报给嫡母。

温柔、善良、与世无争的韩氏,本应姓韦。只因她是罪臣之女,从来都活得小心翼翼。她的秘密一旦被揭穿,就会连累秋家一族。为了保全秋家,她选择牺牲自己。

她从来都只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嫡母,古言中可还有?

嫣语赋女主到底是什么身份(大概是古言中很温暖的嫡母)(5)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