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伪真理的四大特征(百分百适合你的育儿理论根本不存在)(1)

再大的权威也代替不了爱,妈妈的爱对孩子更重要。

文 |付春怡

01

妈妈的姥姥在星星上!

去年12月的一天,大概是五点多钟的时候,我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

那个时候天已经黑了,看不到月亮,天上只有一颗很亮的星星。儿子忽然拉着我的手,指着那颗星星对我说:“妈妈,你的姥姥在那颗星星上面。她在上面看着我们呢。”

我当时特别惊讶。

不久之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对他说姥姥身体不舒服,最近都不能来看他了。

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的姥姥呢?你的姥姥在哪里啊?”

我说:“我的姥姥已经去世很久了。”

儿子又问我:“什么是去世啊?”

我说:“去世就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见不到了。”

儿子继续问:“那么她到哪里去了呢?”

怎么跟小朋友解释这个问题呢,我想了一会儿,这样回答他:“我的姥姥到一颗星星上去了,她在那里平静地生活,然后,远远地从天空上看着我们,给我们很多很多的祝福。”

在儿子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我给他读过《小王子》,后来我自己也把这个故事忘记了,没有想到它居然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在无意中讲了出来。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只有一颗星星的寒冷的夜晚,儿子说你的姥姥在星星上看着我们呢。

在这个时候,我心里悲喜交集。

我在六岁之前一直住在我的姥姥家,是姥姥一手带大的,直到姥姥去世才回到父母身边。如果不是那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我觉得恐怕我早就忘了姥姥的模样。

儿子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姥姥,原来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我心里有点酸楚,同时又觉得非常幸福。

我在心底对我远在天堂的姥姥说:“姥姥,我很想您。请您放心吧,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个特别贴心的宝贝,我很幸福。

02

扎针疼不疼?

自从成为母亲之后,我思考关于生死和健康的时间越来越多。

每次遇到雾霾天,我都很紧张,口罩、净化器、雾化器成了家庭必需品。因为我们家的小朋友是一个过敏体质的小孩,而且是尘螨过敏。

在他三岁多的时候,因为频繁的咳嗽,我就带他去儿研所看病。医生建议做一个过敏源的测试,确定咳嗽是不是因为过敏引起的。

儿子要做的是点刺的过敏源测试,就是先将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轻轻刺入皮内,然后观察小朋友对这个皮试液的反应。据说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很高。

做这个测试是护士带小朋友单独到一个房间去做,家长不能跟进去。

我问做这个测试疼吗,护士说:“扎针哪有不疼的。家长你想好了,要不要给孩子做,这孩子还太小。很多七八岁的孩子都哇哇大哭,结果没做完就跑了,孩子遭罪家长白花钱,还没有结果。”

在等的时候,我儿子问我:“妈妈做这个,会不会疼啊?”

我说:“就是在胳膊上扎小针,会有一点点疼。如果你实在太疼了,你就可以哭出来,如果觉得可以忍受的话就坚持一下。妈妈不能跟你进去,护士阿姨会帮助你。”

“那你在门口等我,不能走开。”

“我就在门口等你。”

然后他就被护士给领进去了,我在门口提心吊胆地等着,幻想中似乎听到了哭声。过了好一会儿,护士把儿子领出来,对我说:“孩子真乖,特别配合。”

我一看儿子胳膊上密密麻麻扎了二十多个小红点,看了真心疼,赶快问他:“宝贝,疼不疼啊?”

儿子说:“妈妈,其实挺疼的,就像用小刀子在扎。”

我小心地捧着他的小胳膊问他:“那你怎么不哭啊?”

儿子说:“因为我知道你在外面等我啊。”

真是一个暖暖的宝宝,我的眼快流出来了。

没想到我在儿子的心里这么重要,我可以给他这么多的力量。

03

不喂母乳的妈妈是好妈妈吗?

我的儿子是难产,出生时发生了一些小问题,生下来就被送到儿科病房去了。

提心吊胆过了一周,我终于抱住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宝贝。因为住院时喝的是奶粉,回到我身边后,明显感到他对母乳的兴趣不大,吃的有点勉强,总是很吃力,加上母乳比较少,无奈只好混合喂养。

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回到家里刚一周,他就突然不肯吃母乳了。不仅不吃,只要抱过来准备喂他,他一靠近我就嚎啕大哭,似乎我不是他妈妈,而是一个可怕的人。

就算是我想趁半夜他哭醒了,迷迷糊糊找奶吃的时候想蒙混过关也不行。只要他发现是在吃母乳,就会立刻扭过头去大哭。

我真的崩溃了。月嫂说带过几十个孩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我拿出我的育儿宝书《定本育儿百科》《郑玉巧育儿经》,从头翻到尾,也没有这样的案例可以参考。打给所有可以骚扰的朋友,大家的回复出奇的一致:“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啊。是不是他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

我按照奶粉罐上的热线电话打给专家,专家说:“应该是乳头混淆吧。这种案例很少,但也是有的。”我问这是什么原因,有办法让孩子吃母乳吗?

专家轻描淡写地说:“原因不清楚。也没办法。实在不行就用奶粉喂养呗。现在的奶粉营养也比较均衡。”

这不是我要的答案。

为什么别的婴儿都能好好吃奶,而我儿子不行呢?况且亲生儿子不肯吃亲妈的奶,那我这个妈妈是有多么失败啊!

他不肯吃母乳,将来可能会得湿疹,可能比吃母乳的孩子体质差,容易生病,可能会……

我越想越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晚上几乎不整夜能睡,常常望着孩子掉眼泪。

孩子爸爸安慰我,说喂奶粉也可以的。我完全听不进去,心情差到了极点,每天都在自责。

那半个月是我人生中非常灰暗的日子,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觉得孩子不需要我,我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也没有能力做个合格的妈妈。

在孩子满月的前一天,我忽然想通了,不管孩子吃不吃母乳,我都一样爱他,我依然是他的妈妈。

我对月嫂说:“再试一次,如果他还是不肯吃母乳,以后就只吃奶粉吧。”说这话时我已经平静了,准备在母乳喂养这件事上彻底承认自己的失败。

结果很神奇,就在这一天,孩子忽然肯吃母乳了,再也没有表现出抗拒。看着他在我怀里吃着奶睡着了,我幸福得一塌糊涂。

回想那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无法自拔。

因为在母乳喂养上只有一个声音,就是母乳是最好的,只要母亲肯努力,一定会有足够的母乳,吃母乳的婴儿才是最幸福的。

真的是这样吗?某种程度上,我和那位患有红斑狼疮的妈妈都被这种理论绑架了,被困住了。

我们生下孩子,却给不了孩子最好的东西。

我生怕自己和别的妈妈不同,生怕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

母乳对孩子很重要,但妈妈的爱对孩子更重要。即使不能母乳喂养,妈妈依然付出了她能付出的一切,孩子依然能够体会到妈妈的爱。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经过了这个痛苦的阶段,我特别想对自己,也想对有过类似经历的妈妈们说下面几句话:

养育孩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你已经竭尽全力,不要再为难自己,

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

我永远支持你,所以请你也支持你自己。

04

孩子坠床需要去医院吗?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通过读书,得到很多东西,包括得到思考、启迪、共鸣和乐趣,另外一点就是从中寻找方法和答案。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读育儿相关的书籍的时候,更多地是在寻求一种方法和答案。

我儿子大概7、8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床边看电视,而他在我身后玩玩具,忽然咕咚一声就掉地上了,因为之前他还不怎么会爬,我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跨越一米多的距离,继而掉在地上的。

他哇哇大哭,我赶快抱起来安慰,看看好像应该没什么事。时间也挺晚了,我们就像平常一样睡觉了,他睡在我和他爸爸之间。

等到半夜的时候,我又听见咕咚一声,儿子居然翻了个身,直接从我身上滚过去落在地上了。又是惊天动地的大哭。

一天摔在地上两次!我和他爸爸商量了半天,担心孩子会不会摔坏了,于是半夜2点多钟,我们打车去了医院。

急诊的医生,建议我们先观察,又说妥当的方法就是拍个CT,确认一下到底有没有问题。拍完CT,我拿着这个诊断报告找医生。

医生说:“骨骼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回去观察吧。”

我问:“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就是一点儿事情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问题?”

医生说:“怎么能这么说?没有哪个医生会给你这样的结论,就是回去观察,如有问题再来医院。”

后来,我偶然翻到日本松田道雄写的《定本育儿百科》里面有这么一条关于婴儿坠落的描述: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婴儿从一米以内的高处坠落下来,会留下什么后遗症的,即便下面是地板,只要跌下来以后立即哇的哭出声来,就不用怕,头皮擦伤时可涂上消毒药,不必拍X光片。

从此以后,我的心放宽了许多,但依然采取了措施,在卧室铺了地垫。

所谓熟能生巧,后来又发生过一次坠床事件,也是扑通一声,我赶快打开灯一看,孩子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根本没醒。孩子爸爸睡眼惺忪地问:“怎么样,没事吧?”我说:“头上没事,身上没事。嗯,困着呢,继续睡吧。”

05

孩子夏天可以穿棉袄吗?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产生自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往往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或者没有别的母亲做得好。

在育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地走了好几年,我终于发现,原来很多东西,真的没有必要和别人去比较。

很多问题,只是你自己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是问题。

夏天可以穿棉袄吗?

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抱?

能让孩子吃不健康的食品吗?

关于夏天穿棉袄这个事情,我有一个亲身的经历。

儿子快两岁的时候,记得是6月份的一天。那天我在收拾衣服,翻出来一件鲜艳的蓝色的棉袄,准备收到箱子里。

结果让儿子看到了,可能是因为他喜欢这种鲜艳的颜色,就抓着这件衣服不放,坚决要穿这件衣服出去。

我告诉他,这是棉袄,穿上会很热的。但是他不听,甚至还做出样子要哭鼻子。于是,就在6月的天气,他穿着一件蓝色的棉袄,我们俩就下楼了。

走出门口没有几步远,就有几个老阿姨老奶奶跑过来,很热情地跟我说:“天太热了,你怎么给孩子穿棉袄呢?这孩子会热坏的,会长痱子的。”

我很无奈地说是他自己要穿的呀,然后有一个老奶奶愤怒地对我说:“你是他亲妈吗?”

吓得我只好拉着孩子逃跑了,其实走出去没有100米,小朋友就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热,自己把棉袄脱下来了,以后他再没要求过夏天穿棉袄。

还有要不要吃垃圾食品,我的看法可能也比较另类。因为我是自己带孩子,就有一个问题,就是把中午饭做好,吃完,至少两个钟头,下午就是睡午觉,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了。

我的厨艺欠佳,后来我就放弃了每天都在家里吃的想法,干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可以说,除了常去的粥铺之外,带着孩子没少吃不健康食品,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等等。我必须说,麦当劳肯德基真是孩子的天堂,虽然说食品不是太适合孩子,但是里面有滑梯呀,还有小朋友啊,所以他在里面总是很开心。

这么一想,不健康食品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而且,偶尔吃一吃,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就在外面散步,去公园里面玩儿,或者去儿童乐园,儿童图书馆。

所以说,事无两全,适合就好

05

没有完美的妈妈,

也没有百分百适合你的育儿理论

在做全职妈妈的三年中,除了养育孩子方面不断遇到问题,我还有很多困扰。

首先是职业的困扰,在原来的行业里,不能说做的自己做得多么优秀,但至少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有自己圈子的这么一个职业女性和社会人。

在带孩子几年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已经跟原来的行业、原来的工作彻底地分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只是一个母亲,你已经不被别人所需要了。我觉得,这种感觉是非常可怕的。除此之外,还有与人群的分离,和不断被挤压自我。

有的时候,我们的自我并不只包括那些好的自我,例如为孩子付出,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把所有剩余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自我提升上。对我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妈妈来说,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几乎没有办法实现的。

喜欢看电影、喜欢旅行、喜欢看些杂书,喜欢在网上淘些小东西的那个我,那个可能不是特别特别好、不是特别特别正面的我,更有价值。

因为那个不怎么好、不怎么完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可是,当我不断地为孩子付出我的时间,挤压我的空间的时候,这些所谓的负面的我或者自私的我不见了。这让我很失落,也很痛苦和愤怒。

在这个时候我特别不想听的一句话,就是接受现实吧,只要努力不就过去了吗?真不是这样。

这种煎熬这种煎熬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绝对不是说一句放下吧,坚持再坚持下去就会好啊,能够解决的。

那我们,我们能做什么呢?

首先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强行改变;第二个就是信任身边的人;第三是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属于自己的小小的乐趣。

在独自带孩子的这几年里面,我读了很多的书,包括育儿方面的书,也包心理学方面的书。我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印证书中的内容。

最终,我发现:

没有缺陷的育儿理论不存在,百分之百适合你的育儿理论也不存在。

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才是真正的权威。

06

让自己和孩子愉悦

如果说在养育孩子方面还有什么原则可循的话,那就是诚实、尊重、灵活与愉悦。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最后一点——愉悦。

不仅是说让孩子愉悦是重要的,让母亲觉得愉悦,让我们自己愉悦可能更重要。

2013年 11月初,那是一个初冬的下午,我推着推着婴儿车带着两岁多的孩子去菜市场买菜。买完菜后,我发现阳光太好了,于是就推他到附近的校园里面走一走。

校园里面有一片小小的银杏树林,银杏叶子金黄灿烂,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透明的一样。

我把他从婴儿车上抱下来。他脱了鞋,在落满银杏叶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然后呢不停地举起叶子,撒在地上,趴在地上看,躺在地上打滚儿。

最后,他可能累了,静静地躺在铺满银杏叶的草地上,望着天空。

我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种感觉,将会留在他心里多久。我只知道,这一刻,我感受了我感受到了幸福。

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慰和快乐。这个下午的银杏叶和阳光,是属于我和他两个人的。

最后,我把我特别喜欢的几句话送给大家: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二者的区别。

我希望,所有的妈妈们,所有的爸爸们,和自己的宝贝们一起,能够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迎来更幸福的生活。

备注:本文封面为《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短短的对话,浓缩生命中最复杂、也是最伟大的情感。

-END-

付春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曾经的电视人,目前是某出版社编辑。家有男宝一枚,三年全职妈妈。在感性中沉淀理性,在平淡中寻觅真实,深信每一位妈妈都有战士的勇气和诗人的潜质。童书妈妈读书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