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奇迹·笨小孩》

观感上,我给四颗星,看着别人努力成功,感觉自己还能拯救一下。

不过道义上,我只给三颗星,

因为看后想想,又觉得不对味,

总觉得这片子里,鸡精放多了。

毕竟几天前某公司员工加班猝死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公司开始还想推脱责任,不由的让人再一次感到职场的冷血。

像电影里只要陪着老板大干特干,就能晋升合伙人的故事,

放现在概率估计有点低。

都会过去的鸡汤文(奇迹只能算是鸡汤文)(1)

(鸡血打起来)

这两天又看到一个与电影背景相似的旧闻,

说是一个女孩为了给父亲治病,问谈了5年的男友预支8万彩礼救急,结果却惨遭拉黑,

更让人感到人性的凉薄。

都会过去的鸡汤文(奇迹只能算是鸡汤文)(2)

在这种背景下,

再回看《奇迹》,内心就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部献礼影片,

献的是改革开放几十年里我们中国人靠勤奋的双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有一说一,影片里4个月赚80万要给妹妹做心脏手术这个设定,

配合上四字弟弟飞车追火车谈合作,

独自扒车单挑飞贼,

徒手拆解手机的戏份,

怎么看怎么像照着《碟中谍》来拍的。

不过这任务看似不可能,却又完成的太顺了。

片子里的营商环境如此的优良,人性如此美好,没有商场的尔虞我诈,也没有霍景良那种大奸商。

都会过去的鸡汤文(奇迹只能算是鸡汤文)(3)

看着四字弟弟和高育良书记签完意向书,

心理阴暗的我,总觉得狡猾的高育良书记留着后手,最后会来个死不认账,

但生意就这么做成了。

员工们也很给力,

可以拖欠着工钱帮老板打工,

老板也对工人亲如一家,不仅帮员工和黑社会打架,还能把员工都提拔成合伙人,

让人感觉上班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

都会过去的鸡汤文(奇迹只能算是鸡汤文)(4)

片子里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那个仗着学历高看不起四字弟弟的李经理了,

但同样是白手起家的赵总,偏偏还就好这口。

至于那个原本以为需要重点渲染一下的质检难关,

结果完全是小孩子过家家,培训几天完全没难度,不仅达标,还超标了。

总之,影片突出的就是

只要肯大干特干,熬夜干,勇敢干就能成功

听着和马爸爸的996是福报

好像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影片也有意无意的暴露了一个事实

就是如果家里有人重病了

你大概率是无法指望医疗系统给你提供帮助的

只能自己筹钱

从这一点上,影片又是现实主义的。

都会过去的鸡汤文(奇迹只能算是鸡汤文)(5)

普通人是肯定没有四字弟弟的身手的

大概率只能沦落到上面新闻里借钱被人拉黑的境地

但这又能怪谁呢?

所以影片也只能叫做《奇迹》,

而很多人连笨小孩都算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