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先生说历史

引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随之拉开了帷幕,紧接着多个省份接连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要求独立。起义军光复武汉三镇之后,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同年2月,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至此,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中国的“中华民国”时代开始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影响之大,不止局限于政治、思想方面,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产生了重大作用。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1)

革故鼎新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新”。一新是新规定,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实施了新的政策,规定剪长辫、破陋习、易服饰。二新是新风俗,改跪拜为鞠躬,提倡恋爱自由,引进新式婚礼。三新是新面貌,人们认识到男女的平等、夫妻的平等,女人们仰起头、走出门,以前的女性卑贱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从氏族社会开始,人们就有了地位意识,有了高低之分。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即使一生毫无作为,依然位高权重,而有些人生来卑微,面临着一辈子的穷苦低下,这种情况我们从东汉时期的察举制中就能窥见。

门第族望成为主要的选举依据,无才有官,有才无官。把这种落后的、不平等的思想体现在男女地位上,就是女子裹小脚、男子则可以三妻四妾。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世俗的要求规定更是反映出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千百年来,这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难以磨灭,成为一种烙印刻在中华子民身上。而辛亥革命恰恰关注了这个问题,并且致力于改变这种有违常理的思想。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2)

废除剪长辫、裹小脚

1912年,孙中山等人一律将蓄长辫视为清王朝的陋习,便规定人民一律剪辫:

“凡是没有剪去长辫的人,限二十日之内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守规定的人按违法处置”

并令内务部晓示天下那时,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剪辫风潮。但是有些人西乡过于腐朽,所以不能接受这种改变,所以那时戴帽子又掀起了一股潮流。

据说,当时的著名的盛锡福帽店供不应求,应接不暇。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实,蓄长辫是一种满人的习惯,满族成为统治阶级后,用武力逼迫其他民族跟随他们的习俗,所以,剪长辫也是为了巩固汉人的统治。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3)

同年3月,孙中山发布“劝禁缠足文”,逐渐废除女子缠足的恶习。实际上缠足一说兴起于南宋,车若水曾在《脚气集》中控诉过这种陋习:

“缠足时小儿只有四五岁,无罪又无辜,便要让她承受这无限的痛苦,缠小足到头来又有什么用呢?”

宋朝以后,裹脚之风盛行,渐渐地,缠足变成女子应该遵守的规矩。因此,这则行文的发布,也就成为了妇女打破封建桎梏的重要标志之一。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4)

男女地位逐渐平等

中国人传统封建的婚恋思想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很难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接受强迫性、买卖性的婚姻,而男性三妻四妾,女性只能坚贞不二,甚至出现殉葬的现象,珍贵的生命变成了冰冷的陪葬物。

而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倡导恋爱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允许离婚,这是对婚姻、也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当时,傅仪皇帝与文绣离婚的事情还成了头条新闻,轰动一时。

古时,因男女地位的极不平等,男女甚至不能同乘一车。而当时,不仅出现了男女同车的现象,还成为潮流,受人推崇。

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成功,女子革命军、女子尚武会、女子暗杀团、女子先锋队、女子敢死队等女子部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同年12月,邹鲁、高剑父等人发起组织“广东女子北伐队”,发动妇女的力量帮助民军作战。消息不胫而走,徐慕兰、宋铭黄、黄扶庸、赵连城、余琼玉、许剑魂等女子兴奋地报名加入,此次招募人数竟然达到了三四十人。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5)

训练初期,她们都统一着装,每天都会到广州东校场练习兵操、队列,训练刺杀、骑术、射击和投掷炸弹等项目。次年1月,广东北伐军向南京进攻,仓促训练完毕的“女子北伐队”分两批随军前行,女队员个个身着戎装,佩戴长枪短枪。这一个个“花木兰”组成的英勇部队,成为当时部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参与作战的还有上海女子敢死队,她们于1911年11月18日在《申报》上发表《女子军事团警告》一文,号召妇女参军参战:

“本团以驱赶残恶,救助同胞为宗旨。组织:分二大部,甲、战斗部,乙、军医部(疗救战地之民军)。……资格:年在16岁以上,40岁以下,身体健全,能耐劳苦者。”

最后连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曾在《申报》中称赞她们:

“女子之身,有慷慨兴师之志。军歌齐唱,居然巾帼从戎;敌忾同仇,足使裙钗生色。”

虽然女队员们因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相关的军事素养和作战经验,有的人甚至从来没有拿过枪,但她们依然用信念和勇气作为武器,踏上战场、奔赴前线。赵连城赞许她们“不失为在曲折历史道路上摸索前进的一群先驱者”。

从此以后,女子出征,不仅成为了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能力的施展,为后来女性地位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穿着自由得以实现

昔日,市民的服装多以长衫为主,穿起来,冗杂繁复,行动不便。辛亥革命以后,大量西式服饰引进国内,样式不再追求一味繁复的镶滚花边和层层套袖,人们开始追求身体上的舒服,一改以前复杂且限制人身活动的服饰。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6)

权柏华在《近二十五年来各大都会男女服饰的变迁》记载道:“衣式于民元及三四年间,极尚瘦小,腰身臂膀以毫无褶纹为美”

服饰颜色也开始讲究色彩的统一与协调,不再一味追求饱和度高、对比强烈的搭配。人们脱下宽袍长衫,穿上合体的裙袄,获得了选择服饰的机会和权利。

废除跪拜之礼

中国传统礼仪要求“百善孝为先”,跪拜之礼便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礼节,但这种习俗其实反映了人格极不平等和愚忠愚孝的社会问题。因此,孙中山提出废除跪拜之礼,改为鞠躬。此后,人们都“挺直腰板”做人,人格平等被进一步强化。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和最大成果(合力复兴社稷前行)(7)

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辛亥革命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不同于先前所有的革命,而从根本上改善了社会问题,为破除封建思想禁锢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人类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将腐朽的思想逐渐从众人脑中抽离。抓住根本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是民国初期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改变,从此,民主的旗帜开始飘荡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结语

辛亥革命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将中国引入近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加快了中国摘掉贫穷的帽子的速度。所以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确实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深远,影响之重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的影响和意义也让我们不禁为之震撼,为之赞赏。

参考文献:《近二十五年来各大都会男女服饰的变迁》

《脚气集》

《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