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这样一种情景:
双方开打前
总要拉开阵势
然后大战三百个回合
决出胜负后
胜者再带兵冲杀一番
现在的人对于古代打仗
抱有类似这类的误解实在是太多
今天
我们就要破除掉
关于古代战争里的种种流言
1
大战三百回合?不!
这种说法
一看就知道深受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影响
首先得搞清楚
“回合”是个什么东西
回合这种东西
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车战
两辆战车迎面对冲
远的时候先用弓箭对射一轮
近身时再用枪怼对方的人和车
这样一次交锋
就叫“合”
“合”了之后如果没死人没撞车
两辆车就交错而过了
这样冲到敌阵也不太妙
这时候就要让车转个180°
回去再打一次
这就叫“回”
所以两边就是这样
“回”“合”“回”“合”地进行的
其实答案很简单
因为这样打
不
科
学
骑兵打架的最大优势在于
冲击力
尽力冲向对手
以高速配合长武器形成巨大的冲击力
迅速终结对手才是正确的做法
历史上武将单挑的次数真不多
很多还是意外
比如三国时期
孙策和太史慈单挑了一场
原因还挺搞笑
这两位老兄原本想巡查下地形
方便以后排兵布阵
谁知道两个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巡查到一个地方去了
两人见面有点尴尬
因为大家都只带了十几个人
当没事发生回去又好像有点丢脸
只好开干
据说在这场混战中
太史慈抢了对方头盔
孙策抢了对方的戟
“(刘繇)但使(太史)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三国志》
后来双方的士兵都赶来支援
孙策和太史慈识趣地达成共识
乖乖回到后方
开始调兵遣将
看看
这才是将领的正确做法
而且
实际上想想还挺搞笑
就算一方想单挑
当对方傻呀?
双方带的是几千几万的吃瓜群众?
而且
亲自上阵的风险真的很大
比如夏侯渊身为主帅
亲自带兵去修补阵地
够激励士气了吧?
够振奋人心了吧?
刘备看了也很感动
然后派兵干死了他
老板曹操也很感动
说
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翻译过来就是
可以看到曹操为代表的古人
基本抱有同样的观点:
一个合格的将领
是不会轻易去送的
所以将领亲自出阵
真的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事情
而且单挑对历史也没什么重大影响
2
超重武器?武功高强?不!
大家总以为
很多武将武功高强
而武功高强的特点之一
就是都会拿着很重的武器
才显得牛逼
比如关公的刀重82斤
典韦的双戟也有80多斤
这两位还算客气的了
隋唐的李元霸锤子有800多斤……
本来只是小说家
随便说个数的
糊弄下读者
没想到网上当真的人意外的多
还为他们辩解
古代武将天天锻炼,吃好喝好,体质比现代人要好得多,拿起来也很正常
要是真的这么想就太天真了
来看看古代出土文物
锤
已经算是重武器了
在各种游戏或者影视剧里
是这样的
▼
然而明朝出土的金瓜锤
是这样的
▼
就这样一个这么“轻”的锤子
经过杠杆作用
可以把对方的头连着盔甲
一起砸扁
不是说古人举不起80多斤的东西
只是能举起80斤的杠铃
和挥舞着80斤的杠铃打架
是两回事
至于武艺
并不是没有的
只是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朴素得多
很多人会高估武艺的重要性
比起技巧什么的
力气大加武器长才是王道
骑兵配合马的冲击力一下子就捅死人了
步兵几个人一齐捅对方也死了
哪用得着你来我往
叮叮咣咣打个三百回合
明朝名将戚继光
就是个明白人
禁止士兵学那些花里胡哨的枪法
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那真正能打的是什么呢?
是纪律
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
3
精锐士兵?运筹帷幄?不!
不知道是不是
受了影视剧和游戏的影响
很多人感觉古代打仗
是这样的
▼
实际上是这样的
▼
现代人往往高估了古代士兵的纪律性
其实古代中外的绝大部分军队
都面临着两个问题
1
吃不饱饭
2
一群乌合之众
虽然不能亲眼见到古代兵
但是还有近代的士兵
可以作为参考
▼
在世界大战的时候
有人做过记录
大部分战斗
如果一方的伤亡率最多到30%
就已经完全丧失战斗能力了
换句话说
一支军队的伤亡率超过了30%
还能继续战斗的
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精锐部队了
伤亡率超过50%还能继续战斗的
记录里几乎没有
伤亡率超过10%或者20%的时候
大家基本已经开始疯狂逃命了
这才是常态
军队不仅容易溃散
实际上
想要在战场上指挥军队
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古代的士兵
理论上
听个鼓响就向前冲
听个锣响就往后退
就完事了
能摆个像模像样的阵法出来
就已经算得上训练有素
就算表面有个阵型
实际打起来一冲就散
加上战争里
想要传递信息并不容易
虽然一般靠声音和旗帜传递信息
战场上太混乱了
对方也在敲鼓听不清呢?
旗帜被对方砍了呢?
还不是得回到最原始的方法:
看别人跑我就跑
史书或者电视里
那种决胜千里外的运筹帷幄
那种战到最后一人的宁死不屈
通常都带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而且在现实里并不是常态
很多时候与其说拼谋略战法
都不如说拼后勤和信息
拼谁犯的错误更少
最后总结一下
现代人心目中的古代战争
经过了文学以及心中的美化
往往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实际上
古代打仗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加复杂
也更加混乱
当然
也更加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