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他的丈人,秦穆公是他的女婿,晋文公是他的儿子,他就是晋献公诡诸。晋献公一生征战无数,带领晋国走向强盛,“当是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然而,晋献公在征讨骊戎时,俘获了骊戎首领的两个女儿,宠幸后生子。又因为宠爱骊戎美女导致内乱,差点断送晋国称霸之路。

而这次晋国内乱史称“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策划的离间计。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1)

献公疏远太子

晋献公先后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个孩子德行美好,晋献公比较喜欢他们。

太子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姜齐,申生还有一个一奶同胞的姐姐嫁给了秦穆公。从这点关系来看,晋献公是秦穆公的老丈人,齐桓公又是晋献公的老丈人,还是秦穆公的姥爷。

重耳的母亲是狄国狐氏的女儿,夷吾的母亲则是重耳母亲的妹妹。重耳和夷吾从父亲论是兄弟,从母亲论是姨表亲。

晋献公对周边征战不断扩大晋国地盘,同时也喜欢俘获异国美女,尤其是钟爱姐妹花。晋献公五年讨伐骊戎,俘虏了骊戎首领两个女儿,一时尊宠无限。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2)

晋献公十二年,骊姬给晋献公生下一个男孩,叫奚齐。骊姬受万般宠爱,“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晋献公几乎离不开骊姬。奚齐“子凭母贵”,晋献公有意立奚齐为太子。

“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晋献公意思自己寝食难安,并非因为骊姬不在身边,而是因为曲沃祖宗供奉之地,蒲邑靠近秦国边境,屈邑靠近翟国边境,必须自己的儿子驻守才能放心。

于是,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到曲沃,重耳驻守蒲邑,夷吾驻守屈邑。正是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三个德行最好而且曾经喜爱的三个儿子被远远发配了。

晋献公十六年,晋国军队一分为二,上军归晋献公率领,下军归太子申生领导。这一年晋献公带领下征伐并灭掉了霍国、魏国、耿国,凯旋之后帮助太子修筑曲沃城,同时任职为大夫行列。

“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事先权势到了极点),又安得立!”此时,士蒍清楚的预测到太子申生基本上继位无望。

骊姬阴阳两面

晋献公和儿子奚齐居住在国都绛。绛原来的名字为翼,晋献公八年,大夫士蒍劝说下,屠杀了此前晋国诸公子,重新修筑城邑,改名为绛,以此为国都。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3)

晋献公父亲曲沃武公篡权取代了晋国,曲沃武公其实也是晋国的子孙,晋穆侯的曾孙。

“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这是晋献公对骊姬说的私房话,应该是骊姬生育了奚齐之后。骊姬清楚如果满心欢喜地答应了晋献公,未必会有好果子,毕竟立太子已经多年。

“申生立为太子,诸侯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且他才能卓著多次带兵出征,德行又好众多官员都归附他,大王岂能因为我的缘故,废除嫡长子而立庶出之子呢?你要真这么做,那不是逼臣妾去死么。”

骊姬很善于伪装。听到如此消息谁都会忍不住满心欢喜,而她却在晋献公面前哭得稀里哗啦,好像娘俩一点也不贪慕权势。

世上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荣登大宝?骊姬虽然有立奚齐的想法,但并不急于表现出来,而且明面上经常夸奖申生,暗地里却指使他人诋毁申生。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4)

骊姬妹妹给晋献公也生了一个儿子,即悼子,曾经被荀息拥立为晋国君王。

古时候,每逢出战都要卜卦。据说晋献公攻打骊戎之前也曾占卜,卜辞为“齿牙为祸”,意思是谗言导致祸乱。

晋国攻打骊戎之后,俘虏了骊姬,献公忘记了占卜警示,竟然宠幸骊姬,而且对骊姬的“谗言”毫无辨别之心,更无法抵挡枕边风,最终导致晋国内乱。

司马迁无法洞见骊姬之乱的原因,所以通过占卜归结于上天的惩罚。其实,这又何尝不是骊姬谋划复仇呢?当然,归根结底在于晋献公年老昏庸、贪恋女色。

陷害太子申生

晋献公二十一年,奚齐已经九岁了,经过多年的铺垫,骊姬感觉时机成熟了。

“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祭祀用过的肉)于君。” 骊姬对太子说:“国君夜里曾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你赶紧在曲沃祭祀她,把余下的祭肉拿回来敬献给国君。”那时候,祭祀用过的肉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

申生于是祭拜他的母亲齐姜,将祭肉打包拿回来给晋献公。恰巧晋献公外出打猎还没有回来,祭肉就放在宫里了。骊姬趁机动了手脚,叫人在祭肉里下毒药,目的当然不是防腐。

过了两天,晋献公打猎回来,正要准备吃祭肉。骊姬在一旁制止,说:“胙(祭肉)所从远来,宜试之。”祭肉放置多天,又是从曲沃送来,况且没有冰箱存储,应该先试一试。

“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下毒够猛的,从此足见有多毒。切了一块祭地神,地皮忽然向上凸起来;又切了一块喂狗,狗吃了立马死掉;又给太监吃,太监也即刻蹬腿闭目。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5)

毒肉计离间父子。

最毒不过妇人心啊,骊姬竟然哭着说:“太子怎能这么狠心呢!他想做国君连自己亲爹都要杀掉,更何况其他人呢?而且国君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会离去,他等不及了而非要杀害亲爹。”

这些话句句诛心,晋献公自然火冒三丈。骊姬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这些话灭掉太子已经足够了。但是她的目的并非仅限于灭掉太子申生,而是要立自己儿子奚齐为太子。

于是,她又说:“太子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请让我们母子躲避到别国去;或者让我们自杀,以免我们母子受太子宰杀。想当初,君王想废除他,我还反对。时至今天,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太子申生听说此事后,逃奔到新城。这一逃跑等于承认了罪行,于是晋献公震怒,便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追杀重耳夷吾

太子申生可谓文武全才,尤其是在扩张领土方面功勋卓著。如果申生顺利继承王位,晋国称霸或许提前。然而,出于孝道和臣道,申生最终选择了自杀,十二月戊申在新城一尺白绫结束了生命。

有人劝太子到晋献公面前申辩,但太子认为辩解结果,献公清楚真相,杀了骊姬又会伤心;要么不听辩解而愤怒,杀死自己的儿子。又有人劝太子逃往别国去,太子认为背负这种罪恶的名声逃出去,估计没人肯接纳。

在这期间,重耳、夷吾入朝觐见父王。骊姬担心这两兄弟对自己不利,于是又向晋献公进谗言,“申生祭肉下毒的事情,重耳、夷吾是同谋。”

详解骊姬之乱(一个女人的威力)(6)

重耳流亡。

重耳、夷吾获得消息之后,同样连忙逃跑,从国都绛返回自己的城邑,“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献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自己逼迫士蒍修筑两座城竟然成了两个儿子的保护。

两个儿子不告而别,晋献公更加认定他们参与太子谋杀的阴谋。于是,第二年,献公派兵攻打蒲城。蒲城有一个名叫勃鞮的宦官督促重耳自杀,重耳没有听从而翻墙逃向翟国。又派兵攻打屈邑,攻城失败。

晋献公二十三年,晋国灭掉虢国和虞国之后,再次派兵攻打屈城。屈城被攻破,夷吾逃往靠近秦国的梁国。二十五年,晋国攻打翟国失败。

晋献公二十六年九月,献公死;十月,权臣里克于出丧时杀死奚齐;十一月,里克又弑杀悼子于朝堂之上。

此后,夷吾、重耳先后成为晋国君王,即晋惠公、晋文公。可惜,秦穆公、齐桓公当时没有灭掉流亡的夷吾、重耳,反而护送回晋支持上位,否则晋国历史将就此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