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

文|阿朱啊

女人本是一只娇艳的花朵,被阳光滋养着,被雨露沁润着,释放自己最美的样子。

一旦步入婚姻,似乎被霜打,被雪盖,丝毫没了生气。到底是婚姻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女人出了问题。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2)

很多时候,女人抱怨男人太善变,婚前婚后两副面孔,那女人呢?明知道善变是不可避免的,为何自己不也顺着潮流而变化呢?

电视剧《底线》里的三场离婚案,就把男人的善变,和女人的一成不变,揭露地无所遁形。仔细看,男人的错误是因,女人却担了错误的果。是因造成了果,亦或是果助推了因。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3)

跨国离婚案

唐薇和陈涛这对跨国夫妻,在外人眼里相亲相爱,但他们最终却离了婚。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内。

唐薇是知产庭的庭长,能力出众,做事干练,是法院的顶梁柱。但这所有的优点在陈涛眼里,却是最痛恨的缺点。因为在女儿三岁误食蚕豆,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时候,唐薇还在坚持工作,不肯到医院陪女儿。

这是事实。但那个时候陈涛也在外地,而唐薇正在赶往外地的火车站,俩人都没赶回来,但唐薇却成了家人批判的对象。女儿甚至在他们离婚的时候,说道“有妈跟没妈一样,离就离吧。”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4)

关于唐薇是工作狂这句话,陈涛一开始是很支持的,因为陈涛是国际人文专业,对男性女性没有偏见,一直都非常支持唐薇工作。但随着女儿的出生,以及唐薇为了能工作,只喂养了一个月就断奶的事情之后,却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观点。

陈涛觉得唐薇是一个母亲,就应该围着孩子和家庭转,而至于事业则应该排在最后,尤其是在陈涛得到了国外工作的机会后,唐薇就应该带着女儿紧跟其后。

唐薇一直都是独立女性,决定嫁给陈涛的最大原因,就是陈涛没有性别歧视,理解并支持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且婚姻的一开始,他们也很幸福,直到女儿的出生,矛盾才日益凸显出来。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5)

陈涛变了,变得开始要求唐薇为了家庭放弃事业,更把女儿的意外归咎在唐薇身上。而唐薇却没变,她依旧是那个热爱工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女强人。

陈涛带着女儿出国了,而且一待就是15年,再次重逢就是离婚。陈涛耿耿于怀唐薇的不顾家,而唐薇不仅同意了离婚,还主动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他们这场跨国离婚案,是陈涛对唐薇工作的前后两种态度导致的,也是唐薇坚持工作放弃家庭产生的结果。陈涛变了,变得如大多数男人一样,试图折断妻子的双翅,捆绑在四四方方的家庭里。唐薇没变,婚前婚后都热衷于工作,却最终成了婚姻的“罪人”,历经了一场婚姻,却如来时一样,依旧是孤单单的一个人。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6)

数钱离婚案

吴华婚前是天之娇女,名牌大学毕业,长相姣好,却对一无所有的符翔一见钟情,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决然地把自己交付了出去。

符翔也很努力,从赚取的第一桶金开始,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赚更多的钱,看着吴华在自己面前,开心地一张张数着钱,自己也跟着很幸福。只是,企业越做越大,心却再也拢不到一起了。

自吴华怀孕产女后,就一直围着家庭和孩子转,好不容易盼到女儿18岁,想重回职场,找回自己的价值,却没了机会。因为符翔不同意她回公司工作,即便把机会留给,曾经给吴华打过下手的外人,也不愿吴华掺和。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7)

符翔觉得吴华安分做个有钱花、有闲情的符太太就可以了,何必还抱着事业女强人的梦。但吴华却认为符翔就是看不起自己,践踏了她的人格。经历了符翔倒卖股权、诬陷吴华有外遇,一系列恶心人的事情后,俩人最终离了婚。

吴华得到一半的财产后,又要了20年婚姻的家务补偿金。整整5万的现金,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张张地数着,一如刚结婚那会,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而现在却是曲终人散,各奔东西。

只不过,这场数钱大戏里,吴华只感动了自己,因为她刚数完,符翔就站起来走人了。至今都记得符翔那句话,他可以再找王华李华张华,却唯独没有吴华的位置。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8)

其实,符翔一直都有大男人主义,从不认可女性的价值,哪怕当初也很感动能娶到吴华这么优秀的女人,但多年的婚姻生活,以及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早就看不上吴华的那点付出了。

男人会为女人的全身心付出而感动,也会为女人只知道付出而感到负重,而女人则只沉浸在自我付出的感动里。如果吴华一直安心在家,或许他们的婚姻永远不会出问题,因为这就是符翔想要的,哪怕符翔对吴华从满心爱慕,到现在的视而不见。

这场数钱离婚案,吴华始终记得符翔喜欢看自己数钱的模样,却不知道符翔的内心早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刚开始的符翔喜欢看,后来的符翔不想看,数钱的人没变,钱也没有错,只是观看的人早就变了。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9)

肝癌晚期离婚案

秦玲是城市女孩,对人一直彬彬有礼,做事也循规蹈矩,唯一的坚持就是嫁给了一穷二白、花言巧语的乌刚。

乌刚从小就是个投机倒把、不学无术的坏孩子,父母是第一批农转工的工人,一辈子窝在工厂,既不会教导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教导。得知乌刚谈了城市女朋友,到处炫耀孩子有本事,即便是做上门女婿,也觉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0)

结婚时,秦玲娘家买了婚房,乌刚家只出了两三万的装修费,却硬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字,幸而秦玲母亲提出要标明份额比例。婚后的乌刚,依旧没有正经工作,却想着一夜暴富,捣鼓了一两年欠了80万的外债,还把身边亲朋好友的钱都借了个遍。又打上了卖房子的主意,没得逞后干脆就玩失踪。

一开始,秦玲是很想生一个孩子的,但查出了是乌刚有问题,就领养了一个女儿。在乌刚失踪的5年里,娘俩的日子,除了会被催债的人骚扰外,也算是平静幸福。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1)

可惜,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

秦玲得了肝癌,一查出就到了晚期。为此,她不得不为女儿和年迈的母亲考虑。因为公婆把不能生的责任,归咎在她身上,所以一直不待见领养的女儿,还丧心病狂地把女儿丢在火车站,幸好找了回来,不然,她唯一的指念也没了。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2)

如今得知她肝癌晚期,公婆又上门抢房产证,还拒绝同意她和乌刚离婚。就在她生命垂危之际,法院开了无原被告的离婚案先河,才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宣告了离婚,勉强保住了房子,为女儿争取到了生存的根本。

在这桩肝癌晚期离婚案中,乌刚从未出现过,秦玲坚持到离婚也撒手人寰了。如果一开始秦玲不一意孤行非要嫁给乌刚,这个婚前甜言蜜语,婚后失踪不见的“凤凰男”,根本不会发生到了生命尽头,还被世俗缠身的凄惨结局。以为嫁给了爱情,实则是落入了虎口,在婚姻里走了一遭,掉了层皮,丢了性命。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3)

男人善变不可怕,就怕女人一成不变。

纵观这三段离婚案例,没有一个男人不是善变的,却没有一个女人想过改变自己。

跨国离婚案的陈涛,婚前支持唐薇工作,婚后却避免不了地成了传统男性,一再要求妻子回归家庭。恋爱时唐薇的社会地位是加分项,婚姻里唐薇的回归家庭却成了加分项,他随着自己的需求而不停变化着自己的要求。而唐薇却始终是那个不变的工作狂,坚守着事业,耕耘着事业。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4)

数钱离婚案的符翔,为何在婚前能接受吴华一起创业,婚后却宁愿吴华闲置在家,也拒绝回归职场?很简单,因为他的事业已经足够撑起生活,需要的不再是事业伙伴,而是一心照顾家庭的妻子。而吴华却始终记得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实现,即便在家待了18年,也从未放弃过。

肝癌晚期离婚案的乌刚,为何会表现出婚前甜言蜜语,婚后失踪不见的两幅面孔?因为婚前的他会因为能娶到秦玲而欣喜若狂,让他下跪都愿意;婚后却想踩着秦玲一飞冲天,让他出卖妻子都毫不犹豫。而秦玲却一直都是那个忠于婚姻坚守婚姻的傻女人,即便看清楚了乌刚的真面目,却依旧不离不弃。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5)

唐薇说,“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要求完全不一样,男人有了事业一切都好,可是女人的责任首先就是家庭。”

这句话很现实,而且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是,身为女性,活在被束缚的年代,就只能或走极端、或甘于命运、或逆来顺受吗?肯定不行的,当我们做不到改变命运的时候,不是想着推翻,也不是甘愿屈服,而是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6)

如果唐薇在女儿出事时,把工作拜托给同事,或是委托同事帮自己照看女儿,或许都不会落个“不负责任妈妈”的结果。如果她不想去国外,是否可以抽时间去团聚,而非“你走了,我不去”的态度。她想做女强人没有错,兼顾不到家庭也是现实,但她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有丈夫有女儿的妻子妈妈,凡事不是只有二选一的结果。

如果吴华在回归家庭的时候,依旧不放弃事业,而不是18年的断层式回归,是不是容易被接受一点呢?她想找回自己的价值没有错,横插一杠的做法却也不可取,没有人会在原地等待,也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成果上,切一刀给别人。

男人离婚是因为多次触碰底线(底线三场离婚案告诉我们)(17)

如果秦玲在看清乌刚的面目后,就直接提出离婚,而非在自己快死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凄惨的结局。如果在面对公婆的恶毒,而不是软弱到下跪恳求,是不是就不会被欺辱。她心存善良没有错,但善良到没有底线,就等同了剖开自己的心脏,等着别人来践踏。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男人更不会,但不懂得改变的那个人,一定不会有太美好的结局。时代在前进,心也随着在改变,人就不得不发生变化。多心疼自己一点,不沉溺在过去,不放弃改变,唯有能迎接变化,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