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就建立了微信群,方便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本来是好事儿,可开学至今半个月,有四类家长让其他孩子的爸妈和老师都很无语。

第一类,全家齐上阵。

班级一共75个孩子,微信群里116人,有几个人比较特殊。一看是全家齐上阵。比如张子墨爷爷、张子墨奶奶、张子墨爸爸、张子墨妈妈。

是不是有点夸张?家人关心孩子的教育本无可厚非,可是人太多七嘴八舌不方便老师的管理,最后老师做了这样的规定,只有一位家长可以留在群内。

家长应怎样保护好微信群(微信群里最招人烦的4类家长)(1)

第二类,事事都回复,狂刷屏。

这类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老师说个什么事,咱们知道了是不是要回复一下。比如今天语文作业练习册第七页和第八页,发完这条信息,下面紧跟着三十多个“收到”这样的回复。其实真的没必要,老师也不喜欢这样,看到了信息督促孩子做作业就是了,三四十个“收到”等老师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想说,都被刷过去了,而且班主任每次都要强调,不必回复。可见,我们真的不必回复。

家长应怎样保护好微信群(微信群里最招人烦的4类家长)(2)

跟这类似的就是全员复制跟上,似乎不表达就把自己落下了,就不能表达对老师的爱。下面又跟着几十条,真的很无语。

家长应怎样保护好微信群(微信群里最招人烦的4类家长)(3)

第三类,凡事问老师。

老师明明是把各科作业已经发到群里了,也无人刷屏,就有那么几个家长总是@老师作业留什么了?今天几点放学?各种各样的问题。

老师在群里说的很清楚了,为什么不翻翻看看前面的信息,何必再问?我看这样的提问老师一个也没回,毕竟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家人,不能时时刻刻回复这样的信息,只是这样的家长让人看了挺可气的,你都不会看看再问吗?

第四类,把微信群当成了孩子的秀场。

孩子背首诗发个视频在群里,孩子写作业发张图片,孩子去哪个公园玩了再发视频,孩子去哪个饭店吃饭了还要发,周六周日群里没重要信息时,就看见这个家长发孩子视频了。这样做真的有点不合适,因为这个微信群是老师公布一些信息,和家长交流的一个平台,总发孩子吃啊喝啊玩啊的视频就不合适了。

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那么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老师对这样的家长有看法,会不会对孩子多少产生一点影响。

不要让老师再去制止不合适的行为,文明向上的家长群由你我共同做起。看到老师交代的内容不用回复,认真去做就好,既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又给老师少填麻烦,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