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高考择校君将在2023高考期间持续为大家播报高考资讯、高考真题、高考查分时间及入口、高考分数线,志愿填报等重要信息,敬请关注 点赞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主要指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系统和其他组成部分的形成与演变,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人文地理过程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变化的,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发展、工业的集聚和扩散等。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要

袁孝亭教授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四类: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性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高考题考查最多的是地理演变过程。由于地理过程具有动态性、时空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地理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当学生遇到过程类试题时,常出现过程表述不完整、答题不全面、语言太啰嗦,甚至逻辑混乱、无从下手等情况,导致失分严重。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充分体现了能力和素养立意,突出考查地理思维品质和地理核心素养。选取的素材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现实以及科学研究成果,以区域为载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融汇地理思想方法,要求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有效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事象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规律、演变的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和探讨,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统计

类型

年份、题号

考查内容

全国卷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37 题

2019年Ⅱ卷9~11题

2019年Ⅱ卷36题(2)题 

河流冲淤的地貌过程

区域环境演化过程

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

地形对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天津卷

2019年3~4题

2019年12题(1)题 

2019年13题(3)题 

影响天气变化的气压场

影响岩石破碎过程的自然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北京卷

2019年7题

气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山东卷

2013年1~2题

2013年3~4题

2013年5题 

2013年26题(1)(2)题

2013年33题

2013年34题

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014年8~9题

2014年11~12题

2014年36题(2)题

近地面风向的形成 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岩层新老关系

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

2015年11~12题

2015年36题(2)题 

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岩层新老关系

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人文地理部分

(1)聚落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聚落(如乡村、城市等)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

(2)城市化的过程及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化过程。

(3)不同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及其对工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影响过程。

(4)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化过程、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过程。

(5)区域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推进、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答题思路

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或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2)因果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3)完整性: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一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4)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都逐一写下来,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就概括完毕。但不能出现滔滔不绝、下笔千言,不能把简单题写成小作文。

答题模板与典型分析

1. 三大岩石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

沉积岩形成示意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

2. 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6)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7)

3. 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8)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9)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0)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1)

4. 三角洲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2)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3)

①入海口附近河段的输沙量大,流水沉积提供物质保障。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会受流域的植被、地面坡度、土质、降水以及河流上遊河段泥沙沉积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小,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進河流泥沙沉积。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与河流泥沙沉积对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5.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4)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③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6.冲积洪积平原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5)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6)

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冲(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连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7.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7)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8)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19)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0)

河曲的形成:

①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④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的河曲

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地壳的持续抬升,河流下蚀增加,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8.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1)

丹霞地貌: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 ;地壳抬升与挤 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 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2)

雅丹地貌: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侵蚀,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形状。

9.花岗岩峰林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3)

地下炽热岩浆入侵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体发生间歇抬升随着地壳的强烈隆升,花岗岩体受外力风化、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10.石蛋和石环形成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4)

石蛋:花岗岩“石蛋”是花岗岩球状风化的产物。一般认为花岗岩在抬升过程中先产生节理(花岗岩体中存在着一定走向的裂隙,地质学上称节理),当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阳光、空气、冰楔、生物、水等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为球状风化或石蛋化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5)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6)

石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最终使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就是冻融分选作用,它就像筛子一样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在平缓而又粗细混杂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就会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识地将石头围成一圈,这种冻土地貌叫作石环。石环形成的条件:有充足的水分 、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11.沙坝和潟(xi)湖的形成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7)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8)

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沿海地区,当海洋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推动泥沙移动,加之洋流的影响,泥沙沿着海岸堆积,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坝出露海面,包围了一部分海域,沙坝内侧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12、溶洞形成:石灰岩—溶洞(如果有上下洞的话,一般先形成上层洞穴,后形成下层洞穴)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29)

13.泉水、温泉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0)

断裂和垂直节理发育;雨量充沛,地表水下渗为地下水与炽热的岩体接触,转变成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

14.爬升沙丘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1)

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15.淡水湖变成盐湖过程

①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外流湖变成内流湖,径流携带盐分不断汇入积累,盐度不断增加,逐渐变成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

②咸水湖→淡水湖: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如西湖);后来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由于径流不断汇入,盐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淡水湖。

16.构造湖和断裂盆地的形成过程

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相互碰撞,褶皱隆起的同时产生断层形成构造盆地;高山冰雪融水的不断注入,从而形成湖泊。

地处板块边缘,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运动为主,中部岩体相对下降成谷。

17、太阳视运动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2)

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3)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4)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

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5)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

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6)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7)

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

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

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

18.高山流石滩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8)

解释一: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此处写到冰劈、冻融风化作用也可以);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解释二: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

19.盐碱化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39)

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可能有:大水漫灌、水坝回水区内、调水线路两侧、地上河两侧等),注意降水多的地区一般不会有盐碱化,比如我国南方地区;(2)蒸发旺盛旺;(3)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到地表集聚。沿海地区的滩涂,多盐碱土地,是受海水入侵的结果,用海水或咸水湖水灌溉也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20.河流袭夺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0)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1)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

21.河流阶地的形成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2)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3)

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

(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为主,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4)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5)

地壳抬升会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让已经发育的阶地面高出洪水位,成为新的河流阶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制造出阶地坡,让阶地高度上升,也通过堆积作用促进新的阶地面发育。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6)

22.河漫滩的形成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7)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8)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23、城市化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49)

24、工业地域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0)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1)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2)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3)

自然环境演化过程类试题

【例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解析】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举一反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5)

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例题: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 1~3题。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6)

观测点一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7)

观测点二

1. 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 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3. 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

答案:1.B、2.D、3.A

例题:(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 514mm,主要集中在 5-9 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8)

甲乙两地沙丘分布示意图

(1)指出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并说明理由。(6 分)

(2)说明两岸坡地上黄土层的地理意义。(6 分)

(3)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 分)

(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 分)

参考答案(1)河漫滩(2 分)。沙丘在河漫滩下风向(2 分),沙丘物质与附近河漫滩相似(2 分)。

(2)覆盖阶地及古沙丘沉积物,保护了当地相对稳定(2 分);为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提供较为适宜的土壤和场所(2分);为研究该地区环境的变化提供科研依据(2 分)。

(3)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2 分)环境演变,阶地和古沙丘表面覆盖黄土层成为保护层;(2 分) 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层遭流水侵蚀,古沙丘出露地表。(2 分)

(4)甲:设置挡沙墙(防沙网、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建设防护林等;(2 分)乙: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与恢复植被(避免原有的黄土层遭破坏)(2 分)

(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河口地区,夏季因大量淡水注入会引起水体分层。乔治王岛南部的玛丽安湾东北部被冰川覆盖,冬季海面结冰。该处常年盛行偏北风,夏季降水形式为降雨,潮汐为半日潮。海区颗粒沉积输入呈季节性变化,颗粒沉积以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沉积为主。据世宗站记录,1998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由于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59)

(2)描述1999年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的地理过程。

【答案】(2)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

【分析】(2)根据材料可知1999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加之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因此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答题模板(干货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汇总)(60)

高考择校君将持续发布广东春季夏季高考的所有相关资讯,为大家介绍更多的升学途径和汇总各科高考知识,记得“关注 收藏 分享”喔!有任何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