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在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采摘园、路边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令人震惊的是8份样品里均检测出农药乙草胺,参照欧盟标准,超标了7倍多而在美国,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长期食用可能会致中毒,有致癌性(据4月26日央视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你知道哪些草莓有毒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你知道哪些草莓有毒吗(不要忽略草莓有毒)

你知道哪些草莓有毒吗

央视财经记者在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采摘园、路边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令人震惊的是!8份样品里均检测出农药乙草胺,参照欧盟标准,超标了7倍多!而在美国,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长期食用可能会致中毒,有致癌性。(据4月26日央视网)

光鲜灿烂的草莓竟然有“毒”,且“毒”得不轻。央视记者在不同场所购买的8份样品,无一例外全中枪,而罪魁祸首就是农药乙草胺。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因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存在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几年前,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但是乙草胺目前依然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可以说,乙草胺残留不仅仅存在于草莓上,而是普遍存在于瓜果蔬菜及农作物体上。尽管乙草胺尚未列入剧毒、高毒农药名录,但因为其应用的广泛性,对公众身体健康的潜在性威胁不容忽视。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药的“辅佐”,但如果对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过度使用,一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性,且呈循序渐进性;二是会危及群众身体健康,给我们的食品安全“雪上加霜”,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危害健康的事件不时见诸媒体。今年3月31日,山东有12人在吃了“黑美人”西瓜后,纷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被查出有机磷中毒,追查原因则农药残留超标之故。据媒体报道,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过去11年中农业部门处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进行梳理后发现,有6成发生在种植业,其中又有近7成是因农药使用不当而引发。

正是这个原因,4月24日,“史上最严”新版食品安全法通过。新法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运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明确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的规定。可以说,果蔬等生产中禁用剧毒农药入法,既为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拧紧了阀门,又回应了公众对食品尤其是农产品安全的强烈期待。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的制定只是基础,而要将这个“史上最严”新版食品安全法真正落到实处,让公众感受到良法带来的实惠,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可否认,在农药的使用上,很多农民为了增产增收,不惜过度使用农药,而且不遵守时限,便将喷洒过农药的瓜果等作物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这就需要我们的农业管理部门的指导要进一步“接地气”,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普法,并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强化他们的自律意识;其次,农药使用由多个监管部门执行,存在这条块分割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能根据新的食品安全法,制定出细则,推倒“行业壁垒”,杜绝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另外,对于市场上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更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让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的主体责任人受到一定的惩罚。

草莓“有毒”,也许是众多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的“冰山一角”,希望相关部门真正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新的食品安全法为公众的身体健康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