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写作情境的有效创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读懂童话故事的方法教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懂童话故事的方法教案(童话故事写作情境的有效创设)

读懂童话故事的方法教案

童话故事写作情境的有效创设

王剑宜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一、童话故事情境创设的基本取向

(一)童话故事情境创设——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

儿童的生活经验一般指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积累的见识与能力,并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获得的知识与感悟,参与综合类实践活动丰富的技巧与方法,与人交流彼此传递的信息与数据等等。这些生活与空间上元素的集合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童话故事创作的动力源。刻板生硬、成人思维、远离儿童生活经验的童话故事我们见过不少,这些故事很难被儿童喜爱,因为它无法与儿童的心灵相映照。而符合儿童天性、顺应儿童思维、用儿童的口吻来叙述、高度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童话故事被儿童深深喜爱,因为它们触动了儿童绚丽多姿的内心世界。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经验范围像波纹一样,越来越扩大。待扩大到相当的时候,本来不配开口的配开口了,那才开口,也并不嫌迟。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及不到的场合,就作文。因此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所有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这正是非常顺适的事。顺着这个方向走去,是写作的平坦大路。”曹明海教授也认为:“学生通过多读,多思,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有了思想、情感、语言的积淀,就可以催动他们去释放自己高昂的情绪,一吐为快。”叶老先生主张扩大经验,运用经验来写作,曹教授倡导用经验催生言语生命,他们对写作“生活化”的提醒不言而喻。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在童话故事情境创设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儿童的已有经验、创设新经验,把没经验变成有经验,通过拨动儿童情感的脉搏和促进儿童思维递进两条路径带他们抵达。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则是这绚丽花朵的花蕊。局部“变形”策略能给予儿童广阔的空间,更拓宽了儿童思维的宽度、厚度与深度。

(二)隐形策略

“隐形”:隐,隐藏;形,形体。“隐形”顾名思义就是完全隐藏了形体,看不见了。《葫芦兄弟》中的六娃拥有隐身术,可以随时隐身。他运用隐身本领偷出蛇精的法宝解救了被困的五个兄弟;《哈利·波特》中哈利有一件隐身斗篷,常常帮他化险为夷;《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一根毫毛就会使他无影无踪。这样的奇幻情境一旦开启,对于儿童而言就是欲罢不能。

教学中运用隐形策略,可以带给儿童神秘感。这些教学中被塑造的人物形象抑恶扬善、英勇无敌,创编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意外离奇。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刘晓蓓老师在五年级的《隐身一小时》童话故事创编案例中为儿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喝下了一杯神奇的隐身药水,它能让你的身体和衣服变得透明从而完全不被人看见,但是人们却能听到你的声音、感受到你的触碰、看到你留下的痕迹(比如脚印、字迹)等。药水的有效时间是一个小时,一小时后,你将不再是隐身人。你会利用这神奇而又宝贵的一小时去做点什么呢?你将经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写一个精彩的故事。”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9年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