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尽染的极致色彩之美,是深秋时节一件不容错过的盛事。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

千年前的大唐,诗人杜牧为之停车驻足,也因此成就了一首名作及一座名亭。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长沙岳麓山中的“爱晚亭”,就是后人为了纪念杜牧的这首《山行》而修建的。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2)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3)

每年9月中旬,寒流来袭,成片成片的“秋色叶植物”,将自北向南,开启变幻之旅。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4)

叶片中的色素,随着温度与水分的变化,改变着它们的含量比例,进而让叶子呈现出迥异的色彩。

冷风过境后,一树树秋叶宛如一簇簇彩旗,遍插群山之间。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5)

▲北京香山

有些从深绿到浅黄,有些从翠绿到金黄,有些则从青葱到灿红、橙黄、深紫……

,无疑是其中最亮眼的色彩之一。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6)

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一树树红叶,宛若山间举起的跃动火把,点亮了整个秋日。

枫香、黄栌、五角枫、鸡爪槭、乌桕……深秋调色盘里的那抹赤色,多半由这些植物组成。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7)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8)

▲北京香山上的“红”叶,主要是黄栌。

这红色,先是一点。再然后,是斑驳相连的岛屿。接下来,整片山都绽出比二月春花还要红火的绚烂......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9)

▲辽宁本溪

如此美景,就算杜牧停车驻足在树下静坐一晚,大概也不算过分。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0)

冷风吹拂,红叶却美轮美奂,仿佛沉淀了春夏所有的辉煌。

正式入冬前,叶子在燃烧、迸发、欢腾着生命,凑成一场盛大的舞会。

于这大美秋色中读出“生命力”的人,绝不算少数。

法国作家加缪说 “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与杜牧所写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大唐的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眼中,深秋的红叶也同样美丽动人。

读了杜牧的《山行》后,诗人白居易以红叶为题写了一首诗,诗名为《和杜录事题红叶》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农历十月的清晨,山上的树叶经霜打了后,一下就都变了样。这叶子像火却又不是火,像花却又等不及春天就开放。

全诗最后两句“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颇有几分遥相呼应的意思——“能停下竹轿在寒风里驻足欣赏红叶的,只有我和杜牧两个人了啊”。

不过,这“唯二”的赏红叶之人,倒也只是白居易借调侃表达对杜牧的惺惺相惜之意。

毕竟自古逢秋,赏红叶都是件“蜂拥而上”的事。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1)

文人墨客们应时应季“赏秋”,免不了有感而发“吟秋”,更免不了在吟秋的诗作中提及红叶。

仅《全唐诗》中,包含“红叶”的诗文就有145首。《全宋词》中有103阙。

红叶在秋诗中的存在感,真应了那句“凡吟秋乃及红叶黄花(菊花)者,十常有六七”。

其中很典型的,就是古代诗人常以红叶寄托相思、忧伤之情。

比如, 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再比如,北宋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都是写别离之愁,思念之伤。

还有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说红叶是离人的眼泪染红的。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2)

有关红叶的这种情感基调,除了与诗人本身的悲秋情节有关,可能与《红叶题诗》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关联。

这个故事的版本众多,不便一一赘述。大致的情节是:

唐代诗人从御渠的流水中,拾得宫墙内一宫女题了诗的树叶。于是,二人便借红叶题诗往来,后来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太过完美的故事总是看起来不太真实,不过红叶却因“红叶题诗”的典故被后世诗人频频使用,而多了一层“信使”的身份。

在书信尚流行的年代,有人寄信时会往信纸间夹一两片树叶,想来大概与“红叶题诗”的故事有着难以捉摸的渊源。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3)

只不过,自然事物本身倒也并没有悲与喜的情感色彩。

红叶就是红叶,蓝天就是蓝天,落花只是落花,明月也只是明月。

景物反射的光落在视网膜,构成了我们眼中的色彩。而人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上,构成了我们的“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就像同样在某个秋夜,同样在红叶的映衬下,同样的夜泊寒江(甚至还同样姓张)。

诗人张继写出了满是忧虑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张志和却在《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里心情大好: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4)

看样子,红叶包容、欢迎、关照人们的每种情感,无论喜怒哀乐,它都照样将自己的美丽布满山峦。

至于我们,只要欣赏就好。

它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它又红了)(15)

观复导向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观复歪歪子

监制:观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