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线客户端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坚定信心、 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谆谆教导,折射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之上,便是党员干部展现何等精神状态、何样努力姿态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事业中来。这既关系到广大群众奋进新进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更决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质量和成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把党的二十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求党员干部务必崇尚实干、践行实干。

实干者,“干”字为先。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完全可以说,历经百年,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内中秘诀有很多,但“干”无疑是最为鲜明的底色、最为突出的精神品质。应该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前途光明、未来可期,越需要党员干部谨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韧劲、“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硬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一往无前、克难奋进。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干者,须从源头上谋实事。勉励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要义正指非实事不能兴邦、非实事不能惠民,要力戒“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下手,矢志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彰显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是否真抓实干,招数问题不可小觑。真抓实干要求党员干部摒弃“花拳绣腿”,亮出“独门绝技”,一看就知道是实招、硬招、狠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新发展新阶段,无论改革发展稳定,还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决定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必须因时而变、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依靠顽强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坚持系统观念,善于从整体、全局、长远角度进行谋划;坚持创新思维,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能实事办好、好事办实、难事办妥。

要说认真,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实干必须讲实效、有实绩,否则就会虎头蛇尾,抑或沦为“半拉子工程”。一方面,无论功成是否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尤其对于那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眼下只是作铺垫、打基础的工作,如果同样认真负责、无微不至、一抓到底,越发照见党员干部求实效的“冰心”。另一方面,形式为内容服务,重过程的同时也必须重结果。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才能进一步推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蔚然成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作秀,一眼就能看出来。既然决定了实干,就应该时时处处让群众参与进来,由群众来评判是否实事、有否实干、成效如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独到发明、独有特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也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协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如此才能让“实事”名副其实,让“实招”实至名归,让“实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作者:刘良军

编辑:梁齐勇

,